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兮忠烈魂(組詩)
獻給第10批志愿軍烈士遺骸迎回
題記:從2014年始,中韓連續10年實施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已接回938位烈士遺骸。2023年11月23日上午,舉行第10批共25名烈士遺骸及335件遺物交接、迎回儀式;24日上午,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舉行安葬儀式。“異國埋忠骨,山河迎英魂”,詩歌應有跡,詩人應有歌!
一
當新中國如一輪朝陽
噴薄著躍出海天
一個偉大的民族
渾身帶血
衣衫襤褸
在“一窮二白”中
精神抖擻地
站立起來
加快經濟建設
無疑最為緊迫
可美帝將戰火
燃燒到鴨綠江邊
新中國面臨扼殺搖籃
友鄰盼援手望眼欲穿
二
時不我待
軍情如火
一個極其艱難的抉擇
橫在中共中央面前
從最初僅1個半人支持
到雄赳赳跨過鴨綠江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一場震驚世界
又改變歷史的大劇
一幕一幕開始上演
三
首戰云山
再戰長津湖
突破三八線
漢城顯威名
橫城反擊傳捷報
砥平里血染征程
漢江防御鬼神泣
絞殺反絞殺驚天地
鷹擊長空奏凱歌
上甘嶺成美帝傷心嶺
金城戰役一劍封喉
抗美援朝勝利收官
四
1953年7月27日
當全世界的目光
都聚焦在板門店
克拉克不由悲嘆
他是首個美國將領
沒在戰勝條約簽名
一場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一雪中華民族百年之恥
就在這2年零9個月
為民族的前行開道
197653名英雄兒女
在歷史的夜空
化成繁星璀璨
五
回望三千里戰場對決
好兒女寫春秋甘灑熱血
回望三千里疆場廝殺
真英雄為國酬異域捐軀
就在那韓國的京畿道
有一個很奇特的墓地
墓碑全都刻著無名人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
就是中國人民志愿軍
所有墓碑都方向朝北
魂兮魂兮英魂盼思歸
六
作為新時代的一道重彩
自2014年起接忠烈歸根
空軍迎接專機一進國門
就有護航戰機升空伴飛
對裝殮烈士遺骸的棺槨
全部由軍車來接送靈位
安葬儀式中的禮兵司禮
改由解放軍儀仗司上位
70年前是鐵血軍人出征
70年歸來軍人榮譽濃重
七
點亮全城燈火
指引英魂歸來
“英雄城市迎英雄”
沈城的電子屏幕
滾燙話語連綿不斷
機場搭起“過水門”
騎警車隊護送靈車
那滾動的氣勢奪人
雙向街道清空
經過路橋禁行
沿途一萬多群眾恭立
手持國旗、鮮花、標語
20里長街雨雪交加
儀式感震撼尊崇英雄
八
各主流媒體悉數
自媒體紛紛搶位
各環節展現細膩
立體型全景轉發
從韓國仁川機場
遺骸裝殮的交接
到整理花籃緞帶
包裹鮮紅的國旗
到專機入境通話
百歲老兵接戰友
路遠迢迢壯心不已
作為軍人特有告慰
安葬儀式鳴槍致敬
那百姓數不盡的禮贊
點燃沈城澎湃的激情
九
天地英雄氣
千秋尚凜然
展讀335件遺物
更讓人思緒彭拜
一具志愿軍烈士遺骸
貼身一張發黃的照片
照片是位清雅姑娘
沒留下片語只言
也許是烈士的家人
更相信這是愛情絕唱
那對柔情心懷的向往
戛然在為國捐軀永生
能有她陪伴七十多年
無論冷寂的夜晚多長
英烈地下都不感孤單
十
一個軍用水壺的表面
刻有“孟廣泰”三字
這是無名人的烈士中
唯一留下的有名有姓
去時少年身
歸來忠烈魂
抬眼看祖國
山河已無恙
遺愿化長虹
國家正廣泰
十一
一件件烈士遺物中
一個個感人故事流淌
講述著
烈士功績彪炳
傳唱著
烈士英名萬古
傳承紅色基因
根本在于莫忘
有共和國崇尚英雄
老兵一定不會走遠
只要民族需要分憂
華夏定有人杰輩出
去“為有犧牲多壯志”
做“敢叫日月換新天”
(文中配圖之3選自網絡,余為忠新自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