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比例,很多國家可以設定規則來限定別人的貿易,假如你的技術落后幾年,別人可以采用技術最低標準的限制,那么你的交換體系的東西要拿到別人的交換體系里計價就會變成破銅爛鐵,以別人規則計量的G D P就只能算破銅爛鐵的價。
假設你的技術比人先進,人家會設定安全標準或者是,接口、原件的規格等與他們所謂的國際化標準不一樣那么G D P以它們的計量依然是破銅爛鐵的價,就像蘇聯解體后的安-225大飛機、五邊形個人電腦一樣。
但是自足夠大的自主經濟循環內,這些確可以形成真正的交換價格,如:安-225,五邊形個人電腦、沃爾加個人汽車依然可以給這個體系的民眾提供消費。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專利權限制,如:日本的CPU在80年代發展很快,美國人就通過政治力量,指責日本是在它們的技術上進行的研發,侵害其產權,結果日本的CPU就被扼殺了,而中國確是80年代揮刀自宮掉的,而蘇聯的CPU確是因技術標準規格不一樣,而其交換體系——經互會確又解體,融入西方只有被其扼殺掉。因此現在全世界個人電腦用的都是美國的CPU,這完全政治力量,政企結合的結果。
如果有多少多少鋼,那么在一個封閉的社會內,只要達到了多少鋼就可以推出多少福利,有沒有電腦、汽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交換體系內的人還會找到別的消費替代,如有多少鋼就可以創造相當于人均10000美元的消費,在這個交換系內,消費的確是真的,但要和別人融合在一起就會變成破銅爛鐵。
馬克思論述過這種情況,相臨的兩個村,沒有交換和沒有相互的分工,那么這個村的東西拿到另一個村就可能一錢不值,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正是由于以別人規定的交換價值和比例計量,那么意味著,我們以更多的實物去換別人更少的實物生活的東西,而大量資源確不能供本國民眾的消費。如現在中國能生產3億多噸粗鋼,可70%以上是供外國人而不是本國人消費的,假如用來改善本國民眾的生活,那么相當于別人人均G D P一萬美元以上的交換價格,雖然技術規格不同步,但在我們的交換體系內,人均得到的實物資源將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樣的。
技術標準規格設定是相當于高官壁壘的另一種貿易保護,一個國家重要的不是去遵守這些標準,而是要自己制定標準讓別人遵守,這也是《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中所強調的。
當我們的GDP達到人均4000美元以上時,可以說那時更多人將更加貧困,社會人均所得的實物將更少,因為一切都是在以西方夷類賤確定的交換價格比例計量數字和財富。
可以說現在的GDP就是一砣屎,蠢豬一樣的拼命追求以別人的交換體系計量的GDP的那些中國人喜歡吃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