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社會精神十大特征
——及其拯救之路
潘老師
從人類文明史看,當前中國社會是一個典型的邪、惡、毒、黑、畸、愚社會。具體言之,其社會精神(社會氛圍)呈現(xiàn)出十大特征:
一是利欲瘋心。整個社會,著魔一般,逐利而瘋,爭利而狂。私心至上,理性盡失;但逞獸欲,罔顧后果。14億生命,本應(yīng)無限豐富的社會生活,活生生被囚禁于一個“利”字,本應(yīng)無限多彩的人心人性,活生生被壓縮為一個 “欲”字。
二是無惡不作。官府作惡,愚民作惡。尤其是強勢群體,邪念攻心,天良喪盡,精神世界已經(jīng)毒透了。沒有什么底線不底線的了,害人的手段,只要能想得出的,就沒有不敢做的。你能想象一個剝奪孤寡老人生存福利保障和給小孩生產(chǎn)毒奶粉的社會能是一個什么樣的社會?
三是殺心四伏。弱肉強食的競爭體制,使社會充滿了殺機。官員、奸商們以下崗、剝奪民眾社會福利、毒食品毒藥品等殺人;文痞們以“人吃人”的“普世價值”殺人;黑社會以刀子殺人。走投無路的弱者也唯有以命同強者相博。今天,官殺官、官殺民、民殺官、民殺民已蔚為中國社會大觀。
四是冷酷無情。很多人沒有直接殺人,但也在間接殺人。一個人因為絕望要跳樓了,千百人在樓下圍觀、欣賞、起哄。不但不能和陌生人說話,連熟人也不敢多說話;不但不敢隨便幫助別人,連別人幫助自己也要警惕是否有詐。這是怎樣的一個社會?沒有信任,沒有溝通,沒有關(guān)懷和溫暖;連陌路人的關(guān)系也不是,只剩下狼與狼的關(guān)系。充滿陷阱的社會生存環(huán)境,使人們不得不終日提高警惕,保衛(wèi)自己。
五是諛洋媚外。一方面是對國人如此無情,另一方面卻是對洋人如此多情。真不愧是婊子社會。且不說全民學英語,亦不說小資奔西方,單說中國官府把國賣光——企業(yè)賣光,資源賣光、國土也偷偷出賣——其實不是賣,是送。中國官員對內(nèi)是拒不付錢的嫖客,對外卻是不敢要錢的婊子。
六是善惡顛倒。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不壞不能做官,廉正者被徹底清除出場。無恥已經(jīng)成為出人頭地、賺取名利的常規(guī)手段。愛國有罪,害民有功。正直老實之人備受嘲笑,奸佞之徒貴為精神導師。
七是委瑣畏縮。當前中國的社會精神是分裂型的,雖充滿了殺氣,卻又鼠頭鼠尾。鼠輩甚多,他們東張西望、畏畏縮縮、小心翼翼地過著日子,沒有一點陽剛之氣。要不,你怎么理解14億人口都對貪官惡棍恨之入骨,卻又沒有什么像樣的反抗,任由其作威作福,橫行霸道呢?明哲保身之徒、中庸之徒、鄉(xiāng)愿們太多了。
八是麻木不仁。清醒過來的人似乎不多,愿意行動起來改造社會的人就更少。人們還是習慣了茍且偷生,得過且過。打個比方,當前中國社會就像一雙閃著邪光卻又散亂無神的眼睛——沒有精氣神,沒有生命力。
九是自欺欺人。若要問當前最大的阿Q是誰,那當然是中國官府和中國精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面對著這樣一個惡貫滿盈的社會,官員精英們竟然還說這是盛世。自欺欺人的境界如此之高,我輩夫復何言。至于一般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整日忙于造假報假、欺上瞞下、騙人騙己已經(jīng)成為日常工作,更不必多言。這真是一個騙子的社會,不但騙人,連自己也騙,騙得自己信以為真,永不打算承認真實,永不準備翻案。
十是色厲內(nèi)荏。最后這一點特征可以作為前面九點特征的總結(jié)。換言之,這是一個紙老虎社會。所有人表面上看起來都很猖狂,其實內(nèi)在無比脆弱。大官大款大腕們夠風光了,但是他們有安全感嗎?小資們可以肆意玩玩情調(diào),但是朝不保夕;小民們?yōu)樯婵梢宰杂杀甲咚姆剑腔挪粨衤贰C磕昙s30萬的自殺率,足以說明這個社會的本質(zhì)。官府就更加外強中干了,別看這些中國官員整日提著生殖器在賓館酒樓里或二奶三奶面前晃悠,其實他們當中流氓惡棍多,男人幾乎沒有。外國人輕輕一怒目,中國官府馬上就萎了;老百姓聯(lián)合起來一鬧事,官府馬上也軟了。有志之士看準這一點,對從事救國救民事業(yè)大有幫助。不要怕官,不要怕漢奸買辦,他們本質(zhì)上是脆弱的。說到底官警密布的當前中國社會只是一個紙老虎社會。
造成當前中國這種愚昧邪惡的社會氛圍的歷史文化原因很復雜。但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就是近30年來社會體制的極度畸形、社會價值觀的極度扭曲以及為政者、為官者的極度邪惡。
新左翼人士要拯救國民精神,就要對當前中國的社會精神氛圍作出全面而準確的判析,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有的人對中國官府還抱有幻想,盼望著官員們能良心發(fā)現(xiàn),改邪歸正。殊不知,當前中國官員是中國人中道德素質(zhì)最差的一種人,是中國人中最愚昧最畸形最邪惡的一種人。或者說,它們根本就不是人,不具備正常的人性。它們是當前中國社會一切罪惡的總根源。還寄希望于中國官員,這既反映了部份中國人內(nèi)心深處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識及以此相對應(yīng)的奴性,也說明了他們根本不懂得“禮失而求之野”的道理。毛澤東的文化大革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禮失而求之野”的擴大版、改編版、文化版、革命版——在官僚政體的內(nèi)部找不到正常的“禮(理)”了,便求之于“野”——人民群眾的力量。只可憐那些拼命詛咒文化大革命的舊儒家新儒家精英們,雖以儒家道統(tǒng)繼承人自居,其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氣魄卻不及毛澤東的千萬分之一。
我們都是讀魯迅和毛澤東們的著作長大的,小時候總以為愚昧罪惡的舊社會早遠遠過去了。想不到從20世紀初到21世紀初,歷史轉(zhuǎn)了一個圈子,又回到了原點。今天我們所面臨的社會處境,仍然是魯迅和毛澤東們所面臨的社會處境;今天我們所要肩負的社會責任,仍然是魯迅和毛澤東們所要肩負的社會責任。魯迅和毛澤東們啟蒙國民和改造社會的道路,我們還得重走一遍。不過,有了魯迅和毛澤東們指明的方向,我相信中國當代史會是一個螺旋式前進的進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2008、11、1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