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廣廈求蝸居,誰知成為凍死骨
宋公明
近來電視劇《蝸居》是熱門話題,有人說這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而有人則認為格調低下、語涉猥褻,因此主張停播。
如果說《紅樓夢》是封建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那么《蝸居》也許還達不到那樣的深度和廣度。但是《蝸居》畢竟面對了當今中國社會的現實,掀起了光鮮表面的一角,讓人們看到在繁華的外表之下,有多么骯臟,多么殘酷,多么悲慘,多么無奈。而從這個無奈旋渦里,又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使麻木的神經為之一震,或是再度點燃了心中的怒火,或是喚醒了久違的良知,于是,便有人要吶喊了。
中國的知識分子有憂國憂民的傳統。杜甫說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自己的茅屋被風吹破了,想到的卻是天下寒士,于是很為后人稱道。然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寒士沒房住,與你有什么關系?知識分子多事,往往很討人嫌。“人不為已,天誅地滅”,還是各人顧各人,各自奔小康吧。什么廣廈不廣廈的,自己有個蝸居,“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不求廣廈千萬間,但求蝸居一兩套,小庇一家老小俱歡顏,過幾天小康日子,足矣!何必去憂國憂民,作胸懷天下狀,讓人牙酸也?
《蝸居》中的幾個小資和白領麗人確實也是這么想的,成天碌碌,夢寐以求的就想有個蝸居,告別寒士,成為有房一族。如果這點偉大理想能夠實現,那倒也罷了。然而當他們使出渾身解數,付出慘重代價之后,這個理想不僅不能實現,反而要成為階下囚、凍死骨、異鄉客。把這樣嚴酷的血淋淋的現實擺在人們面前,對正在做著蝸居夢的廣大白領確實是個不小的打擊,對自我感覺良好的主流精英也確實是個響亮的耳光。
《蝸居》中的主人公,為了蝸居,去借高利貸,去搞業余設計,去搞業余家教,不得不母子分離,不得不忍受老板的盤剝和羞辱,不得不去做二奶成為別人的玩物和生育工具,試問:民主何在?自由何在?人權何在?面對瘋漲的房價,誰和你說民主?成為房奴或者為了成為房奴,談何自由?謀生的壓力讓人格都蕩然無存了,隨便找個理由就要可以讓你吃官司,人權又在何方?
一家人合力去求蝸居,就如猴子接龍去撈月亮,撈了半天結果是一場空。當人們發現美好的愿景,其實不過是是水月鏡花而已,那會是什么樣的心情?醒悟,還是迷惘?會不會回過頭來重新認識和追求廣廈?對于白領來說,還可以做做蝸居夢,而更多的窮人,連做夢的資格都沒有,他們又作何感想?
其實,前輩的思想家革命家早就看出了個人追求蝸居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杜甫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白居易說:“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窮人。”孫中山說:“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更有一位偉人,要倚天抽寶劍,把昆侖山裁為三截,讓環球同此涼熱。《蝸居》的意義就在于揭穿了鏡花水月的把戲,讓人們在蝸居道路上碰壁之后,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下廣廈思想。
《紅樓夢》是一部公認的偉大著作,但是在道學家眼中只看見一個淫字。文學作品不可能不涉情色二字。《蝸居》作為一部有一定深度的現實主義作品,有人眼中只看見色情,也就不奇怪了。但是誰都知道,這部作品之所以剌痛某些人神經,決非是因為有情色描寫。
若大中國,蝸居難求,以人為本,從何談起?這正常嗎?
2009-12-1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