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已失去和平反攻大陸的最好時期
國民黨敗走臺灣后,蔣介石一開始還叫嚷要反攻大陸。當然了,還是幻想美國能派大兵來幫國民黨憑借武力把大陸奪回來。
隨后發生朝鮮戰爭,國民黨以為可以趁機反攻一把大陸,并不斷派特務到大陸搞破壞。但很快,共產黨一方面在朝鮮把美國大兵打退了,另一方面在國內搞肅反,三反五反,反倒趁機把內部的垃圾來了一次大掃除,清理了內患。
進入六十年代,很快共產黨又搞出了原子彈,這同時也標志著徹底粉碎了國民黨武力反攻大陸的夢想。至此,國民黨定下心來,利用做美國二奶的機會,埋頭搞經濟積攢私房錢。經過一二十年的忍辱負重,到了七十年代末期臺灣竟一躍而成為號稱亞洲四小龍之首的位置。
就在臺灣經濟如日中天的大好光景時,大陸才剛剛拉開改革開放的大幕。就在此時,國民黨犯了戰略性錯誤,因為臺灣經濟太風光了,國民黨太驕傲起來了,甚至看不起大陸了。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回七十年代末,如果國民黨能夠再接再厲,用心拼搏,再過二十年,也許大陸就可能重回國民黨之手了。
如果在七十年代末,國民黨表示接受共產黨招安,當然條件就是臺灣堅持原有制度不變,這樣一來,表面上看是臺灣歸順大陸了,但國民黨成為政協的合法一員,就獲得了可以合法在大陸發展黨員的機會。
在整個八十年代,在大陸人一心謀求致富的氛圍中,國民黨憑借領導臺灣經濟振興的風光背景,此時將在大陸具有極大的號召力,能夠吸引大量立志求變的人才爭取加入到國民黨的機會。顯然,這將極大極快地擴張國民黨在大陸的實力。
此時,國民黨還可趁機利用臺灣在信息科技產業等方面的優勢進軍大陸,在大陸布局擴展信息技術產業鏈。如此一來,那么大陸后來的什么聯想、華為、中興等之類的信息技術方面的公司將都沒有發生長大的機會,而類似這樣的信息技術公司極可能盡入臺灣之手,臺灣將全面掌控大陸的信息產業。
進入九十年代,隨著大陸三農問題的日漸嚴重,國民黨可以利用臺灣搞規模化農業產業的經驗,通過在大陸發展的黨員進軍大陸農村,此舉可以一舉大量收買到農民的人心。而對于城市出現的大面積工人下崗現象,以及農民工受盤剝的現象,國民黨更可以趁機大量在其中發展黨員,通過為工人維權等手段,又可大量爭取工人的人心。至于那些向往美國的知識分子,當然會自覺地圍繞在國民黨的周圍。再加上在共產黨內部還有不少人也是極其向往美國的,這都是國民黨可以利用的潛在力量。
因為有了大陸這個巨大的市場的支撐,在九十年代末期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也就不會給臺灣造成嚴重的傷害。此時最可能的現象就是,其它幾個小龍都倒下了,而臺灣反倒顯得更加地鶴立雞群。
時間進入到21世紀,因為國民黨的卓越表現,國民黨在臺灣的權力也不會失掉。其它政黨根本就沒什么機會能奪走國民黨的權力。
此時大陸的資產階級自由知識分子開始越發地大力鼓吹大陸的政治改革應該向臺灣學習了,并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國復興和崛起。顯然,這樣的觀點將得到更多人的附和。
經過國民黨二十年人脈的積累,不出意外的話,國民黨完全可以號召聯合社會各個階層群體在人民代表大會上實現修憲,實行多黨競選制度。并且,國民黨將在如此政改后的首屆選舉中大獲全勝,不僅取得議會多數席位,而且將贏得首任總統的職位。
當然,在整個改革過程中,美歐日的國際壟斷資本也會在大陸全面布局。等到大陸實現臺灣式政改,在西方國際資本的大力圍攻壓力下,中國經濟全面殖民化就是板上釘釘的結局了。
可是,時光終究是無法倒流的。進入21世紀以來,臺灣亂哄哄的實質不斷曝光,美國的問題也越變越嚴重,他們身上的光環正在慢慢地暗淡下來,他們的號召力以越來越江河日下了。
而經過震痛的中國人民卻在歷史的反復比較中開始真正覺醒,開始真正解放思想。解放了思想的中國人民,也將轉化為解放的行動。理論已經掌握群眾,就會變成強大的物質力量。人民群眾的力量如此強大,必將摧毀一切反人民的腐朽反動勢力。也許,這正是中國復興崛起而不得不經歷的辯證過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