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華雜博】32:“解放思想”與“普世價值”
【這篇文章放置了兩個月多,準備在以后寫“第三次思想解放”問題時發表,只因經濟現在突然發生困難,不得不首先解決吃飯問題,這個月滿后,可能比較長的時間不能上網,便予以發表。】
許多人都在講普世價值,右邊的朋友講,左邊的朋友有的也在講,國家的總理也在講,好像這世間真有什么“普世價值”。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一個主要內容,是反對兩個“凡是”,就是否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具有“普世價值”。“思想解放”也是要人們不要受任何條條框框的束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改革”、“與時俱進”,都是反“普世價值”的。而這些在當初反對兩個“凡是”、主張“解放思想”、堅持“改革”“與時俱進”的人,今天又捧出“普世價值”要人們接受,豈非賣矛又賣盾者?
現在中國的思想界混亂到了何等程度!一面在紀念“真理標準”問題討論30周年,大力宣傳要“第三次思想解放”,一面又拋出“普世價值”,不知道讓人們相信甚么好?
馬克思主義,還有黑格爾哲學告訴我們,“真理是包含在認識過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學的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在任何其他認識領域中以及在實踐行動的領域中也是如此。”馬克思主義,還有黑格爾哲學“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發生和消滅,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過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過是這一過程在思維著的頭腦中的反映而已。”(馬恩選集第四卷第212-213頁)
所以,無論從馬克思主義講,還是從黑格爾哲學講,這世間上所有一切事物都是暫時地相對地存在,都要因時因地而變,實踐上不存在有普世的東西和什么“普世價值”。“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和思想解放都30年了,一些先生們也是提著貼著這張商標的葫蘆一路叫賣過來,但是葫蘆里裝的卻是“普世價值”的藥。
從解放思想來說,馬克思主義、黑格爾哲學都可以否定,我接受這個觀點。可能有左邊的朋友會反對,因為他們也認為有“普世價值”,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就是,“為人民服務”就是。但是我要告訴左邊的朋友,這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在我剛才引的恩格斯那段話后面,緊接著就指出黑格爾哲學“它本身也不過是這一過程在思維著的頭腦中的反映而已。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認認識和社會的每一個階段對自己的時間和條件說都有存在的理由,但也不過如此而已。這種看法的保守性是相對的,它的革命性是絕對的——這就是辯證哲學承認的唯一絕對的東西。”其實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也是如此,都“也不過是這一過程在思維著的頭腦中的反映而已”,社會主義社會為共產主義社會取代后,作為指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就沒有有實際的意義和價值。
再拿“為人民服務”來說,它只存在于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社會主義社會以前,是不存在的;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也主要是對領導者和公務員而言,是與官僚主義對立的;社會主義社會以后,國家不存在,人人都是“官僚”,“為人民服務”也就沒有實際意義,而為其他的比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所代替。
我接受馬克思主義可以被否定這個觀點,但不僅不同意馬克思主義現在就可以被否定,而且認為現在和將來很長的時期里,馬克思主義都是不可否定的,都是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我肯定地說,右邊的朋友們除了造謠和武斷之外,拿不出任何事實根據來否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關于這個問題,我將在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論及。
也許有人會說我偷換了觀念,說他們談的是“價值”,是有用的東西,不是真理。
是的,價值在于有用性,真理在于客觀性,但是,首先,有用的東西不具有客觀性,可能是現實的有用的東西嗎?再說,一個東西有用沒有用,要看使用者的需求而定,同一利益群體的人,可以有共同的價值,不同利益群體的人,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而現在世界上和社會里有著許多不同利益群體,怎能夠會有普世價值?
右邊的朋友告訴我們說,“只有作為一切價值基礎的價值,才是普世價值,那就是自由。”“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和平、正義皆屬之。它是舉世公認的、符合人類整體利益的道德規范,是最高層面的道德范疇。”他們給“普世價值”下了相互對立的兩個定義,一個定義是
“一切價值基礎的價值”,另一個是“最高層面的道德范疇”,看來,“普世價值”對于他們,也是不同的,在“普世價值”者的世界里,都不存在普世的“普世價值”,普世價值哪里還能有?
他們批判說改革前這些——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和平、正義都沒有,改革30年后也要我們去爭取,現在的“第三次思想解放”,就是要把這些“普世價值”“解放”出來,可見他們認為現在中國也沒有。也就是說“普世價值”還不能普世,現在還沒有普世價值。
中國沒有,美國有。右邊的朋友常常或明或暗地如是對我們說。就算是如此,這不僅說明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和平、正義等等這些東西還沒有普世;而且問題是,美國真的有這些東西了嗎?我沒有到過美國,具體的說不清,但是大概的知道,美國國家本身就產生于對印第安人種族的滅絕;美國的富裕來自其他國家的貧困,美國有億萬資產的大亨,同時也有負債累累的窮人;美國大多數人民早就要求從伊拉克撤軍,但是作主的是布什……這就是右邊的朋友們講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和平、正義”的“普世價值”嗎?
我看無須勞神費力地去尋找“普世價值”,在充滿矛盾是世界里,除了矛盾是普世的以外,就沒有什么東西是普世的;說矛盾是普世的,也只是抽象的說法,就是說,它什么內容什么具體的東西都沒有;有了內容的具體矛盾也不是普世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和平、正義”更是如此,作為“普世價值”,不過是是一些毫無意義的陳詞濫調和老生常談,一旦具體了,它就不可能有普世價值。
從認識論講,提出“普世價值”的人,是唯心主義者。從實踐來講,提出“普世價值”的人,就純粹是騙子。
馬克思主義者,共產黨人要為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而貢獻自己的一生,但是不承認什么“普世價值”,特別是在生產資料與勞動相分離的階級社會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