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則“共產黨員語錄”引起的話題
近日偶然路過某城中村,見村委會辦公大樓的對面有一個玻璃宣傳櫥窗。里邊除了掛滿制式宣傳圖片外,還有一個看來是他們自己制作的“共產黨員語錄”版面,刊有張思德、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著名共產黨員的語錄。其中頭兩則語錄是毛澤東和鄧小平的,現照錄如下:
毛澤東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鄧小平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
看了這個宣傳櫥窗,特別是其中的“共產黨員語錄”的內容,不禁引起了我的興趣,感到雖然它是基層單位的宣傳櫥窗,卻體現出很有思想、很有見地的品質來。比如說吧,在習慣上,說到共產黨員,通常都是指在黨內外沒有什么職務,就是有職務也是職務不高的黨員,如上述的張思德,雷鋒,焦裕祿等等。一旦有了職務,特別是有了較高的職務,那就要另眼相看了。至于毛澤東、鄧小平,他們是黨的領袖,更是不在普通共產黨員之列的。在日常生活中,在新聞媒體和各種文字材料中,作這樣區別的例證真是比比皆是。
然而,該櫥窗的制作者卻不顧這些,徑自把他們二位與其他共產黨員并列的放在一起,都作為“共產黨員”來看待,這就顯示出制作者的獨到之處了。他這樣做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真正說起來,中國共產黨是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在中國共產黨內,無論什么人,無論他們的職務有多高,資格有多老,功勞有多大,歸根結蒂,都是共產黨員,而且首先就是共產黨員。除了職務分工的不同,在我們黨內,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是由我們黨的性質決定的,自黨成立的那一天起,在很長的時間里,全黨上下都是如此看待和處理的。后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黨內根據職務的不同,就分出三六九等來了,近些年來,則更是如此。而櫥窗制作人把這個黨內關系還原到了從前,“在共產黨員語錄”的名義下,把毛鄧二位黨的領袖與其他共產黨員放在一起。這說明,這位櫥窗制作人是很懂得我們黨內的這個老規矩的。這難道不是他有思想、有見地的體現么?
說櫥窗制作者很有思想,很有見地,還因為他所選取語錄的精準。就毛鄧二位來說,鄧小平有影響的話不少,毛澤東有影響的話則更多的是。可是,櫥窗制作人別的都不選,毛澤東的話就選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鄧小平的話就選了“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若聯系二位的一生思想和業績,聯系他們在群眾中留下的最主要、是深刻的印象,這兩條語錄還的確是他們最有具代表性的語錄;用這樣兩條短語(櫥窗中只能容納這樣的短語,因而只能精中選精)來反映他們二位最主要的思想和事業,最根本的理想和追求,還的確是再恰當也不過的了。從中也反映出該宣傳櫥窗的制作者對二位領袖思想的深透了解和把握。
的確,就毛澤東而言,他的一生,從青年時代“改造中國與世界”遠大抱負的提出,到為推翻“三座大山”、締造新中國,鞏固與發展新國家而進行的半個多世紀的奮斗,到晚年決意發動和領導文化大革命,不論其間具體的成功與失誤若何,但總有一個最主要最核心的思想紅線貫串于其中,這個思想不是別的,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或者叫做為全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務。這是他終生的理想和追求,是他一生思想和行為的最根本之點。這也是他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領導黨和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巨大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同時,這也是在世的毛澤東能夠得到億萬中國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的衷心愛戴,逝世近30年的毛澤東仍然一直得到億萬人民的深深向往和深情懷念的最根本的原因。同時,這也是他雖然遭到國內外敵對勢力的嫉恨,肆意的攻擊、污蔑和誹謗,卻又打不倒、批不臭的最根本原因。對于毛澤東的這個根本之點,大概是沒有什么人,無論是擁護他的人還是反對他的人所能懷疑和反對的吧;思想和事業就擺在那兒,公道人心就擺在那兒,誰想否定和反對都是徒勞的。
而鄧小平呢?他老人家也是從很年輕的時候起就投身革命,前前后后也經歷了數十年的時間。其間的前大半部分,雖然也一直身處革命隊伍之中,許多事也有他自己的見解,也做過不少的事情,立過許多的功勞,但畢竟是在別人的領導之下進行工作,涉及全局的重大事項不是由他拍板定奪,因而政治理想和思想見解就無從真正的透視出來。自他成為所謂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后十多年的理論和政策來看,“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的確是他思想和行動最主要最核心之內容。他曾經說過“普遍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顯然,在鄧小平的心目中,一部分人富裕,過上美好的日子,大部分人也能吃飽穿暖,不會挨餓受凍,做到了這些才算是真正的社會主義。他主政后提出“讓(或叫‘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的“大政策”,下血本在東南沿海建立經濟特區,進行以分田單干為特點的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進行以中小型企業私有化、國有企業股份化為目標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如把學校分為極少數重點學校(即貴族學校)和其他大多數學校皆為非重點學校(即貧民學校)的教育體制改革,國有和民間資源向極少數大型醫院集中使之成為貴族醫院、其他大多數醫院則處于低水平狀態而成為貧民醫院的醫療體制改革,以及住房制度改革等等,莫不都貫穿了使“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和服務于先富裕起來的一部分人的原則和目標。鄧公的這個思想和業績,也是普天之下的百姓和士人以及官員們都有目共睹的,大概也是沒有什么人可以能夠否定的吧。
這就是毛澤東和鄧小平兩人的根本性區別。由此也區分了中國共產黨執政至今的兩個不同的時代和兩人不相同的歷史地位。那位城中村宣傳櫥窗的制作者選用這樣兩條語錄來代表他們二位,正說明他深刻地理解和準確地把握了他們的區別。而許多號稱專家、理論家、研究員的,也不見得有這樣的深刻理解和精確把握。至少我沒有從多如牛毛的報刊和書籍,浩如煙海的文章和著作中看到過這樣精辟的概括。由此是不是可以說那櫥窗的制作者是很有思想,很有見地呢?
由于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締造者,又是黨的長期培育者和領袖,鄧小平則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因而,他們的語錄也就具有中國共產黨集體語錄的性質。毛澤東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宗旨,被載入了黨的《章程》和國家的根本大法。鄧小平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也進入了黨章和法律的文本之中,并且經常地被各級黨和國家的領導們所引用。可見,其影響都是極其巨大和深遠的。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能否深入理解和長期地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確是命運攸關的事情;否則的話,它就會改變性質,失去人心,進而失去執政的基礎和理由。至于“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呢,也是一個需要認真領會的課題,如果弄得不好,黨極有可能在這個上面翻船。從現實情況看,這樣說大概不會是危言聳聽吧。
毛主席曾經說過:“中國人民中間,實在有成千成萬的‘諸葛亮’,每個鄉村,每個市鎮,都有那里的‘諸葛亮’。”這話的確不假。我想,那位城中村出櫥窗的先生就一定是那個村子里的一位“諸葛亮”了。要不,他怎么會有那樣高的見解和水平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