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之前,陳會長特地深情地向安保人員鞠了一躬。安保值得一次鞠躬。訪臺不過四天,動用的軍警倒有上萬人,對于一個僅有2000余萬人口的地區,對于一個民主共和的地區而言,這已經無異于一個天文數字了。即便如此,隨行的央視女記者柴璐依然遭受了張銘清式的屈辱,大陸所謂的臺獨暴民圍攻了大陸記者,維持秩序的警察只能求道:“她們是記者,不要為難她們”,很顯然,臺灣是把這些人當人民而不是暴民。
陳云林此行的巨大成果就是“大三通”取得重大突破。這本身就是建立在一個偽命題的基礎之上。據說,要實現和平統一,首先就是要加強兩岸溝通。于是,得出來的推論無非就是實現“兩個國家”的關系正常化。所謂通郵、通商、通航這三通,在任何兩個主權國家之間都不是什么障礙,也就是說,我們正在謀求兩岸之間正常的國與國關系。通航的問題解決了,旅游的問題解決了,通郵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本身已經不是問題了,通商早就是既定事實了,既然兩岸之間所有的障礙一個個都解決了或者即將得到解決,那么,問題出來了,那要“統一”干嘛?
馬英九是個實在人,直接說出了臺灣人民的心聲:維持現狀對臺灣最有利。現狀是什么呢?現狀就是“兩個中國”。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分歧在于“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大陸早就放出話來:臺獨意味著戰爭。所以,從理性人的原則出發,民進黨統治臺灣8年也沒直接宣布獨立,不過,“入聯公投”和“返聯公投”的成功舉行,已經宣示了臺灣地區作為獨立國家至少得到了島內民眾的認可。這兩個公投的總得票率加起來超過了三分之二,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臺灣人民是認為自己是一個主權國家的,分歧只是在于,是什么名義的主權國家。
現在臺商在大陸是有超國民待遇的,甚至地位比港商還要高。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那就等于是對臺灣人說:如果統一了,港商的今天就是臺商的明天!前年有一組新聞很耐人尋味,臺灣農民的香蕉滯銷,大陸馬上收購,使得價格回升;同時,陜西農民的芹菜賣不出去,無人過問,農民不得不自毀芹菜,有農民因此喝了農藥。這更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等于是對臺灣農民說:如果統一了,喝農藥的就是你們。
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改革開放三十年了,世界都需要中國,尤其是需要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臺商在中國干的也基本上都是剝削廉價勞動力的營生。又由于大陸的GDP遠高于臺灣,兩岸貿易的相互依存度是天壤之別,按理說,是臺灣需要大陸,大陸不怎么需要臺灣,也就是說,有把柄在大陸手里,對“三通”等兩岸關系發展的限制理應是由大陸加諸其中,人為制造障礙,以為“和平統一”積累籌碼。
也就是等于對臺灣人說:港商、外商都可以使用我的廉價勞動力,你想剝削嗎?可以,你得跟我和平統一,別拿維持現狀糊弄我;香港、外國都可以向龐大的大陸市場銷售商品,你想賣東西過來嗎?可以,你得跟我和平統一;香港、外國都可以購買廉價的大陸貨,你想買嗎?可以,你得跟我和平統一;澳門、拉斯維加斯每年都能從我的官員、富商手里撈到大筆大筆賭資,你想撈嗎?可以,你得跟我和平統一。你想維持現狀,可以,你就得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干瞪眼;你想宣布獨立嗎?可以,我養著兩百多萬軍隊,都等了半個世紀了。
現在倒好,不僅障礙一個個都被自己拆了,還倒貼許多優惠,換我是臺灣人,我也不要統一。于是,根據經濟人理性選擇原理,便成了臺灣現在的局面:一邊是高喊“兩個中國”的國民黨,一邊是高唱“一中一臺”的民進黨,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配合默契,于是,臺灣海峽也就越來越寬了。
既然如此,陳云林們還是洗洗睡吧,別去臺灣丟人現眼了。
畢爾優科夫的blog:blog.sina.com.cn/biryukov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hijia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