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在討論認識問題時,主要是從個人出發的,但是,宏觀地歷史地看這個問題,人類認識的發展,并不是孤立的個人的認識的結果,而是人類的集體的共同的認識的結果。
如果這樣認識問題不錯的話,哲學家就應該尊重人類認識的這一規律,把這一規律轉化為探討認識論問題的方法,以求能夠更為深入更為科學地探討和解釋認識論問題,從而有助于人們把認識論變成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思想方法、科學認識工具。
正是基于這個想法,我想提出群眾路線的認識論意義這個問題。在我看來,這個問題大有可以探討的地方,大有文章可做。
群眾路線是毛主席的一大發明,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中堅持運用的一條工作路線。可以說,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重要內容。但是,不知同志們有沒有想到,這條群眾路線,也是一條馬克思主義的唯物主義的認識路線。這里的唯物主義,主要就體現在群眾二字上,把人們的認識和群眾二字統一了起來。群眾路線之所以能夠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中發揮那樣巨大的作用,成為保證中國革命走向不斷勝利的法寶,一個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群眾路線所謂體現的思想路線,是完全科學的唯物的認識論路線。
哲學家們應該很好地闡發這個道理。我這里只能提出幾點或許可以起到穿針引線作用的簡單想法。
一、認識來源于實踐,而實踐,歸根結底,總是群眾的實踐,而不是孤立的個人的實踐。這個簡單的事實告訴我們,人們的認識,從來就不是孤立的個人的認識,而是在群眾的實踐或活動中,由群眾共同獲得的群眾的認識。
二、這并不否認個人在認識活動中的作用。群眾本身就是由一個個個人組成的。這里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在于,不能把個人和群眾割裂開來,把個人看成是孤立的單純的個人。人類社會是人類群體的互相緊密聯系的社會,而不是孤立的個人的社會。人類社會的歷史充分驗證了這一點。任何孤立的個人離開社會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正是人類社會的這一基本特點決定了,任何個人的認識活動,總是和群眾的實踐活動相統一的。這并不否定個人在人類認識活動中的作用和地位,恰恰相反,人類的認識活動正是通過每個人的認識活動而完成的,只是這種個人的認識活動,和群眾的認識活動是完全不可分割地統一在一起的。
三、我們中國人是非常懂得這個道理的,所謂“集思廣益”,所謂“三個臭皮匠,底上一個諸葛亮”等等很多的說法,實際都是講的群眾才是正確認識的可靠來源和可靠基礎,是非常唯物主義的觀點。毛主席把這個真理做了充分地發揮,為我們黨制定了群眾路線。毛主席留下了許多關于這個道理的名言,大家都記誦在心,這里就不必重復了。
四、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全在于改造世界。所謂“物質變精神”,最后還要落實到“精神變物質”。從這個角度看問題,群眾路線的認識論意義,就不僅僅表現在正確的認識是來源于群眾的,更重要的是,還表現在,正確的認識必須被群眾所掌握,才能具有改造世界的認識論意義,實現“精神變物質”。毛主席說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非常準確非常生動的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路線的認識論路線。
五、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實踐路線。群眾路線的偉大的認識論意義在于,它不是僅僅局限于從理論上說明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道理,而是把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變成了人們在實踐過程中的行之有效的認識方法、實踐方法。這就實現了毛主席強調的,“要把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成勞動人民手中的尖銳的武器。”
六、正是從認識論(哲學)意義上看問題,群眾路線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路線,是最好的把認識和實踐辯證統一起來、從而能夠在人們的活生生的實踐活動過程中真正發揮作用的認識論路線。
七、也正是從認識論意義上看問題,我們不能不承認,這是毛主席對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所作出的又一個偉大貢獻。
2022年5月23日
6月8日補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