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的一些專家學者和大小官員出口就是泰戈爾等大家名言、張口就是熟讀了多少遍的著名篇章,就是不談自己讀了多少遍馬克思毛澤東的著作,似乎他們可以從自己認為的“普世價值觀”等西方理論體系中找到解決中國諸問題的“靈丹妙藥”。尤其是有些黨的領導干部及黨的理論工作者他們本身就對自己的信仰有著或多或少的動搖和不認同,這確實讓人匪夷所思。但問題是,找來找去,問題不是減少了,而是越來越趨嚴重和加劇,這對那些認同“普世價值”的人們不得不說是一個“憾事”。
令人感到驚喜的是,在河北考察農村工作的溫家寶在與農民交談時引用了大家曾經耳熟能詳、毛澤東曾經說過的“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經典“語錄”。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一很通俗易懂的道理,也很符合全人類生存安全的“普世原則”,多少年來早已被我們所遺忘,也不愿提及,具體原因我想大家都知道。人們有太多的顧忌,很不情愿的與那個時代的人和事有任何瓜葛,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引領風騷。實不然,我們寧愿從幾百年前的古訓中找出“中國的痕跡”、從不同宗教文化、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度中找到“通用”的發展模式外,也不愿從我們一同曾經奮斗過、曾經一同建立起來的國度中、社會體系中找到適合目前我們國情、適合我們的百姓幸福安康、適合我們社會體系的好的、有益的經驗與實踐。這對擁有十幾億人口、又有其他國家不同社會背景、不同社會結構、不同文化體系的國家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資源浪費”,甚至有點“奢侈”。從目前政治經濟問題的多發、民族問題的重現就可以看出我們在這些方面有多少曾經解決過的問題的再次“淪陷”。
我們要清楚的是,有著百年滄桑、共產黨執政近六十年的國家,需要新鮮血液的良性循環、需要新的,有前瞻性的理論的支撐,這就要求我們利用好已有的好經驗、好的辦法,當然也要接受歷史上的教訓與失敗。這和那“重起爐灶另起鍋”的新思維有著本質的區別。現在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要突破的禁區之一,我看要正本清源,要理清正誤偏差,要還原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其本質的思想與實踐。如要有所進步、有所發展、要有所作為、要有效的解決好目前所遇到的危機和困難,政治路線首先要有明確的、符合中國現狀的、符合社會主義社會基本原則的正確道路。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并不僅僅限于農業生產安全,其主題思路也同樣適合我們的各個方面。如果我們的百姓天天為住房、教育、物價、就業等基本生活缺乏安全感,呈現出焦躁、不安的情緒與現實時,那其實不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的基本目的,也不是負責任的政府所要奉行的政策和原則,更不是與之文明社會相適應的“普世價值觀”。長期以來,市場原教旨主義原則在中國大行其道,令中國社會的傳統的、優良的價值觀受到很嚴重的沖擊和損害,給社會帶來了深重的社會危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嚴重的教訓。
我們都很清楚,國土安全、農業安全、金融安全是任何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基石。當我們面對現實時,我們是否需要反思的是,我們是否真的學會了揚棄?這絕對不是全部舍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