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著名的“貓論”,早在1962年在討論農業包產到戶時就提出來了。其發揮作用是在16年后的1978年,包產到戶終于實現了。于是,30年來,為GDP、為經濟、為發展、為政績、為做一個“好貓”,沒了德,沒了禮義廉恥,赤裸裸的叫囂“金錢萬歲”了。
于是,在選拔任用干部上出現重“才”不重德的傾向也就不奇怪了。有“才”沒“才”,是不是“好貓”,關鍵看你整出了多少“雞的屁”。至于多少百姓看不起病、買不起房,多少孩子上不起學,多少綠水青山的消失就放在一邊,甭去管了。不是“發展是硬道理”么?不是“抓住耗子就是好貓”么?
于是,有了錢了,就可以當官了,就可以入黨了,甭管你信不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了。披著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外衣,繼續干著禍國殃民的勾當。臉上涂著粉,嘴里喊著“我是公仆啊”、“我為人民服務啊”,無奈,西服的扣子系不住凸起的肚子露出的腐敗。
這種重“才”不重德的用人傾向給我們黨和國家造成了極壞的影響。相當多的干部信仰動搖,道德敗壞,腐化墮落,素質低下,腐敗問題始終不能得到有效地解決,與我們在干部選拔任用上深受“貓論”影響有一定的關系。治療干部腐敗這個癌瘤,純潔干部隊伍,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組織部門和領導者必須從思想深處徹底摒棄在干部工作上存在的“貓論”觀念,摒棄在干部工作上“唯GDP論”的觀念,真正把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干部工作原則落到實處。
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要求,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選用干部既要重能力,更要重品行。最近習近平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講話中提出:要進一步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習近平指出,干部德的標準應當包括干部的政治品德標準、職業道德標準、家庭美德標準和社會公德標準,把理想信念是否堅定,是否堅持執政為民,是否求真務實,是否堅持民主集中制,是否清正廉潔等列為評價要點。考察干部的德,既要注重在突發事件、抗御自然災害、個人進退留轉等關鍵時刻的表現,又要注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表現,以小節觀其大德;既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既要看其表更要察其里,既要知其始更要識其變,把干部德的考評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首要依據。選人用人,要堅持品行為本,用靠得住的干部,引導干部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覺落實科學發展觀,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要堅持責任為重,用敢負責的干部,引導干部忠于黨的事業,忠于人民利益,銳意進取,敢闖敢干;要堅持務實為要,用肯實干的干部,引導干部求真務實、埋頭苦干、不事張揚、默默奉獻;要堅持民意為上,用口碑好的干部,引導干部對群眾負責,為群眾辦事;要堅持廉潔為貴,用嚴以律己的干部,引導干部清正廉潔,自覺做到拒腐蝕、永不沾。
這是一個好的信號,鼠年過去,“貓論”也該沒市場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