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仲泉和謝韜的自供狀
和尚
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先生在11月13日的《河南日報》上發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什么不包括毛澤東思想?》一文說:“十七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新的理論概念,對它的內涵做了明確地規定。這個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不包括毛澤東思想。”
11月29日,石先生作客強國論壇,以“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和理論的創新發展”為主題與網友及清華大學學生交流,進一步解釋說“不包括毛澤東思想不是我說的。十七大報告講得明明白白,說這個理論體系,沒有把毛澤東思想包括進去”。
石仲泉說:“這里首先要弄清一個概念,我們現在講的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所謂‘當代’,是什么意思?它就是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這段歷史時期。”他說:“從黨的指導思想來說是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個地位沒有絲毫地動搖。就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說,它既然有基礎理論,又有創新理論,毛澤東思想就屬于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基礎理論。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這屬于改革開放以來的創新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它所包括的就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這些創新的理論。如果要講這些創新理論淵源的話,它仍然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它們是一脈相承的,這一歷史淵源的關系是不容割斷的。”這不僅使我想起石仲泉先生,前些時候發表在北京日報上的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何備受關注” 文章,其中說:一百多年前的馬克思主義是“原生態觀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靈活運用發展了的非“原生態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理論是非“原生態觀念”的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
著名舞蹈家,創編的原生態歌舞“云南印象”,我沒有看過,據說,獲得極大成功,還得了大獎。有人很不以為然,覺得沒有床上,床下非“原生態”功夫過癮,太下里巴人。其實,好多“少兒不宜”的“先進文化”,更是高級動物“發展”了的“原生態”表演,越露骨,越原始,越低級,越賺錢。非原生態的“發展、創新、與時俱進”,如果離開了原生態的土地,好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面,相差十萬八千里,使人飄飄欲仙,進入天堂。
民主社會主義者謝韜在“炎黃春秋”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和實質有很精辟的論述:“中國沒有在蘇東巨變中垮臺,這要歸功于鄧小平在這之前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當改革開放路線得到大多數人支持取得主流地位以后,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鄧小平和他的主要助手胡耀邦和趙紫陽頂住‘復辟資本主義’的壓力,解散人民公社,實行包產到戶,廢止近乎單一的公有制(一九七八年公有制比重占百分之九十九點一),實行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把資本家請回來。讀者可以看到,這一系列新政策屬于民主社會主義,但為了避免‘修正主義’之嫌,我們稱之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在江澤民支持下,又邁出關鍵性一步:廢止計劃經濟,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002年加入WTO,與世界經濟接軌。胡錦濤主政伊始,2004年三月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保護私有制的重要條文載入憲法,這標志著中國走上了民主社會主義道路。”
特色社會主義黨校校長謝韜說,這是“新制度戰勝舊制度,正確路線戰勝錯誤路線,民主社會主義戰勝暴力社會主義”。
看來,石副主任和謝副校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很有“理論淵源”是“一脈相承”的東西。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基礎理論”毛澤東思想沒有任何繼承和發展關系。你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然不包括“極左”、“僵化”的毛澤東思想。更不包括“原生態”馬克思主義。你們說:“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不包括毛澤東思想。” “為了避免‘修正主義’之嫌,我們稱之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哈哈!“基礎理論”沒有創新,“創新理論”沒有基礎。“改革開放以來的創新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原來如此。白紙黑字,這可是你們自己說得呦!都什么年代了,多大歲數了,當婊子,脫衣舞,還羞羞答答,裝什么不好意思嘛!一身癩皮疙瘩早露出來了,舉著“遮羞布”還有什么用?
2007-12-20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