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中國無產階級政黨誕生之前的大規模反帝反封的革命戰爭都以失敗告終?
?太平天國運動,是反對地主階級剝削壓榨和帝國主義侵略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義和團運動在高潮時期以“扶清滅洋”為口號,開展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戰爭。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都以失敗告終,正是因為領導階級——農民小資產階級的階級局限性。農民階級是中國當時最主要勞動人口,受農民小生產者自身生產關系和封建上層建筑影響,缺乏科學理論指導。正如毛澤東在《同英國記者斯坦因的談話》提到:“在沒有進行土地改革的中國其他地區,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分散的個體小農經濟,農民被土地束縛著,沒有自由,彼此很少往來,過著愚昧落后的生活”。
農民階級作為小資產階級,有好多階級局限帶來的思想錯誤。例如有錯誤的極端“民主”化傾向,如毛澤東在《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說:“極端民主化的來源,在于小資產階級的自由散漫性。這種自由散漫性帶到黨內,就成了政治上的和組織上的極端民主化的思想。”;農民小資產階級的局限,也包括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如毛澤東《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所說:“絕對平均主義的來源,和政治上的極端民主化一樣,是手工業和小農經濟的產物,不過一則見之于政治生活方面,一則見之于物質生活方面罷了。”……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毛澤東也深刻指出:“中國農民群眾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群眾……的小生產的特點,使他們的政治眼光受到限制(一部分失業群眾則具有無政府思想),所以他們不能成為戰爭的正確的領導者。”
辛亥革命是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最終也以失敗告終。民族資產階級有著嚴重的階級局限。民族資產階級的階級基礎薄弱,力量小,和帝國主義、封建地主階級又有千絲萬縷的經濟聯系,有嚴重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所以,民族資產階級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不敢徹底反對帝國主義,對帝國主義在華殖民特權表示承認;不敢徹底反對大買辦大地主階級,對袁世凱之流抱有幻想,最終導致革命流產。于是,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說:“他們在經濟上和政治上的軟弱性,由于他們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并未完全斷絕經濟上的聯系,所以,他們又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在《新民主主義論》說:“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即使在革命時,也不愿意同帝國主義完全分裂,并且他們同農村中的地租剝削有密切聯系,因此,他們就不愿和不能徹底推翻帝國主義,更加不愿和更加不能徹底推翻封建勢力”。
?在這種舊民主主義革命一次次失敗的環境下,中國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登上了歷史舞臺。
二、為什么無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
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來,中國由于遭到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殖民侵略,逐漸產生了西方資本主義殖民工廠的中國無產階級。中國新的無產階級的誕生比城市民族資產階級的誕生時間更早。隨著西方資本主義殖民勢力的擴大,受其壓榨的無產階級力量也越來越多。如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所說:“中國無產階級的發生和發展,不但是伴隨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發生和發展而來,而且是伴隨帝國主義在中國直接地經營企業而來。所以,中國無產階級的很大一部分較之中國資產階級的年齡和資格更老些,因而它的社會力量和社會基礎也更廣大些。”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帝國主義國家無暇東顧,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一定發展。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說:“到了二十年前,即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的時期,由于歐美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于中國的壓迫,中國的民族工業,主要是紡織業和面粉業,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隨著中國資本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發展,雇傭無產階級進行勞動生產的生產關系因素增加,中國無產階級的力量也逐漸壯大。中國無產階級力量的誕生和壯大,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重要階級基礎。
十月革命勝利,馬克思列寧主義傳入中國。大量的中國愛國志士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是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的,為無產階級奪取對武裝力量的壟斷權力、解放生產力、實現共產主義而提供科學指導的真理。于是,我們的領袖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滿懷深情的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指導的中國先進的仁人志士站在了無產階級的立場,深入無產階級之中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列寧同志為核心的共產國際的熱情幫助下,組建了代表中國無產階級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如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所說:“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在十月革命以后學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建立了中國共產黨。”
為什么無產階級性質是最革命的性質?為什么無產階級是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領導階級?毛澤東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說:“他們(無產階級——引者注)失了生產手段,剩下兩手,絕了發財的望,又受著帝國主義、軍閥、資產階級的極殘酷的待遇,所以他們特別能戰斗。”;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說:“只有無產階級和共產黨能夠領導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克服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的狹隘性,克服失業者群的破壞性,并且還能夠克服資產階級的動搖和不徹底性(如果共產黨的政策不犯錯誤的話)”。
?三、什么是中國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革命?
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對無產階級的沉重壓迫,在前文已有論述。中國共產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產階級還沒有實現奪取政權勝利、受著嚴酷壓迫的社會環境下,除了武裝反抗敵人別無選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了維護其既得利益,是不可能交出權力的。想實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產階級的解放,無產階級只有武裝斗爭一條路可以走。根本利益不同的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過程中,根本沒有和平實現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可能——資產階級會極盡所能維護根本階級利益,絕對不可能把暴力機器拱手讓給無產階級。革命的中心任務就是武裝奪取政權。如毛澤東在《戰爭和戰略問題》所說:“革命的中心任務和最高形式是武裝奪取政權,是戰爭解決問題。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革命原則是普遍地對的,不論在中國在外國,一概都是對的。”
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嚴重了中國生產力的解放、發展,和無產階級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變革社會生產關系、實現共產主義的目標根本對立。由于當時中國“三座大山”對無產階級為代表的各階級的殘酷壓迫和對中國社會生產力解放的阻礙(前文已有論述),反帝反封建是當時中國革命最主要任務。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說:“中國現階段革命的主要對象或主要敵人……不是別的,就是帝國主義與半封建勢力,就是外國的資產階級與本國的地主階級……壓迫和阻止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主要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他們二者,二者互相勾結以壓迫中國人民,而以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為最大的壓迫,因而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的第一個和最兇惡的敵人。”
無產階級性質政黨領導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革命目標,包括使無產階級擺脫最主要敵人——“三座大山”的壓迫,在當時條件實現無產階級武裝奪取政權的勝利,成為中國社會領導階級,掃除阻礙中國生產力發展、生產關系進步、無產階級為代表的各被壓迫階級解放的“三座大山”,建立在當時條件下有利于向共產主義過渡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為實現世界共產主義提供當時階段在中國的必要條件。這場革命,毛澤東稱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如毛澤東清楚明確的在《論聯合政府》所說:“我們共產黨人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政治主張。我們的將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去的,這是確定的和毫無疑義的。”,“一切中國共產黨人,一切中國共產主義的同情者,必須為著現階段的目標而奮斗,為著反對民族壓迫和封建壓迫,為著使中國人民脫離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慘命運,和建立一個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以農民解放為主要內容的新民主主義……中國而奮斗。”
那么,這場中國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是什么呢?為什么這場革命叫“新民主主義革命”而不是社會主義革命呢?這場革命屬于世界什么革命的范疇呢?請看下文論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