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不但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還是哲學家和詩人……,他精通文墨,獨領風騷,不僅許多文章詩詞堪稱絕代佳品,而且對于極接地氣又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易讀易記、極易上口的對聯這種文體也造詣很深,由于語言生動形象、主題明確、邏輯清晰,所以毛澤東筆下的對聯也成為了團結人民打擊敵人的重要思想武器。我們可以從毛澤東在不同時期撰寫的幾幅對聯中,不僅能窺見到他深邃的思想及高超嫻熟工雅的語言技巧,更能感受到他雄才大略的政治智慧和偉大人格魅力的另一面。
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志存高遠,立志救國救民,因之酷愛學習,發奮讀書。早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習期間,他就寫下一幅自勉對聯:“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讓自己既要樹恒心,又要有方法。為了能夠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他還提出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注重增知與健體并重,以此來鞭策要求自己。在求學期間,他除了發奮學習以外,還始終堅持對身體和意志的鍛煉,經常利用假期和課外時間,根據大自然不同季節,有目的地去進行鍛煉,如日光浴、風浴、雨浴、游泳、登山、跑步、露宿等。參加革命之后,經常要面對險惡多變的情況,他仍利用可能的間隙進行適當的鍛煉。由于持之以恒,始終如一,完成了他日后改造社會,領導人民革命,建立新中國,要克服無數磨難所需之身體資本的原始積累。正如毛澤東在到達陜北后回憶時說的那樣:體育鍛煉確實對于我有不少的幫助,使我后來在轉戰南北的行軍和長征中,受益不淺。解放之后,在我們的各類學校中,毛澤東便把培育青少年德智體全面發展,作為了我們的教育方針。
1928年8月,時任紅軍第四軍參謀長兼第二十八團團長,開創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紅軍將領王爾琢同志犧牲,毛澤東悲痛欲絕,寫下了一幅挽聯: “一哭爾琢,二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生為階級,死為階級,階級念如何?得到勝利方始休!”。表達對失去這位對黨忠誠、智勇雙全紅軍將領的痛心與懷念。1931年10月,時任紅三軍軍長的黃公略不幸犧牲,毛澤東和朱德共挽道:“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而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落;革命戰爭有功,游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后世繼君來。”對失去這位得力的戰將而感到非常之難過和痛心。黃公略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將領,他在國民黨軍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的三次圍剿中指揮有方,戰功卓著,受到過毛澤東的贊揚。1930年7月,毛澤東在他的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的詞中就有過“偏師借重黃公略”的贊美詞句。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蔣介石和他領導的國民政府,迫于國人不斷高漲的抗日形勢的壓力,不得不開始和共產黨進行第二次合作。由于蔣介石缺乏與共產黨合作的誠意和對抗日能否取勝的信心,所以他對抗戰始終持消極的態度。正如毛澤東很形象比喻的那樣,毛驢是不愿意馱著東西上山的,要讓他上山,怎么辦呢?就要一拉二推三打,但要拉的得體,推的有力,打的及時,這樣才能使國民黨不得不順從民意,走上共同抗日的道路??箲鸪跗?,為宣傳黨的政治主張,把我黨“七?七”宣言中的三大政治口號禹于一聯之中,毛澤東為延安新市場題寫了對聯:“堅持抗戰,堅持團結,堅持進步,邊區是民主的抗日根據地;反對投降,反對分裂,反對倒退,人民有充分的救國自由權。”把共產黨人的政治主張昭告于天下,表達了我黨及全體軍民堅決抗戰到底的決心,同時又告誡國民黨,要丟掉那種不依靠人民就想取得抗戰勝利的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尤其不要做使親者痛仇者快,蓄意在兩黨之間制造摩擦之類的借以消耗共產黨實力的蠢事,使自己成為民族的罪人。抗戰期間,國民黨頑固派曾掀起過三次反共高潮,尤以皖南事變為甚,曾使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蒙受了一定的損失,為了維持共同抗戰的局面,共產黨對其倒行逆施的行徑雖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譴責,但沒有在軍事上進行反擊,這樣就使得頑固派和投降派的陰謀不能夠得逞,國共堅持共同抗戰的大局才能夠得以維系,直至抗戰的最后勝利。
1945年9月,為紀念孫中山和慶??谷諔馉幍膭倮珴蓶|連夜撰寫對聯掛于會場兩旁:“國共合作的基礎為何?孫先生云:共產主義是三民主義的好朋友;抗日勝利的原因安在?國人皆曰:侵略陣線是和平陣線的死對頭。”。明確指出只有國共合作才是我們戰勝敵人使民族能夠復興的根本所在。毛澤東已經精準地預見到了抗戰勝利之后國民黨會破壞國共合作,搞一黨專政和獨裁,提醒人民要做好與其斗爭的思想準備。
1940年3月,中國現代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學校長,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常務、代理司法部長,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副主席的蔡元培先生逝世,在延安為其舉行的追悼會上掛著毛澤東寫的挽聯:“學界泰斗;人世楷模。”高度贊揚了這位愛國民主人士。1941年8月11日,為表達我黨對安危與共、風雨同舟的張淮南先生的悼念之情,毛澤東贈送挽聯:“大計賴支持,內聯共,外聯蘇,奔走不辭勞,七載辛勤如一日;斯人獨憔悴,始病熱,繼病瘧,深沉竟莫起,數聲哭泣已千秋。”緬懷他為人民事業奮斗的一生。
1946年4月8日,王若飛、葉挺等從重慶返回延安,途中飛機失事,機上人員全部遇難,在延安各界為其舉行的追悼會上,毛澤東以中共中央名義寫挽聯悼念:“天下正多艱,賴斗爭前線,堅持民主,驅除反動,不屈不撓,驚聽兇音哀砥柱;黨中留永痛,念人民事業,惟將悲苦,化成力量,一心一德,誓爭勝利慰英靈。”對失去了這幾位忠于黨的事業的領導人無比的悲痛。1947年9月,著名抗日愛國將領、詩人續范亭逝世,毛澤東寫下了挽聯:“為民族解放,為階級翻身,事業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懷,有松柏氣節,典型頓失,人盡含悲!”表達了深切的悼念之情
1935年9月,在長征途中,張國燾要以武力挾持中央,時任右路軍參謀長的葉劍英及時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中央。為盡快脫離險境,擺脫張國燾,黨中央隨之決定率領一、三軍團立即北上,毛澤東稱贊葉劍英在關鍵時候為革命立了大功,之后寫下“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涂”的對聯贈與他。1971年8月,毛澤東巡視大江南北,在同當地負責人劉興元、丁盛、韋國清談話時又提及此事。毛澤東說:張國燾搞分裂,葉劍英同志在這件事上立了一大功。足見此事對毛澤東的影響之深。
毛澤東對對聯的應用到達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也和他的詩文一樣,意境高遠,氣勢恢宏,字字珠璣,感染力強,總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