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爾文:不要動中國人的“老巢”
——簡評關于國體政體改革的討論
看了許多關于國體政體改革方面的文章和建議,稱得上五花八門,說什么的都有,最主要的缺點是,要點不突出,另外就是想借改革的名義,改變中國的國體政體。
討論是好事,也有許多真知灼見,但關鍵有一點,中國人的“老巢”不能動。這個“老巢”的基本結構框架不能動。要動,只能是修補和加強,動了結構,“老巢”就要散架,就要傾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所有“改革”——不管是真改還是假改,全變成了扯淡?! ?/p>
什么是中國人的“老巢”?就是國家的“中央集權”這種基本治理架構。也就是說,在任何情況下“中央”都要大權獨攬。這種架構絕不能動。
為什么絕不能動?
根據中國的歷史經驗,如果 “中央集權”松動了,削弱了,動搖了,中國的社會就會出現動蕩,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人民流離失所,國家就會走向分裂,到了那時候,還討論什么國體政體改革?
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包括近代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悲慘場面,都可以證明這一點。也包括近三十年地方政府權力做大,作出了違背中央政策宗旨的許多事情,諸如變相賣地,“暴力拆遷”,蓋房炒賣,動用武警鎮壓民眾,一系列事件,都與中央集權被嚴重削弱有關?! ?/p>
所以,不能動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很容易理解?! ?/p>
可是依然有人堅持要改變“中央集權”這個框架,比如搞“零八憲章”失敗以后很不甘心那批人,也包括一些認識上不太清楚的人?! ?/p>
這就有必要進一步討論相關問題?! ?/p>
一般地說,“中央集權”這四個字,是一種形式,沒有階級性,在階級社會,誰都可以用。奴隸主可以用,封建皇帝可以用,資本家可以用,共產黨可以用,修正主義可以用,外國買辦也可以用。關鍵還在于“中央”這兩個字所包含的內容。
奴隸社會的中央是“天子”,比如商紂王,但權利不集中,其下有諸侯,誰強誰當王當天子,殺伐不止,直到封建社會的秦朝,出現了郡縣制的中央集權模式?! ?/p>
封建時代的中央是皇帝,豢養一批奴才,治理天下,也因此可以集天下的財力,應對外族入侵,或者通過戰爭,擴大疆域。中央集權起了很大作用。但一封王分權就出亂子。比如明朝,朱元璋采取了大量措施想鞏固政權,他一死,燕王朱棣就造反,搞得建文皇帝至今不知去向。關鍵還是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是私有制的地主和小農經濟,老百姓被束縛在土地上,過不下去就起來造反,皇帝被迫打擊豪強,日子好過了一些。但根本矛盾無法解決,老百姓永遠不可能和皇帝和地主貪官一條心,所以集權只能是相對的。
1949年之前,中國沒有資本主義,有過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背景下的蔣介石政府?!爸醒搿笔菄顸h。但實際上是蔣介石一個人,被稱作“總裁”。他也想搞中央集權,但他也集不起權來。軍閥太多,黨派不少。關鍵是他代表的是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利益,是四大家族的利益,老百姓受到沉重壓迫,怨聲載道,結果被代表廣大勞苦大眾利益的共產黨打敗了?! ?/p>
在毛主席領導下,中國建成了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權力高度集中在共產黨手里,僅僅用三十年時間,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在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和多次局部戰爭的環境下,完成了外國資本主義用100多年時間才完成的工業化過程,建成了獨立自主的生產體系和強大的國防體系。國家物價穩定,既無外債也無內債。人民生活安定,對未來充滿著希望?! ?/p>
在這三十年,中央集權的政體模式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到后來,整個國家,數億人口,真正做到了統一意志,統一口號,統一行動,團結的幾乎就像一個人,形成了一種極其巨大的戰斗力,所缺的只是時間。能做到這些,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共產黨代表了中國大多數人的經濟利益,因此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人民群眾參與到了中國政治當中?! ?/p>
由此可見,現在的問題沒有出在國體政體上。真正的問題是執政黨是否有信仰,是否代表民眾利益,也涉及到民主的形式問題?! ?/p>
實際上,毛主席已經給出了中國國體政體實現民主的形式。這就是自下而上的民主集中制。
對共產黨來說,由勞動群眾監督身邊每一個黨員,確保大多數黨員都是從勞動群眾中產生,能夠代表勞動群眾利益,有思想有覺悟的先進分子,確保他們無愧于無產階級先鋒隊的稱呼?! ?/p>
這樣,就在中國全社會最大多數人群中形成了扎根在群眾中能夠代表群眾利益的一個個黨小組,黨支部。這些數量極多的黨支部是共產黨的基層組織——是共產黨執政的基礎?! ?/p>
然后,基層組織按地域分布,逐級形成了一種金字塔型結構,不僅能夠把基層民眾的意愿和利益訴求傳遞到高層,也能把黨內高層分析匯總了各種意見后提出的路線方針政策傳遞到基層?! ?/p>
這是共產黨內的民主——它同樣是以人民民主為基礎的。
再說人民民主,即非黨群眾的民主。
工會,農會,婦女,青年,形成多種群眾組織,也包括民主黨派,同樣從基層逐級向上,直到人大,形成一種龐大的類似于金字塔形的民主監督機制,監督共產黨,直接參政問政。
因此,毛主席領導下的中國曾經搞過的民主,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廣泛最全面代表了最大多數中國人口的民主。而中國國體政體的脈絡也非常簡潔清晰:它由兩條路線組成,一條路線是自下而上的黨內民主,一條路線是自下而上的人民民主。
這兩條路線有機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中國獨有的中央集權政治的基礎。是一種世界上最先進的可以確保每個公民都參與其中的民主政治制度?! ?/p>
中國經歷過千年風雨的“老巢”有了這樣的基礎自然是堅固無比,是絕不能隨意去動的?! ?/p>
任何國家的所謂民主制度,特別是美式民主,僅僅是一種把大多數窮人排斥在外的金錢民主,沒有錢的人無法參與,比中國曾經有過的那種民主制度落后得多?! ?/p>
那些企圖改變中國國體的主張,要害就是打算用美式的金錢民主來代替中國的人民民主,用“專家參政”把廣大勞動群眾排斥在中國政治之外。這是極其有害的,也是所有中國人都不能接受的?! ?/p>
當然,中國式的民主制度能夠有效的運行,有一個先決條件:共產黨必須能夠代表中國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利益,這是中國民主制度的核心和靈魂。因此,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尋找一種新的國體政體的同時,更應當考慮共產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是對大多數人有利還是對少數人有利,是否發生了問題。只要解決了這些問題,中國的民主制度就能運轉,而且會產生極大的效率,用不著西方人的指指點點?! ?/p>
2010年1月24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