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你的支持藏獨言論可以閉嘴了嗎?
mk800評論
mk800:今天去開了一個很特殊的會議!首先在這里我要聲明。作為一個論壇寫手,也許我可能有一點點所謂知名。但是首先大家要知道,如果沒有鳳凰網的大力支持,沒有中華網的鼎立相助,沒有新浪網的不棄扶植。沒有西陸社區的基礎提攜。就沒有mk800今天,大家也就很難看到這些,既可以拿出來大罵,也可以感覺過癮的很有特色的文章。感謝他們!感謝這些網站論壇的幕后無名的默默工作者。以及他們的領導,總編!mk800在此拜謝大家!
mk800:首先我這個人不少朋友都清楚。我并不反對言論自由,同時也希望提倡言論自由。在我的文章里不乏有對我某些觀點破口大罵的網友。在這里有必要再提出一次,我從來都是尊重這樣網友的回復的。無論是破口大罵也好,還是善意教導也罷。我也習慣保留這些。
mk800:但是言論自由不能等同于造假與胡說八道。西藏拉薩公安局剛剛公布了達賴集團所謂“40人”死亡名單公開調查結果。其中能夠共給公安機關查實的僅有5人。而這五人中其中4人,按照真名查找到的均生活與快樂生活在拉薩市內。另外一名尼姑庵的人士,只能查到與之姓名有符合的。但是從沒有藏獨所提供的那個所謂法號。而姓名有符合的這位居士。正在修煉中。按照藏較與佛教,道教規定是不準外方到訪的。因此記者不敢擅自討饒。而藏獨所提出的其他多數人員。均不在拉薩居住,又提出的是阿壩,也有甘肅地區的。而均沒有任何詳細資料與確切住址。因此公安機關均無法進行查實。進一個甘肅省就有多少人口?因此顯然這是藏獨門在繼續這可惡和無恥的造謠行徑。而CNN也繼續做著他“做人不能太CNN”的蹩腳角色。
mk800:如果誰覺得藏獨這樣的肆意造謠是“言論自由”。那么請你去問問那28名不幸遇害最小者年紀僅僅3個月的無辜市民。他們是不是也需要言論自由。但是假設在天有靈,上蒼準許他們呼喊!你覺得他們會呼喊什么?“剿殺藏獨!還我生命”!
那么作為一家國內知名的刊物《南都》你們一位以身居副總編職務的高級官員,給英國“金融時報”撰稿闡述所謂“言論自由與西藏”在這樣的環境下,在藏獨公然攻擊一個身殘坐輪椅的美麗善良的小女孩的情況下,長平所謂的言論自由是不是就是在說“準許藏獨就是言論自由?準藏獨就是自由民主”?
何謂他們的呼聲?西藏與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區。多年來享受了國家任何時候撥給的各類發展經費。總數約不下5000億人民幣。國家政府為那里經濟發展修建了鐵路,公路。建立了機場。整個西藏地區都可以享受到這些國家給與的優惠條件。
但是那些身在海外所謂藏獨,有的竟然連西藏在那個維度與經度還不清楚。連一半的香蕉都談不上的純粹海外洋娃娃!在那些CNN或者類似CNN的媒體蠱惑下,他們豈能知道什么是真實的西藏與西藏變化?
而作為國內知名刊物,擁有大批的讀者,這也是一個非同小可的勢力。好的說可以導引人們天天上向。往壞里來說,可以蠱惑煽動不了情緒。激化已有的社會矛盾!
我多次說過,任何所謂名人,都不要在拉大旗扯虎皮的忽悠人民!難道你長平敢說13億中國人與數千萬甚至上億海外華人都是傻子?白癡?都是無知?全世界華人只有你一個人獨醒嗎?如果你不打算依仗自己的名頭,記住今后在對外發表任何你的言論。都不要告知或者故意對對方宣稱你是中國境內某某知名刊物副總編。
如果你那樣,但憑借你自己,你可以試試看!有幾家境外媒體報館,愿意刊載你這樣的文章?你知道這是為啥嗎?因為一旦你敢摘掉你頭上那定閃爍無比的光環。--《南都》副總編。那么你就會跟我一樣。狗屁不是!不過是一屆微不足道的草芥僅此而已!
就是因為你頭頂的那頂閃耀的花冠,你才可能有機會獲得英國最大金融類報紙“金融時報”的青睞。因為你的言論可以震懾和蠱惑一部分中國人!因此你就是他們所需要的那個蠱惑角色!因此你就被選中了。因此他們就出版了你的長平文章。因此我們才知道原來長平是《南都》的副總編。因此你就一夜成名了。因此國家和民族就此再一次受到了境外的打擊。因此也獲得了不少的英鎊作為稿費與酬勞。因此我們那些善良和無知者再一次被你所編撰的《南都》所引誘和欺騙和誤導。因此就可以繼續拿到稿費。因此你就可以繼續副總編,繼續誤導國人。
你既然自詡,自稱為一個勇士,同時你也痛斥你所從事的中國媒體工作。那么你就該大膽的拋棄你頭頂上那顆光環,走下你所霸占的那個神圣之地。走到人民中來,這樣我們公平的,平等的在沒有任何保護傘下,做一番較量。來吧!你如果還算是一個男人!如果你是男人!你就要表里如一。不要學CNN和薩爾科齊。要是那樣連傻瓜和笨蛋都會鄙視你!
你敢走下來嗎?恐怕你不敢!因為我所說的這些實際上你自己比我更加清楚!也許你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為你在英國,媒體謀求一個更好職位。這也許才是你真實的想法!還記得那個89勇士型記者嗎?結果不是后來公開去了美國之音--世界上最大的造謠公司之一嗎!
mk800評論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