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獻給北京奧運會
北京2008年奧運會即將開幕,雖然許多人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到現場感受歡騰和熱烈,但是通過發表文章和其他方法,也可以表示對盛會的關注,體現重在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短短時間,草草作文,略略考察體育的過去和現在,淺淺分析體育與政治經濟的關系,微微展望體育的光明未來,請教于對體育有深深研究的網友們。
一、體育產生的歷史
體育作為增強人民體質的活動,已經“與時俱進”變成資本產業的今天,考察一下體育產生的歷史很有意義。
勞動使人類脫離了動物界,勞動創造了人,勞動能使人的大腦、神經、骨骼、肌肉得到運動和鍛煉,使人類健康,勞動天然是人類的一種健身活動。生命在于運動。勞動與運動的自然統一,顯示著勞動與體育的內在聯系,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體育活動。許多體育比賽往往是勞動技能比賽,如:劃船、射箭、投槍、賽馬,跑步,攀登,游泳,跨越,這些都是原始社會狩獵經濟,勞動者必備的生存技能。
生產力的發展使社會總勞動提供的產品,除了滿足社會全體成員起碼的生活必需外,還有剩余時,體育才有了獨立和更大發展的條件。原始社會的滅亡,產生了奴隸和封建的私有制社會,剝削階級的出現,同時產生了脫離勞動的體育。恩格斯說:“當勞動還占去社會大多數成員的全部或幾乎全部時間的時候,這個社會就必然劃分為階級。在這個完全委身于勞動的大多數人之旁,形成了一個脫離直接生產勞動的階級,它從事于社會的共同事物:勞動管理、政務、司法、科學、藝術等等。”一方面,參加直接生產勞動的階級,把勞動作為健身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五谷不分,四體不勤的非勞動者為了頤養天年,進行生產勞動之外的體育鍛煉和娛樂。據體育史書介紹,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有:拳斗、相搏、角力、賽馬、射箭、摔跤、游泳、投壺、圍棋、象棋等等體育活動。體育與生產勞動的分離,在一定的歷史階段,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它使體育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活動發展起來。奴隸起義的領袖斯巴達克就是一個勇敢的角斗士,他被迫為奴隸主進行的比賽,要比現代拳擊更有刺激。他寧為自由戰死,也不愿喪身于貴族的角斗場上。整日面向黃土,背朝天的貧苦農民與高雅的琴棋書畫,無緣,不入流,望塵莫及。在奴隸和封建社會,從一定意義上說,從事生產勞動的階級沒有體育,有體育的階級不參加生產勞動。體育與勞動的分離,表現在剝削者與勞動者的對立。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末期,三座大山的沉重壓迫和殘酷剝削,已使勞動者血脈耗盡,骨瘦如柴變成“東亞病夫”,中華民族成為任八國聯軍肆意宰割的魚肉。四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在孔夫子和蔣委員長英明領導下,竟然沒有實現奧運會上,獎牌數“零”的突破。真乃中國體育史上的奇恥大辱。
二、資本體育的現狀
近代資本大工業的飛速發展,生產的體育用品越來越多,越來越好,體育項目和場所日益增加。當產品,甚至不是產品的東西:良心、名譽、地位、健康都能買賣,當體育比賽、運動員和勞動力終于可以變成商品之后,資本的體育與資本的體育產業,在為了金錢,這一共同目的上,實現了現代化的統一。
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使體育與生產的結合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體育已被資本明明白白列入第三產業。發展體育運動,不再是為了人民身體健康,而是為了資本的利潤。馬克思說:“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生產,它實質上是剩余價值生產。”“如果可以在物質生產領域以外舉一個例子,那么,一個教員只有當他不僅訓練孩子的頭腦,而且還為校董的發財致富勞碌時,他才是生產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資本投入香腸工廠,而投入教育工廠,這并不使事情有任何改變。”當運動員、教練員或產業工人,在為資本進行體育生產時,不管產業的內容是打球,還是拳擊,是制造球拍,生產運動鞋,還是建設體育場,游泳館,實質是剩余價值的生產。運動員、教練員和生產運動器材,服裝和場館的工人一樣,都是資本的產業工人。
在資本光環中體育與產業實現統一,同時也出現了兩者的對立。表現之一就是資本產業與工人健康的矛盾,資本產業追求利潤,而人民發展體育是為了健康。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詳細記述了資本生產對工人健康的摧殘。“資本像狼一樣的貪求剩余勞動,不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極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純粹身體的極限。它侵占人體成長發育和維持健康所需要的時間。”為了縮短勞動時間,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無產階級進行了英勇的斗爭,為了紀念死難工友和鼓舞后來人戰斗,人民把每年的 五月一日 ,定為國際勞動節。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看到中國的“先進分子”,毫不動搖的進行資本積累的“補課”,如今,中國的打工仔,打工妹和十八世紀英國工人一樣,在血汗工廠里無償的加班加點,多少人慘死在黑窯坑,斷指在機器旁,累倒在流水線上。工作時間之長,勞動強度之高,生活環境之劣,工資待遇之低,讓全世界資本羨慕和向往,老板歡呼雀躍物美價廉的中國工廠,大亨欣喜若狂冒險家的投資天堂。資本的積累和少數人的先富,是以千百萬工人健康的損害和生命的縮短為代價。這就是“以人為本”的充分體現。
資本第三產業的發展,使體育與產業的統一達到創新高度,也使之對立更加激烈。只要能賺錢,不顧工人的死活,進行剩余價值的生產,不惜運動員的健康,進行超額利潤的比賽。血汗工廠的殘酷和興奮劑的濫用,使勞動和體育的結合走向歷史進步的反面。這是資本對勞動的虐待,金錢對健康的否定,利潤對增強人民體質的終結。當資本把體育視為產業的時候,健康的體育也就不存在了。資本的心中只有抽象勞動,那金光燦燦,能讓它先富起來的剩余價值,而資本對體育的愛好,具體勞動的關心,使用價值的重視,不過因為那是生產剩余價值的源泉和載體而已。
離開了剩余價值的生產,當運動員、教練員走出比賽場,與家人在海邊游泳、劃船,進入自然時,當生產運動鞋、運動服的工人走出血汗工廠結伴散步,溜大街,騎自行車回家的時候,一定會深刻感覺到,什么是為別人生產,什么是自己的生活,什么是資本的體育產業,什么是人民的體育鍛煉。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中,黑人才是黑奴。體育就是體育,只有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中,體育才是第三產業。沒有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體育也不再是資本的剩余價值產業。體育是增強人民體質的一種活動,如果一定要把人們為了自身健康,早上到公園跑步、作操、打太極拳、跳舞唱歌,體育鍛煉叫做體育產業,那么這種產業是生產人類的產業,是人類繁衍成長的活動,與母親生孩子,喂寶寶的意義相同。
三、人類體育的未來
打著為民旗號的“三個xx”,發展體育產業,實質為了一小撮走資派和資本先富,為了占有勞動者生產的剩余價值。奧林匹克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已經被“創新發展”的“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騙子變成“賺錢更快,利潤更高,資本更強”的奮斗目標。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上任伊始,提出了奧林匹克新格言:“更干凈、更人性、更團結”。奧運創始人顧拜旦認為,奧林匹克精神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國際體系。因此,不允許任何來自政治、經濟或社會的因素對其進行干涉。他為此創建了獨立的國際奧委員,規定國際奧委會的主要職責,是用忠誠和獻身精神保證奧林匹克理想和原則的實現。在奧運會的歷史上,是誰踐踏了奧林匹克理想和原則,是誰讓奧運會“不干凈、沒人性、不團結。”是美帝為首的“八國聯軍”在1956年第16屆奧運會上制造兩個中國。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發表聲明,宣布不參加第16屆奧運會。1958年中國奧委會被迫中斷與國際奧委會的關系。1962年夏,第四屆亞運會東道國印度尼西亞拒絕臺灣體育組織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參加。因此國際體育組織一些人竟然不承認第四屆亞運會,并撤銷印尼奧委會的資格,不定期禁止印尼參加奧運會。為了抗議壓迫,印尼總統蘇加諾發起舉辦新興力量運動會。有48個國家和地區的2404名運動員參加了1963年11月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舉行的這一體壇盛會。中國積極支持這一倡議,并派體育代表團參加。無獨有偶,今天,“藏獨”分子破壞奧運會火炬傳遞活動,企圖再次分裂中國,說明體育沒有生活在真空里。“藏獨”、“臺獨”利用奧運會分裂祖國的陰謀,注定要失敗。
在階級社會,社會活動離不開階級的政治。毛主席和周總理當年領導開展的舉世聞名的“乒乓外交”,中國退出奧運會,參加“新興力量運動會”,趕走“臺獨”重新恢復中國在奧運會中的合法地位,這些歷史事實,最生動體現了體育和政治的關系。赫魯曉夫之流正是在“全民”的幌子下,維護特權階級利益。黑貓白貓正是在“不爭論”中,徹底翻案,偷摸過河。不分黑白,不許爭論,擱置主權,“三個xx”,“偉大的理論”,指引著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實踐:賣了自己賣祖宗,賣了土地賣天空。如今是兩個屎殼郎戴花,幾只“先進”變色貓,一群花枝招展,賊有“特色”的精蠅,小爬蟲,擠在糞堆上一起臭美。走資派妄想利用奧運會挽救必然滅亡的命運,不可能得逞,只是多蹦達幾天。新的生命一定會在死亡和烈火中誕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中國人民要使北京2008年奧運會成為中華兒女團結振興的體育盛會,各國運動員,教練員喜聚一堂的友誼聯歡會,世界人民大團結的隆重節日慶典會,讓“義勇軍進行曲”和“五星紅旗”在運動場、體育館奏響,升起,為世界體育事業創造新記錄,做出更大貢獻。
“公平、公正、公開”的美好愿望,改變不了金錢的特權。經濟是基礎。2008年“歐洲杯”總獎金高達1.84億歐元,冠軍最高可拿2100萬,折合人民幣兩億元。只要參賽就可得750萬歐元,每勝一場,還有100萬到750萬的獎金。請問,誰拿得起這些錢?門票、吃飯、住店、旅游、廣告收入又歸誰?沒有錢,不賺錢,哪個“傻帽”“天下為公”承辦賠錢轉腰子的世界杯?打工仔沒有成為高爾夫球場會員的資本,為了吃飯,只能當球童。在先進代表的長治久安體育俱樂部,看場子的打工者只能為金錢“公平”服務,他們一年勞動得到的全部“公正”收入,付不起豪華俱樂部會員一晚上一個人“公開”的消費。在金錢面前確實“人人平等”,窮人沒有錢就不要玩富人的游戲。資本“公開”的健身場所,大門朝南開,有力沒錢莫進來。“不公開”的養生館,健身房,休閑中心,有靚妹猛男陪練,可以使金錢、美女、三個代表“男女混合雙打”,“更快、更高、更強”的進入決賽高潮,“讓一部分”先享受到富有“人性”的體育鍛煉,充滿“大愛”的健身服務。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文藝為工農兵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社會化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結果。奴隸的野蠻競技,封建的科舉教育,資本的體育產業,日顯物欲的堂皇,人性的墮落,自私的本質,已見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窮途末路之勢。華麗的體育場館,浸透了農民工的血汗,漂亮的運動服上灑滿打工者的辛酸。“先進”的科舉制度毀掉了萬紫千紅的祖國花朵,“代表”的競技場里培養著與時俱進,國際接軌的范進、阿Q、孔已己。高樓大廈的燈火輝煌,掩飾不住巨大的貧富懸殊。有錢有閑有力爬遍世界高山的慈善家,怎能體會無錢無閑無力打工者的買房難,看病難,上學難,就業難,回家難,說理難,健康難,翻身難。
馬克思說:在消滅了私有制的社會“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生產工人的概念決不只包含活動和效果之間的關系,工人和勞動產品之間的關系,而且還包含一種特殊社會的,歷史的產生的生產關系。這種生產關系把工人變成資本增殖的直接手段。所以,成為生產工人不是一種幸福,而是一種不幸。”
消滅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社會,體育將從資本的產業中解放出來,恢復它的人性,只是增強人民體質的活動。體育產業不再生產剩余價值,恢復它的自然屬性,只是生產體育使用品。體育與生產勞動的結合不再是資本體育產業生存的條件,而是人類生存的條件。公有制的社會化體育產業為人民提供極大豐富,能滿足各種需要的體育產品,有形的產品和無形的服務。為人民參加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創造出廣闊天地,而不必擔心囊中羞澀。勞動與體育的自然結合,由于私有制和階級的產生,受到破壞,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消滅,勞動與體育的自由結合將成為必然。
體育不是與政治經濟無關的人類活動,而是由政治經濟決定的社會活動。資本的金錢體育會被一無所有者的健康體育取代,這就是人類體育的未來。
未來屬于全世界勞動者。
和尚 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作文
2008年7月1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