委國修憲 干卿何事?
夏河年
委內瑞拉修憲成功,只不過是表明查韋斯參與總統競選的次數不受限制,是否當得上總統,還得看每一次的得票數,也就是人民是否支持,并不是說查韋斯從此成了終身總統。此番公投,程序合法,人民支持,朝野認可。民主如斯,夫復何求?
一年前修憲失敗時,查韋斯說:我們尊重公投結果,請支持者“不要感到悲傷”,“對于投票反對我提議的人們,我感謝他們,祝賀他們。”
這一次查韋斯成功了,一些反對派領導人得知投票結果后,一言不發地離開自己的大本營,但留下的人表示,他們不會反對投票結果。反對派領導人奧馬爾·巴爾沃薩說:“我們接受這一結果”。
但是,皇上不急太監急,中國的“民主人士”對委國人民的選擇義憤填膺,究其根源,不但因為查韋斯是毛澤東的粉絲,而且還是一面高高舉起的反美旗幟,至于查韋斯政府奉行對華友好政策,他們不感興趣,查韋斯執政10年為國家辦的那么多大好事,他們希望就此邊緣化。一句話:反美就是反民主。
其實這件事真沒有什么好非議的。美國憲法對連任次數本來也沒有限制,只因首任總統華盛頓不愿干第三任,結果演化成一種慣例。但慣例不是法律,1940年民主黨人羅斯福第三次當選總統,直到1944年第四次當選,共和黨人憤憤不平,于是推出了第22條憲法修正案,禁止總統連任三屆,此后,很多國家開始仿效,限制連任次數。但是,直至今天,父子名正言順傳承的國家多了去了,連裝模作樣的選舉都沒有,它們中很多還是美國的盟友。實行民主制度的阿塞拜疆也在籌備全民公決以取消總統連任次數的限制。
是否有連任次數限制不是民主與否的標志,西方國家也不是都有連任次數的限制,比如澳大利亞,霍華德在第4次成功連任總理后表示,自己“還有干勁”,還有“很多事情等待去完成”,“我可沒打算找新的工作,我希望可以繼續做下去”。當然,愿望歸愿望,事實上他在謀求第5次連任時被陸克文擊敗。筆者的網齡很長,但從未見過中國的“民主人士”抨擊澳大利亞不限制總理的連任次數的政策。
別說什么“還有將近半數的人不同意”這類沒有任何意義的話。第一,上次的票數只有1.4%的微弱差距,但查韋斯認輸時沒有打折扣;第二,法律就是法律,當年小布什和戈爾的票數比如何?第三,本國的反對黨都不對公投結果表示異議,哪里還輪得到外人非議;第四,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杜吉德17日就委內瑞拉修憲案全民公投發表談話,肯定這是一項民主行動。
中國早就不用意識形態界定國際關系,中委關系的出發點是互惠互利。委內瑞拉的“21世紀社會主義”是否正宗不是兩國關系的決定因素,如果是的話,中委兩國的社會制度相差太大了;查韋斯本人的反美立場也不是,中美兩國的合作成分比對抗成分多得多。但我們的“民主人士”仍然用反美親中評價委國總統,用意識形態評判委國修憲。能否用“不合時宜”一言以蔽之?我看沒有那么簡單,當中還有現實的矛盾,即:
中國的文化精英在大方向上應該為20%的富人說話還是為其余的多數人說話?
本來這在中國不是問題,但現在成了問題。茅于軾到國際市場購買糧食和火車票應該漲價的言論是沒有考慮窮人支付能力的;任志強公開說“房地產商就是要給富人建房子”;蕭灼基說“中國現代化的標志是北大教授擁有轎車和別墅”;厲以寧說“中國的貧富差距還不夠大,只有拉大差距,社會才能進步,和諧社會才能有希望”。
中國的“民主文人”雖然也常為弱勢人群說話,但那是另有所圖,因為他們呼喚吶喊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就是為有錢人服務的,在那里,財富越多言論份量越大。他們的道德根據是:政策向有錢人傾斜后,有錢人就會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交納更多稅收客觀上讓窮人得到好處。但實際情況總是富的越富窮的越窮,資產階級民主的老大美國就是如此。
富人不是社會的敵人,為大多數人服務并不是要反對富人,對財富表示應有的尊重是為大多數人造福的一部分,只不過因為金錢的能量本來就大,應該裝上剎車皮以避免馬路上狂飆出事。它可以快跑,但不應該狂飆。
查韋斯看似經常語出驚人,其實背后不乏精明,他的政績可以作證。執政10年,極端貧困人口從42%減少到9.5%;掃除了文盲,96%的居民學會讀和寫;將國內生產總值的4.2%投入衛生事業;失業率從50%下降到6.1%,已經連續20個季度實現經濟增長;向居民提供低成本和沒有中間商的基礎消費產品;使委內瑞拉成為世界上債務水平最低的國家之一;國際儲備從1999年初的143.34億美元增加到2009年1月的418.62億美元;查韋斯對科學技術的投資從約等于零變成國內生產總值的2.69%;消除了性別的不平等,女性大量進入領導崗位;他扭轉了80%的出口石油收入大多流入富人和外國石油公司的腰包的局面;他沒收、贖買富人閑置的土地;他將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到286美元……
他得罪了很多富人,但國家更強了,社會更公平了,大多數民眾生活水平更高了。他嘗試過政變,但最后還是用選票獲得總統寶座,并用全民公決取得了繼續競選總統的資格。到現在為止,他的確干得不錯,以至于國內反對派和“老朋友”美國也難說什么,我們的“民主人士”咋就看他不順眼呢?至于以后,如果他干得不好,等不到中國“民主人士”非議他,國民首先就會用選票懲罰他,他已經表明了自己是個遵守“游戲規則”的人,哪天他口是心非,再罵不遲。他的政策偏袒國家利益和國內大多數人,這是他的錯嗎?“民主化”之前還是培養寬容心態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