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輿論戰爭

薛涌:馬航失蹤,CNN發財

薛涌 · 2014-03-23 · 來源:草根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馬航370失蹤已經有十幾天,至今搜索仍無結果。這一悲劇,很難想象能有什么好的終局,可謂是所有人之失。但是,CNN竟從中大獲其利。

  從馬航失蹤那天起,CNN幾乎每天黃金時間的新聞都以馬航的迷局開始。這段時間,世界上并非沒有大事。特別是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危機,恐怕是冷戰結束后世界格局最為深刻的變動之一,也許標志著新冷戰的開始。然而,CNN用馬航事件把西方與俄羅斯摩拳擦掌的對峙擠下頭條新聞。至于紐約居民樓突然爆炸、多人死傷的新聞,則更是轉瞬即逝。

  何以至此?答案很簡單:收視率。在馬航出事的第一周,CNN的收視率就上漲了將近100%。特別是在13、14日這兩天,晚八點黃金時間由Anderson Cooper主持的節目的收視率,在25-54歲年齡段的觀眾中擊敗了宿敵Fox新聞Bill O’Reilly的評論節目,據說這還是第一次。在周末這個年齡組中的收視率,也擊敗了Fox新聞。25-54歲年齡組是消費者的主體,即廣告商最在乎的群體,自然直接關乎電視臺的收入。

  CNN從突發事件中獲益,早已不是什么新聞了。九十年代初第一次海灣戰爭,CNN就一馬當先,使世界第一次領略到大規模戰爭的“現場直播”。這已經成為CNN的品牌。這次的馬航事件,謎團重重,給人以大量的想象空間,不停地被媒體熱炒。業內人士評論,這樣的事情,對媒體來說,最多一年能趕上一次。

  然而,馬航事件畢竟和第一次海灣戰爭不同。第一次海灣戰爭是美國在越戰后的第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動員了全國乃至北約的力量,對冷戰后的世界格局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馬航事件當然是個非常大的悲劇,但那畢竟是個偶然事件,和海灣戰爭沒法相提并論,更遠不如克里米亞危機事關重大。然而,看看18日CNN的新聞標題:“搜索范圍已經相當于美國的國土面積!”接下來才是“普京稱克里米亞已經是俄羅斯的一部分”。是CNN把這件事越炒越大。

  這自然讓美國的新聞界議論紛紛。炒作還在其次。問題是,CNN用頭條新聞報道了10多天,絕大部分內容是在那里猜想、缺乏“干貨”。從被偷的護照,到駕駛員參與劫機,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仿佛是演義小說。CNN的主持人,則坐在波音飛機的模擬駕駛艙里,繪聲繪色地演繹各種飛行中的假設情景。當然,CNN主持人腳踩著東南亞地區的地圖反復展示幾條假設的飛行路線,恐怕對地理一塌糊涂的美國人是一堂很好的補習課。大部分時間,恐怕還是各種專家的分析。這些專家當然都訓練有素,“巧婦能為無米之炊”,把什么事情都說得頭頭是道。但是,每個專家都是一套理論,一種猜想,然后利用模擬駕駛艙、互動地圖等等演繹一遍,好一部《羅生門》。很少用被證實了的事實作為依據。十幾天下來,觀眾仍然樂此不疲。但是,這里究竟有多少新聞含量?誰也說不出來。

  顯然,靠緊急事件創品牌的CNN,早已在這方面發展出了一套“經營模式”。不過,這種模式從海外戰爭發展到馬航事件,似乎是從“現場直播”演化到“沒有現場的直播”,現實越來越被虛擬化了。難道這就是網絡世界的現實?當然,這樣的報道,并非全無意義。畢竟媒體的近距離審視,逼著馬來西亞政府公布越來越多的細節。更不用說,馬航的去向,至今還是個謎,也不排除最終有非常離奇的結果。不過,新聞畢竟要基于事實,其使命是幫助我們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新聞不該是“陰謀論”的無限演繹。新聞更不應該是娛樂。

  對此,不少新聞從業員已經開始反省。一位CNN的前記者Judy Muller,如今在南加州大學任教。她感覺到自己就是問題的一部分:電視上的那些侃爺不停地說,不停的猜測,最終讓大家感到他們似乎知道些什么。他們知道什么呢?他們知道的是自己有二十分鐘的時間必須被填滿!

  難道,這些不得不被猜測所填滿的時間,不能用來面對世界更為嚴肅的問題嗎?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媒體在技術上的進化,往往和內容上的退化相伴隨。因為媒體在技術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擴大了媒體的覆蓋率,降低了媒體的準入門檻,可謂是“信息的民主化”。但結果也可能是劣幣驅良幣,低俗的口味壓倒了嚴肅的關懷。比如,紙媒的死亡,似乎已經成為網絡時代的定論。但是,紙媒的內容是什么?《聯邦黨人文集》,當年就是在紐約的報紙上發表,成為美國對人類政治思想的最重要的貢獻。不能想象在技術上更“先進”的媒體上能夠進行這樣深入的討論。后來廣播、電視相繼出現,傳媒大眾化了,哪怕是不識字的人,或者讀書很費力的人,也可以利用媒體了。但這也意味著媒體越來越需要滿足沒文化的人的需求,導致用越來越先進的技術傳遞越來越膚淺的信息。即使在當今的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的節目,就要比電視深入得多。因為廣播在技術上落后一些,沒有圖像,必須有實質性的內容。即使CNN這種比較嚴肅的電視節目,在深度上也很難與之相比。不過,已經相當庸俗化的電視,目前又面臨著網絡的壓力,于是CNN不惜把馬航這樣的事件,弄成了幻想新聞。

  我已經取消了家里原來訂的有線電視,倒是訂了四份報紙、若干雜志。我寧愿當最后一個紙媒的讀者。不過我也并非恐龍,網絡看來我永遠也離不開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9.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 性做久久久久久 | 亚洲第一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一中文字幕 | 色多多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