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對照說腐敗
蔣瀾鵬
再閱《資政類纂》,目覽手抄,腦思心記。及至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慎言》一段,我不禁喟然長嘆,感慨萬千,古今對比,現實與歷史竟何其相似……
“記曰‘大臣法,小臣廉’。今日士風大不類此。在先朝豈無賄者,饋及百萬已駭其多矣;今也動稱數千,或及萬數矣;先朝受賄者暮夜而行,潛滅其跡,猶恐人知;今也納賄受賂,公行無忌。大臣貪濁而日在高位,則小臣將無不唯利是圖。由今之道而不變俗,則民窮盜起,而國事日非。且士大夫奔競者進,則恬靜者必退。由是以小人引小人,而朝廷之上無君子矣。是奔競之風熾,世道不祥之機也,豈非時政之大蠹乎。”
放眼現實,縱目時事,民情世風,士氣仕習,何其相似。昔日劉青山、張子善貪污數萬而斃命,如今劉志華、陳良宇之流貪腐千萬上億猶茍存;昔者,對貪腐猶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如今,行賄者,招搖過市,得意洋洋;受賄者,來者不拒,甚至找托;而對貪腐,平民百姓,見怪不怪,僅作飯后談資,在職官員,口伐之,心慕之,身趨之。不信,請看今日大小官兒,在大小會議上或各類述職中,無不信誓旦旦激昂陳述著為民辦事,然而,事實上又有多少官員能在“德、能、勤、績”上問心無愧,敢昭示天下,讓百姓審評乎?
當今之官,有能有德者,鳳毛麟角;有能無德者,林林總總;無德無能者,洋洋大觀矣。因為他們大多或通過裙帶關系而進或通過行賄買賣而得,絕少是通過奮斗而來。
當今之官,不沾“五毒”(吃、喝、嫖、賭、貪),便為有德。
當今之官,只要能做到防民之口,防民上訪,防民異動……總之,能做到壓倒一切之“穩定”,保障發展之“和諧”,哪怕捂著火星,便為有能。
當今之官,只要能做到按時上班,即便閱報、品茶、上網,則得勤滿津足。
當今之官,只要能做點形象工程,或提高GDP,即使有違民情,代價巨大,便為有績。
君不見,當今各類企事業單位,只要手里握有一點權力,則無不將其盡情發揮,淋漓揮霍。這樣,“大臣貪濁而日在高位,則小臣將無不唯利是圖”。于是乎,溜須拍馬不絕于耳,投機鉆營日充于目;于是乎,“民窮盜起,而國事日非”;于是乎,倫理淪喪,道德墮落,人性冷漠,官場污濁;于是乎,警民關系官民關系日益緊張,天災人禍此伏彼起;于是乎,便有楊佳襲警、甕安事件、山西潰壩、“三鹿”奶粉事故……
當今,奔競者進,恬靜者退,奔競風熾,世少君子。其結果便是機構臃腫,人浮于事,象宋代楊萬里所說:“一官而數人居之,事而數人治之;數人而居一官,則不競其公競其私;數人而治一事,則任其功而不任其責。”
當今,在xxxx三十年之際,不但不反省三十年來所滋生的各種弊端,反更高歌猛進,解放思想,唯錢是瞻。王安石所謂“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固然有一腔讓人動情之豪情,但現實弊端是不容忽視的!
其實,我們的先輩有好多經驗是值得借鑒的。比如清朝趙吉士所言:“蓋天下既平之日,不患不能變法,而患乎變法的滋弊,不患乎奉法之無才,而患乎有才而不廉。”比如清朝陳宏謀答楊清江所言:“欲正民風,先端士習,真探本之論也。”
其實,當今中華之崛起,不在物質之糜濫,而在精神之自強,若要精神之自強,有賴毛澤東思想。
2008、10、2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