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嘴巴算輕的
黎陽
2008.10.9.
如果有人跑到以色列去推銷《我的奮斗》、跑到麥加去推銷豬肉、跑到南京大屠殺博物館去推銷“大東亞共榮圈”而挨了揍,我只能說:活該——誰讓你不長眼,打上門去侮辱人家祖宗?只挨一嘴巴算輕的。
三百多年前無錫江陰,那些不想剃發易服的人聚集在閻應元旗下,以寡抵眾,監守小城八十多日,令滿清死傷累累,城破之日閻應元在城門上提到:“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慷慨提詞后殺入陣中,突圍不成,他環顧從者道:“為我謝百姓,吾報國事畢矣!”自拔短刀,刺胸血出,投在前湖中。未死被擒,不肯降被滿清整夜虐殺。閻應元死后,家丁猶存十余人,皆因不降而被殺。而城中官員及書生等或繼續拼殺,或舉家自盡。清兵則屠城兩日,城內百姓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
激烈的抵抗和屠城遠不止無錫江陰。在無錫周圍還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當年為了“剃發易服”無錫周圍那么多人被屠殺,如今閻崇年跑到無錫宣揚“剃發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一種交流形式,不能上綱上線”、“文字獄有它的歷史局限性,雖然制約了一定的思想靈性,但起碼維持了社會穩定”……這等于指著鼻子罵無錫人的祖宗:你們的祖宗本來就該殺,誰讓他們反對“民族文化交流”?死了活該。不承認這些就是“上綱上線”、“反對社會穩定”——這難道不是打上門去罵人家祖宗?有血性的人難道就無權憤怒?
這一嘴巴打在閻崇年臉上,疼在諸“精英”心上,頓時“男廁所扔炸彈——激起公糞”,群起而攻吵翻了天:“學者的安全在公眾場合得不到保證”、“暴戾之氣”、“ 整個社會的悲哀”、“學術研究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學者的尊嚴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年逾七十的老者,突如其來地被人施暴”……“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掌引出萬聲嚷”,一邊倒地聲討譴責。
“精英”們的詭辯伎倆在這里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顯示出他們嫻熟的耍賴本領。
如果雙方平等爭辯,一方說不過了,動了手,那無疑是這方理虧:君子動口不動手,理屈詞窮了還動手打人,簡直蠻不講理。然而實際是如此嗎?
《百家講壇》是學術機構嗎?根本不是。既然如此,那就沒有理由規定只準“學者”講“學術”,不準百姓去反駁。面向百姓的節目只準“學者”談“學術”,本身就是剝奪了老百姓的話語權,對老百姓實行語言暴力專政。這是一場單方面的凌辱。“精英”有一切“話語權”,小民百姓半點沒有。這等于把一個人的嘴封上,聽憑另一方隨心所欲地當面罵自己祖宗,根本不給自己任何爭辯的權力。——只許你打上門來公然罵我祖宗,不許我發表任何不同意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是什么邏輯?——“學者的尊嚴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百姓的尊嚴就不該受到保護?百姓祖宗的尊嚴呢?“年逾七十的老者突如其來地被人施暴”受不了,那無錫人的祖宗“年逾”三百多歲了還“突如其來地被人施暴”難道就可以容忍嗎?“精英”的祖宗愛要不要,憑什么要老百姓也學著數典忘祖?
總而言之,這次是使用隱形暴力在先,逼出有形的暴力在后,這叫“咎由自取”、“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于無聲處聽驚雷”。
中國“精英”壟斷話語權隨心所欲侮辱老百姓侮辱慣了,遇到反抗就暴跳如雷了。其實這才僅僅是開始:你不準老百姓用嘴講話,就得準備領教老百姓用行動講話。蔣介石當年不準老百姓用嘴講話,結果老百姓用行動講話——擁護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拋棄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看不起“弱勢群體”,傲慢地用“學術”、“精英”、“學者的尊嚴”等重重枷鎖封住老百姓的嘴,剝奪老百姓的話語權的人,遲早會領教什么叫“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吏不必畏,小民從來不可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