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養晦的意思,韜光是隱藏自己的光芒,養晦是處在一個相對不顯眼的位置。它和低調的意思基本相同,這是一種優秀的策略。韜光養晦的目的就是盡量減少被他人關注度,保持低調,以便于更好地悄悄地發展自己,壯大自己的力量。可以說這是為了更好前進的后退,是為了猛烈進攻蓄力,是為了一鳴驚人。但是韜光養晦在實際操作中,最容易走向另一面,那就是軟弱無能,一味退讓。這個策略也可以被用來掩飾自己的軟弱無能,成為不思進取的遮掩之詞。韜養的自己失去了激情和力量,韜養的成了一頭豬,而不是一頭餓狼。這就如同經過了多年的和平,當兵的不會打仗了一樣。如同一個人想養壯了自己,沒想到確把自己養成了虛虛的大胖子一樣。為什么這樣好的策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那?原因是一、多年的韜養已經磨滅了自己的意志。二、你實施韜光養晦的策略的時候。敵對的人識破了你,他不會允許你偷偷地發展壯大,他要利用你的韜養不斷地擠占你的空間,干擾你的韜養策略的實施。把你逼到絕地,你就是韜養得很厲害,也難有多大作為。三是韜光養晦沒有與積極作為結合起來。實施好這個策略必須作到與積極作為或者說有限反擊相結合。如同武術里講的要養練結合。養一段氣就要用一下,再養再用。又如果大海波浪一樣,蓄力發力再蓄再發。這叫波浪式推進。通過這種這種結合,一個是驗證自己的韜光養晦的效果。二是為繼續韜光養晦贏得一定的空間,和更有力的外部環境。所以說使用韜光養晦策略要一定時期以退養為主,一定時期以適當反擊為主。以哪個為主這需要對面臨形勢的清醒判斷。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立之處打抗美援朝和幫助越南抗法抗美的戰爭,這是適當的反擊,這一做法為我們贏得了數年的和平發展時期。就此我不得不佩服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眼光和魄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又采取韜光養晦的策略是正確的,因為我們當時經濟比較落后,實力還不強,而且與原來的老大哥翻了臉,我們的朋友也越來越少。我們沒有能力同敵對國家徹底翻臉,公開對他們宣戰,我們還需要繼續發展。但是幾十年過去了,現在形勢變了。我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已經觸到了一些西方大國和周邊國家的痛處,他們認識到了我們的策略的力量,臥榻之側怎能叫他人酣睡。于是他們開始對我們進行進攻了,要徹底干擾我們的韜光養晦,他們已經不能容忍我們再悄悄的積蓄力量了。近幾年美國等國家的進攻越來越猛,環視四周我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了。原來有社會主義陣營存在,我們的西部還是比較穩定的。現如今隨著社會主義陣營的覆滅,隨著美與歐盟東擴的快速進展,我們西部已面臨緩沖區越來越小的境地。一個大半個由西到南到東的包圍圈已經形成了。北面的原蘇聯國家也不是如50年代那蘇聯一樣是我們堅強的同盟。局勢很嚴重。而內部社會矛盾較多,階層分化嚴重,人心日益離散,加之藏獨、臺獨等獨立勢力日益猖狂,確實有內外交困之感。這時候應該是以適當反擊為主的時候了。其目的一個是進一步凝集人心,再個就是打掉敵對勢力的囂張氣焰,同時也是驗證我們多年的韜光養晦的效果的時候了,驗證我們的人心是否還可用?我們的力量是否有了很大的進步?判斷試探出敵對勢力的力量情況到底如何?那么如何反擊,反擊的突破口再那里?我看就在先拿分裂勢力開刀,他們是美國等西方敵對國家的爪牙,先來個敲山鎮虎。藏獨、疆獨、臺獨三者以哪個為受選?我看以藏和疆為首選為好。原因是臺獨因為馬英久的上臺而受到一定的遏止。再說臺灣問題牽扯太多國家的利益,動起來效果不一定很好。藏獨臺獨其勢力還不是很強大,我們有能力打掉他。藏獨臺獨是在我國戰略重地西部搞事,其危害甚大。先敲掉他們既能鞏固我西部邊陲又能給臺獨一重大警告,同時也避免我們兩面作戰。反擊吧,中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