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華(網摘)
官員是改革中相對受損最大的利益集團
改革必須補償現有利益群體,否則改革就進行不下去。
改革的基本前提是尊重既得利益,只有做大蛋糕,才談得上補償。
正確的觀點是不需要投票的,否則談不上尊重科學。
黑窯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種必然現象,社會要發展,必然有人付出代價。雖然“黑窯”事件有點不合情理,但是我們還要看到畢竟山西為這些無業游民提供了就業的機會,讓他們有吃、有住、還有工資,這對社會的穩定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公有制下,官員索取剩余可能是一個帕累托改進;因為它有利于降低監督成本,調動官員的積極性。私人產品腐敗的存在,對社會、經濟發展來說即使不 是最好的,也是次優的,第二好的。反腐敗力度在把握適當、要非常適度如果 力度把握不適當,間接帶來的負效應也非常大。
許多國有資產是冰棍,不用也會自然消失的,只有運作起來才會產生效益。 管理層收購國企,實現了產權和管理權合一的效果。即使是“零價格”甚至負價格轉讓,國家也不一定吃虧,因為很多國企都有很多的負債和職工負擔,這就好 比你帶著女兒改嫁和你單身一個人改嫁時的談判能力肯定是不一樣的。
只要抓總量增加。不必管分配。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切問題都會解決。
中國目前為什么窮人上不起大學?是因為收費太低。
要尊重為這個社會創造價值的人(指當時正被郎咸平揭露侵吞巨額國資的顧雛軍);我和他根本不熟(顧雛軍被捕之后)。
實際上許多民企收購國企是吃了大虧,血本無歸。
現在只要是罵政府、罵富人、罵企業家,就被認為是有社會良知的表現,只要不罵的或者幫企業家說話的,就被認為是拿了企業好處的,這種思維方式是不對的,對社會有害無益。我們不應該像馬克思批評過的,用妓女的心態看待所有的性關系。
要善待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企業家。零資產賣掉國資也不一定吃虧。我的話,只要有30%的網民擁護,我就心滿意足了(網上反對聲、譴責聲達到90%以上)。
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擁有兩套房,應該鼓勵中國人購買兩套房,在家住一套,出去休假時住另一套。
中國的貧富差距還不夠大,只有拉大差距,社會才能進步。
中國窮人為什么窮,因為他們都有仇富心理。
12億農民和下崗工人是中國巨大的財富,沒有他們的辛苦哪有少數人的享樂,他們的存在和維持現在的狀態是很有必要的。
中國股市很健康,早晚沖上三千點。
中國應該持續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力度,因為不這樣做,中國的GDP就要掉下來,就會有更多的工人失業。
中國應該用就業促進就業,因為有一批人就業了,賺了錢他馬上會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賺錢的機會,很多人失業不是壞事。
在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驚小怪的。
房價漲的快是好現象,說明居民的收入多了。以前投資的房產升值了,是好事。
中國處于發展中階段,重工業化是必經階段,對環境的污染勢必難免。但我們獲得了收益。
中國不應該建成福利社會,否則人們便沒有危機感,不好好工作。
我建議取消所謂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熱情和能力。
我要為富人說話,不是為了討好富人。今天有些人罵富人,好像是給窮人出氣,其實他們是害了窮人。
農民有望進入社會中產者階層
“經濟學家”要頂住互聯網壓力。
國有資產要就是一碗飯,要往上面吐吐沫。
我們不能低估輿論對中國企業生存發展的危害性。
郎咸平很無恥!
我知道我做的是得罪人的事情,會遭人罵的,但是我不
在乎!!
下崗工人到農村去!
中國的窮人不應叫窮人而應該稱為“待富者”。
為了達到改革目標。必須犧牲一代人,這一代人就是3000萬老工人。
窮人應該把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舊衣,天經地義。
中國農民5000年來從來沒這么好過。習慣上,誰說農民苦,好像誰就更關心農民,所以大家爭相說農民苦。前幾年雇用農工300塊錢一個月,現在500塊錢都請不到了。
“最低工資”是我知道的、唯一的沒有任何經濟學者贊同的政策。經濟這門學問傻佬甚多,什么發神經的政策也有行內君子支持,只是最低工資沒有(反對最低工資法)。
中國拿得出來的只是一個有厚度的古文化,以及十三多億可以刻苦耐勞的人口。怎可以學人家大搞福利經濟呢?不自量力(反對福利制度)!
貧富差距不嚴重,沒有兩極分化。基尼系數是怎么算出來的?誰算出來的?這些人念過書沒有?他們做我的學生都沒有資格。(失業)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下崗,很多人不是被老板炒魷魚,而是他自己炒老板魷魚。中國農民在近幾年改進了很多很多,差距已經是越拉越近了。這是很明顯的事,不曉得他們說兩極分化根據的是什么資料。
中國的腐敗真的不那么差。我并不是贊成這些事情,我是覺得這種事情是無可避免的。在一個國家還在改革的時候,你說沒有這種事情發生?這是不可能的。中國在懲處貪污方面的改進,就目前來說我是滿意的。中國的那些貪污,那些所謂“好處”,比起印尼、比起泰國、比起印度,相對來說是不嚴重的。
郎咸平不懂什么叫國資流失。我曾經批評過郎咸平。他說中國5000年來最差是今天。這一句話我不能原諒。大家做了那么多功夫,郎咸平怎么能說是5000年來最差的?不罵他不行。1990年代初期,有些國企白送人也沒人要的,有人問我, 張 教授你要嗎?我說不要,要了等于是仗義幫忙。 郎咸平說,國企比民企好,要停止產權改革,這很不負責任。他對中國的產權改革的歷史完全不了解,是要罵的。
中國憤青不愛提問愛罵人。從國內的網頁看,凡罵國家多遭贊同,凡贊國家多遭責罵。這現象使在國內網上喜歡亂罵一通的青年被稱為"憤青"。 無可置疑,與香港的青年相比,國內的青年——尤其是憤青——是不喜歡提出問題的。他們給我的感受,不是高傲,也不是無心向學,而是自以為是,以不知為知之,把世界看得太簡單了。他們通常不知道問題的所在就提出自己的觀點,對錯分明,不考慮灰色地帶,推理邏輯一塌糊涂。
民主投票的最大缺點就是票數既不能反映代價,亦不能刺激生產。投票可以導致財富分配有所轉變;但要改變分配,投票方式是下策。無論用甚么方法,改變財富分配與保障民權是有沖突的。民主投票最大的經濟收益,是在決策上能節省定價的交易費用;但投票作決策的準確性不及市場。
我比我認識的所有人都知道得多。如果你問科斯,誰是二十世紀最好的經濟學家,我相信他數兩三個后就會數到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