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長肥了,到了該做貢獻的時候了
出口、投資、消費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也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三大來源。
美國的金融危機爆發,眼看著跟出口相關的行業不行了;國內經濟不振,特別是房地產行業陷入僵局,這給我們以土地財政為主的地方政府將造成嚴重的影響;消費更別說了,一直以來消費低迷,短時期看來也不指望有太大起色。
最近中央提出用4萬億刺激經濟的計劃,很好,但是這錢投下去到收到效果,轉而增加財政收入恐怕不是一時半會兒的功夫。遠的不說,政府運轉要花錢,但今明兩年的財政稅收收入未必很樂觀,就是一個很急切的現實問題。
節流可以,但開源是一個更好的辦法。
這些年來,利用我們低廉的勞動力、低廉的資源、低廉的土地、優惠的政策、稅收等,外資企業已經異軍突起,長得是膘肥體壯。豬長肥了,到了該做貢獻的時候了。
首先,從情感方面說,當初中國把外國資本引進來,政府的良好愿望是為了用市場換技術,帶動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從而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可是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我們沒有得到相應的技術,僅僅得到了一點蠅頭小利,反而犧牲了市場、勞動力、資源等等,失去了太多,人民相對更貧困了,環境資源變差了,國內經濟被排擠和打壓了。這不僅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侮辱了我們管理階層的智商,是不能容忍的,帳總歸是要算的。
其次,從理智的角度看,外國資本的投資是一種掠奪性的投資,這是由資本追逐利潤的本性決定的,不可能改變,外國資本之所以到中國來是因為這里成本低而前來投資,一旦將來成本上去了,它也完全可能再去尋找成本更低的投資場所。
為什么我主張先向外資企業下手,因為現在外國資本還大量的在中國大地上套取利潤,現在不收,等它們撤出國內,到時你想收都收不到了。肉要讓它爛在鍋里頭,煮熟的鴨子不能讓它飛了,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個深層次的考慮,要面對明年更嚴峻的經濟形勢,度過經濟危機,某些階層的利益受損失是難免的。社會最底層的人現在已經很脆弱了,再去薅羊毛就太危險了;城市的中產階級被房地產、股市套了不少,這次搞得不好,很多人就會被打入最底層的行列,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走這一步,要考慮到萬一明年經濟危機結束不了,延長到后年怎么辦;外國資本這些年在中國積攢下大量利潤,犧牲它們的利益,讓中國度過經濟危機又未嘗不可呢。
對中國有利的地方:
在全球經濟危機下,各國民族主義抬頭,保護自己的呼聲高漲,中國這么做也是順應了時代潮流。
以外養內,保護國內人民的利益,有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凝聚力,更好度過經濟危機,而且有利于管理層對國家的長遠治理。
對外國資本形成擠出效應,把國內市場、增長空間逐步還給中國人自己,有助于民族產業得到發展機會,讓國內經濟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具體的做法是:
通過稅收調節,提高外資企業稅率;通過立法,保護國內產業,對外國資本實行有限進入,限制外資控股、收購戰略性企業……手段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其實,采用國際上通行的正常手法就能達到目的。關鍵是我們腦子里的這根弦,只要思想轉變過來了,其他的就好辦了。
文章結束的時候,再問你一句:把豬養肥了,就該干什么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