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趙本山的擁護者看演藝界的“丑社會”化
郭春孚
有人說趙本山長得丑,不過這要分讓誰看了,有人覺得他不丑。
藝術是有流派的,當然一派是一個群體,由若干人圍繞一個或幾個領軍人物組成。這沒有什么奇怪和不對的。但是,我發現這些年來在演藝界出現了一種非藝術的拉幫結派現象,它雖然比“黑社會”的興起晚一點,卻是伴隨著“黑社會”的興起而興起的,其猖獗程度,與“黑社會”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趙本山認為演藝界沒有“黑社會”,我也這樣認為,不過我覺得演藝界按照潛規則結成的幫派體系,是標準的“丑社會”。
演藝界有沒有“丑社會”呢?
8月1日,我在人民網聯誼會館、漣漪泛舟發表了《趙本山究竟有多俗》。文章是響應胡錦濤總書記發出的抵制“三俗”之風的號召而寫的,因為我覺得胡錦濤同志講得對,中國的確太俗了。如果關起門來自家逗樂,“俗”就俗點吧,也無所謂,可趙本山到美國和中國臺灣去“露一手”,結果惹得美國人“丑化”他,甚至還要起訴他“侮辱殘疾人”;不久前趙本山率弟子到臺灣孫中山紀念堂演出,遭到臺灣朝野抨擊,認為節目粗俗下流,是對國父的侮辱。在美國人面前給中國人丟份兒,在臺灣人面前給大陸人惹罵,實在需要說上幾句。
在家丟臉不怕,不丟人就行。只污染東北不要緊,污染了中國也不要緊,可趙本山以中國小品和中國藝術的“杰出代表”自居,走出國門,去污染世界,這個事情不管就不行了。當然,我們都是趙本山的觀眾,管不了他,可是總有評論趙本山的節目、做趙本山的“義務炒作員”的權利吧?
然而,趙本山的擁護者跳出來了——
有一個叫“NO.1”的跟貼罵道:“裝基巴什么13啊?我不相信你一次AV也沒看過?都是看AV過來的人,裝什么高雅?”又罵道:“你認為什么高雅?美國的脫衣午(舞)和鋼管午(舞)高雅?日本的AV高雅?去你嘛的。看不習慣死去。”
還有一個叫“濤忠”的跟貼說:“我不禁要問強國社區管理員:‘這等罵街劣質文字也能在這個文明的地方顯示嗎?’”
“NO.1”罵人,只不過是小二做法,聽來很像個別東北哥兒們說臟話,笑一笑,當成東北人幽了一默,也就過去了;可是這個“濤忠”不簡單,對人民網的編輯、管理員和領導指手畫腳,好像中央領導人似的,我就很不高興了。
郭德綱罵北京電視臺,那是活該,誰讓你一天捧住郭德綱的臭腳不放?郭德綱的腳是女孩子捧的,你一天霸著捧,他能不煩,能不生氣,能不罵你?你不是找的挨揍嗎?趙本山團隊的人不比郭德綱團隊的弱,郭德綱的徒弟只不過是打了北京電視臺的記者,而郭德綱只不過是在戲臺上和博客里公開罵了北京電視臺,但還沒有明確表示要管北京電視臺,而趙本山團隊的人卻詰問人民網強國社區管理員:“這等罵街劣質文字也能在這個文明的地方顯示嗎?”由此可見,趙本山的人比郭德綱等人更兇、更惡。
趙本山、郭德綱等藝人都有策劃團隊,專門負責包裝、炒作,還有一批類似于“黑社會”打手的“宣傳隊員”。他們到處發貼,包裝其“主子”,推廣節目,變戲法似的吹捧、忽悠,而發現有不利于“主子”的言論就肆意攻擊、謾罵,比趙本山更粗俗,比郭德綱更野獸——他公開講人要有狼性,罵人“2B”、“狗尿苔日老母豬,蘑菇不是好蘑菇,肉不是好肉”等牲口話。“NO.1”罵人“裝基巴什么13啊?”“去你嘛的。看不習慣死去。”在人民網強國論壇罵這樣的粗口,跟畜牲有什么區別?我看除了長得不一樣,其他都一樣。
郭德綱的人為什么敢打北京電視臺的人?表面上看是為了向其“主子”顯忠心,從內里看是以利益結成的幫派意識在起作用,是“丑社會”思想長期熏染的結果。演藝界的江湖氣就像四川小個子袍哥一樣嚴重。趙本山的人難道沒有江湖氣嗎?在媒體上用臟話罵人不是江湖氣是什么?分明是一股牲口氣嘛,臭氣熏天。
演藝界拉幫結派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名為團隊,實際上是追名逐利的“丑社會”,要多丑有多丑,要多可惡有多可惡。讓我們先從他們的內部看一看。在演藝團隊中,所有的成員都必須圍著“領軍人物”轉,只有順從諂媚,唯馬首是瞻,才有可能多分一些錢,那些劇社的創辦人也不得不向其“主子”俯首稱臣,而團隊成員最后都成了給“丑老大”打工的。趙本山、郭德綱的錢都是他自己掙的嗎?一個團隊的主角付出比別人多、功勞比別人大,是應該多得一部分利益,但是他與那些骨干成員在利益分配上的差距不應該那么大,趙本山能買起飛機,他的骨干成員都能買起嗎?他的錢是從哪里來的?還不是占有了別人的勞動成果,依靠剝削員工得來的嗎?郭德綱能在大興買起別墅,他的骨干成員都能買起別墅嗎?難道演藝界也在實行“先富帶后富”的基本國策?
2009年2月底,德云社創始人之一張文順先生去世時,劉信達在博客上發表文章稱:“郭德綱為了獨霸德云社的股權,活活逼死了德云社的開山鼻祖張文順老先生。”雖然未曾聽說趙本山逼死過團隊成員,但趙本山的收入卻是其他人的成千上萬倍,足可以氣死為他賣命的人。
中國文藝“三俗”化由來已久,不是近年來才出現的怪現象,可以上溯到上世紀90年代。我們的一些文藝節目不是在激揚人們的向上精神,而是用一些噱頭宣揚低俗下流的東西;為了博得人們一笑,別的全不顧了,真是有點可悲。而一部分人則就喜歡俗,而且越俗越好。在一些大飯店、歌舞廳經常上演的是脫衣舞,一個破爛女人只穿著透明衣,抽瘋似的扭動,還走下臺來坐在男人的腿上,摸小伙子的臉蛋兒……有的人就潮紅著臉鼓掌叫好,似乎性神經都集中到臉上瘋狂起來。對趙本山、郭德綱等人的演出的偏好,反映了一部分國民藝術欣賞水平偏低、偏激、偏差。
演藝界的“丑社會”不除,我們就會真的成為柏楊先生所描述的“丑陋的中國人”。即使成為世界第二,但在國際上有個丑陋的形象、背個低俗的名聲,恐怕日子也過不舒心。
大眾文藝不等于“三俗”文藝,在農村、社區同樣有非“三俗”的甚至是高雅的東西。有的農民慢言踏語,但經常能把人們逗得合不攏嘴,而且內容也很健康、很文明。逗樂的二人轉、小品、相聲等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應該存在的,作為生活的一種調料也是完全可以的,但要注意逗樂的內容,你不能總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更不能作為藝術的主流。趙本山十分喜歡拿殘疾人開涮,你想過殘疾人看后的感受嗎?你長得那么丑,雖不是缺點,也不是優點。在我看來,你也算半個殘疾人,你老婆看上你,就像你走紅演藝界、成為演藝界首富一樣是碰上了“好機會”。老趙啊,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好機會,所剩不多了。你可是鐵嶺的一大活寶啊!鐵嶺人民需要你啊!但愿你和你的飛機不要從天上掉下來。
還有一個問題我始終想不通:有的領導、大款和富豪為什么離不開藝人、明星、小姐?甚至把這些人當寶貝抬舉?更讓我想不通的是,有的領導為什么也好爭當明星?
一旦領導人成了演員,演員就會領導社會;一旦領導人成了明星,明星就會取代領導人。因為他們是演員,領導人的演技不如他們高。試想,領導演戲怎么能比得過演員?而明星是演員中最會演戲的,領導就更比不上了,對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