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與1.01操作系統及對3.0時代的猜想
田忠國
一般而言,寫程序語言,應從1.0開始,逐步積累也就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但本人在寫這個操作版本時,卻是從后往前寫,違背了寫系統的程序規則,當然,這個責任不完全在我,而是原先有了系統,我不過是對系統的解讀,這是一。其二,系統有升級版,也有重寫系統的,2.0時代算是重寫的系統,3.0尚在人們的向往之中,所以就為我解讀中國六十年提供了自由馳騁的空間。
但我為什么回過頭來要寫1.0系統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中國六十年,一切都是從1.0版本開始的。如果沒有這個1.0版,后來者恐怕就無從搞2.0版。如果搞,也可能是負的5000版。當然,有人指責說,新三座大山就是個1.0的負版本,這話不無道理,但從系統發展的角度說,1.0時代是源代碼的開始,在使用過程中有人換掉源代碼,加進自己寫的源代碼,也屬正常。但關鍵問題是,如果一旦發現換掉的源代碼變成了危害系統的病毒,就應及時采措有效措施了。
在正式寫本文前,我想談兩個問題,一是批評問題,或者叫政治批評問題,二是價值邏輯,即程序意志問題。先說第一個問題,在政治領域,其批評可能有千種萬種,但歸結到最后不外乎有兩種,一是建設性批評,也即筑基固本、阻止解構破壞黨的宗旨和國家性質。而筑基固本的根本之處,在于維護產生黨的宗旨和國家性質的思想,拆除或者破壞了產生黨的宗旨和國家性質的思想,黨的宗旨和國家性質就不存在了,或者名存實亡。一是拆除性批評,其批評的方式就是預設一個先驗的價值判斷支點,逐條分析產生黨的宗旨和國家性質思想的有害性,并在維護黨的宗旨和國家性質的名義下,達到徹底否定黨的宗旨和國家性質的目的,從而拆除了黨的執政合法性基礎。但令人遺憾的是,后一類文章在主流媒體上大行其道,而前一類文章卻在主流媒體失去了立足之地。這種現象說明,一是主流媒體的領導權掌握在假共產黨人手里,如果不是這樣,那么就說明了另一個問題,領導者根本不具備一個宣傳者基本的價值判斷能力,不懂得宣傳的本質在于對某種價值觀念的推廣和價值邏輯形成的價值意志對另一種價值邏輯的解構作用。
再說價值邏輯,即程序意志問題。我之所以談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微機的操作系統,如果失去程序邏輯,也即程序意志,操作系統是運行不起來的,而社會,作為一個巨系統,一旦失去價值邏輯語言,也即人們平時所說的價值秩序,其價值意志無法形成一個社會的共同意志,社會的運作也是混亂的,甚至是動蕩的。對于以上所說的問題,我想反對的不多,但關鍵不是我們應有以上的共識,而是中國要建構什么樣的價值邏輯問題。我在“2.0時代的GDP增長原理”一文中曾這樣寫道:“中國進入到一個兩元文化時代,一塊是儒家文化加進了資本掠奪有理的文化,一塊是毛澤東文化。前者是腰緾億萬的資改派精英和知識精英共同追求的法則,后者是人民大眾捍衛的標準。”而二元文化對立是一個社會不同階級的不同價值目標選擇,預示著一個社會大矛盾、大沖突、大動蕩時代的到來,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整合不同階級的價值目標,解決不同階級價值目標沖突的關鍵在于解決階級矛盾,整合階級利益。
現在的問題是,人民大眾選擇了毛澤東文化,另一少部分人,也即是腰緾億萬的資改派精英和知識精英選擇了盛行中國數千年的自由剝削壓迫文化,也即資本權大于人類的平等權、生存權的金權文化。
有人反對人民大眾選擇了毛澤東,并揚言要清除毛澤東的流毒,但問題,人民大眾為什么選擇毛澤東?簡單的說,毛澤東是人民大眾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的保護神,而毛澤東思想中的公有制和人民大眾共同創造、平等分享創造成果,以及平等、共同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教育等等民主權利,成了人民大眾的共同理想、共同目標、共同追求。
或許有人問,你為什么在這里談價值邏輯呢?
前面說過,維系操作系統運轉的是程序邏輯、程序語言,而維系社會運行的則是程序邏輯、價值邏輯、價值秩序。但是,程序邏輯不過是個空套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所以,只有價值觀念形成的價值邏輯,其程序意志才能準確表達價值目標,并朝價值目標推進,也說是說,其價值邏輯的程序性特點,形成了價值程序意志。有人可能說,什么叫價值程序,胡扯八練。由價值觀念形成的價值路徑,我稱之為價值程序,為完成一個價值觀念的完整表達,并形成價值閉環,我稱之為價值邏輯。通過對價值邏輯體系的規范,使之具有操作性,保持價值邏輯的同步互動、表達出強烈的價值意志,我稱之為科學管理。
由此可知,科學管理是一種通過價值邏輯的管理,表達價值意志的管理學問。
但是,前面說過,程序邏輯不加進價值觀念時,其程序就是一個空套子,這是一。其二,程序之所以成為程序的根本原因,在于程序的閉環性、發散性,也就是說,當一個閉環完成表達的使命,而這個完成表達使命的閉環,需要另一個邏輯規范其機制時,后一種邏輯閉環就成了聯想的邏輯語言。其三,價值邏輯的源出之地,是思想。也就是說,人類有什么樣的思想,就必然有什么樣的價值邏輯。
未來,是一個社會主體價值邏輯的必然。
從這個角度說,人類的未來是完全可以預測的,也是完全可以管理的。
因為,社會發展模式或者叫機制,是由價值邏輯形成的。
中國的1.0時代,就是一個建構、實踐、再完善價值邏輯的過程。
一、有系統思想才有系統
我曾在部分文章中表達這樣的觀點:思想決定政治經濟制度,政治經濟制度又為思想的持續性提供了制度保障。一些自稱唯物主義者的先生對此提出了批評。認真讀過這些先生的留言發現,有人不理解唯物主義的辯證關系,有人---怎么說呢,其思維邏輯的本質,已經墮入感官邏輯泥淖,因為,后一類人就是認為,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歸我,我想拿就拿想搶就搶,凡是影響我拿、搶的,都是我的敵人,都應該殂滅之。走筆至此我想起了一位說唱藝人四十多年講過的一個故事,說得是佛祖被眾弟子殂殺的事情。一次,佛祖在菩提鄉告訴眾弟子,他快到西方極樂世界了,所以,望各位弟子守持初愿,繼續修煉(思想文化的革命),在自渡(自我思想革命)的同時渡救(幫助他人進行思想文化的革命)世人。
幾天后,佛祖坐化,不知去向。
佛祖剛剛離世,一位自稱是佛祖二世的人接班。佛祖二世認為,自渡(思想文化的革命)沒必要,是脫了褲子放屁自找麻煩,關鍵是自我解放才能救人,因為,只有釋放出欲望、滿足欲望,才能激活人類創造財富的向往。開始,佛祖的弟子們對佛祖二世的話不以為然,一笑了之:念佛、做工,有條不絮。為打破這種僵局,佛祖二世一方面弄來牛羊肉,一方面弄來撩人心魂的美女,玩樂不已。
眾弟子禁不住誘惑,紛紛拿起牛羊肉試口,拉來美女試鮮。
佛祖二世說,對了,思想要解放、要大膽。
有人見別人懷里的女人漂亮,就強拉硬搶。
佛祖二世說,對,對了,就這樣,沒有競爭就沒有活力、沒有活力就沒有發展力。
佛祖二世說,你們說佛祖好不好?
眾人說,不好。
佛祖二世說,為什么不好?
眾人說,他光叫我們建織布廠、打米機廠、打米機房、修水田。
佛祖二世說,你們想過更好的日子嗎?
眾人說,想。
佛祖二世說,想,就得把原先的東西賣掉,因為賣掉了才有錢,這是一。其二,誰搶到手誰賣,誰影響你搶誰就是你的敵人。對敵人一定要狠。其三,希望你們一定要按這個價值邏輯辦事,并用這種價值邏輯訓練自己的思維模式,因為,只有把這種價值邏輯訓練成自己的思維模式,才能成為你的生存方式、行為方式,價值邏輯只有成為你的思維模式、生存方式、行為方式,才符合唯物主義價值規律。記準了嗎?
眾人說,記準了。
有一天,佛祖從沉睡中醒來,睜開慧眼(思想)一看,原來他帶領人們修行的菩提鄉,竟然變成了動物場。佛祖連忙來到菩提鄉,人們一見佛祖,大叫魔鬼來了。紛紛拿起棍棒,直奔佛祖,直到把佛祖打死。眾人這才喘了口氣,想,我們可把這個魔鬼打死了,如果不打死他,這個世界就亂了。
但眾人想不到的是,佛祖慧光幻化萬千,竟然化出無數個佛祖……
扯遠了,回到原先的話題:有系統思想才有系統。前面說過,思想的核心是價值邏輯,由價值邏輯形成價值程序。所以,創造新的思想,管理價值邏輯,就成了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共同責任。從中國1.0時代的實際情況下,毛主席是新中國立國思想的創造者,周總理則是深刻領會主席思想,并化之為價值邏輯、操作程序的管理者,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
所以,我們認為,1.0版本是主席出思想、總理等人共同寫代碼的優秀之作。
二、文革是1.01版,也就是1.0的升級版
寫這個1.0版本,我以為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二是黨的目標:造福人民大眾,進而實現世界大同。前一個是手段、方法或者說途徑,是為目標服務的,也就是說,前者是立足點、出發點,后者則是落腳點。也就是說,黨的宗旨和黨的目標是兩位一體、合二而一的。中央、人大、政協、政府,是落實黨的宗旨、實現黨的目標的基本制約或者說監督架構,具有超凡的價值邏輯管理的科學性。
但經不斷實踐,透過官員的思想和生活蛻變,主席發現了1.0版的漏洞。
所以,主席一直擔心,這個制度能不能管住他們?事實證明主席的擔心并非多余,從1.0升級也就成了價值邏輯的必然選擇。應該說,文革是1.0時代的升級版,我們稱之為1.01版。在1.01版中,一是強化了群體共同意志,二是強化了價值邏輯意志,前者我們稱之為大民主,后者我們稱之為思想文化的繼續革命,也就是說,1.01版強化了1.0的程序意志。
我們認為,1.01版是以群體之私制個體之私的典范。
一般認為,主席提倡大公無私是他不懂得人的本性,但是,我個人認為,正是主席的無私,其如佛一樣的思想,也就具有了佛的慧光,洞悉了人性中的弱點。從中國歷史上說,五千年的思想文化、道德說教,并沒有使政治精英和知識精英成為踐行佛祖宏愿的在家弟子,而是成為滿足私欲、為禍天下的惡棍。而眾生的自私,恰恰是政治精英和知識精英自私的天敵,因為,政治精英和知識精英滿足自私的唯一途徑,必然靠掠奪,而眾生為了保護生存權利(也可稱為自私),就必然反抗掠奪,形成群體對自私的強力制約。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個體利益的覺醒必然給物質缺乏的壓力再增加壓力,使之失去應有的發展能力。面對這種情況,當時或許可供選擇的只有主人翁精神和政治權利意識,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激活人們個體意識的基礎上,在行使民主權利的過程中,使有限的物質發揮出最佳也最有效、高效的配置功能,有效促進社會政治經濟發展。
事實上,文革初期人們欲望的大暴發和后來人性的純潔無私,都證明大民主是制約自私、激活全民創造潛力的有效途徑。
至此,1.01時代以造反有理、繼續革命為精神內驅的系統機制,完成了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共同的完美表達:
系統意志。
但是,我們也不諱言,1.01版是毛澤東思想佛光普照的時代,照亮了1.01時代的社會運行機制,但是,最初的無序至今還是反佛者的證據,成為2.0時代的主流話語體系。當然,這與魔道治國的思想戰略有關,但是,我們也不能不看到,2.0時代的魔道治國,恰恰是佛光治國留下的漏洞:
缺乏大眾民主的制度秩序。
我曾在“3.0時代的政治經濟重構和毛澤東思想的回歸”一文中這樣寫道:“3.0時代的主要任務,就是修復2.0時代的內傷,為4.0時代打基礎。”為此,有網友對修復內傷提出質疑,在此談點個人看法,代為回答網友。用毛澤東思想的價值邏輯,重新規制科學社會主義,叫做修復2.0時代的內傷。
但是,我們同時應該看到,不論是1.0時代,還是1.01時代,都存在不同的制度漏洞,也就是主席曾經說過的話,林彪一類人若上臺,搞資本主義很容易。這個容易,就是集權,但集權即有制度優勢,也有制度漏洞。
當然,主席生前為堵塞這個漏洞,創造了造反有理和思想文化的繼續革命理論。我們沿著這個思路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們發現,造反雖然是捍衛科學社會主義的有效途徑,但是代價更高了一些。也就是說,有沒有代價更小、效果更好的造反機制呢?我們的回答是肯定有:有。
任命與票免相結合的雙向機制。
任命可以使黨牢牢的掌握領導權,但若有人違背黨的宗旨,試圖改變國家性質時,實行人民大眾票免制。這樣,就能在雙向努力下,有效維護黨的宗旨。
三、3.0時代:程序標準化、標準制度化與人民共同治國
1.01時代,大眾民主,也既人民共同治國的價值秩序已經形成,而且擁有許多成功的模板,比如在公有制、集體化基礎上的人民公社、大慶、大寨和鞍鋼憲法等管理模板,加之2.0時代的成功教訓,3.0時代必定即與1.01時代不同,也應與2.0時代有本質的區別。我之所以稱2.0時代為成功的教訓,一個根本的原因在于,2.0時代是個由富積弱,肥而無骨,最終喪失發展動力的時代。
但是,很顯然,3.0時代的中國即不是對1.01時代的簡單復制,亦非對2.0時代的簡單肯定,而是在毛澤東文化的基礎上,也即1.01時代的價值秩序基礎上,建構3.0時代的主體精神和制度秩序,完成以同步互動為中心的大眾民主的程序建構,因為,一個社會只有擁有共同理想、共同追求、共同意志,才具有強大的創造能力,而一個社會只有具有強大的創造能力,也即激活全民的共同智慧和全民的共同創造潛力,一個國家才具有強大的發展能力。
激活全民共同智慧和共同創造能力的機制,叫政治機制。
而生成一個國家政治機制的是思想文化。
政治機制說穿了就是一個社會利益分配參與權與決定權的如何行使、又如何決定分配的問題,亦稱民主政治(有的精英主張,大眾不得參與政治,或者說,大眾政治是大眾暴力,其實,精英的潛臺詞就是,社會利益我作主,想給你就給你,不高興給你,你也不得說不)。在人類社會,曾經出現過兩類不同性質的民主模式,一是西方式金權至上的精英民主模式,另一種是中國1.01時代的大眾民主模式。前一種民主模式金權,也就是經濟擁有權超越于政權和大眾權利,后一種民主模式大眾共同意志、共同權利駕馭一切,學者們稱此為本質民主。
大眾民主不僅是制約官員,使之為人民服務的有效途徑,也是形成社會共同意志、整合社會價值目標、高效分配社會財富資源、集合全民智慧、激活全民創造潛力,提高社會創造能力和發展能力的有效機制,中國1.01時代發展速度、創造成果,無一不證實了這一點。
有人可能認為,你談的3.0時代,全是政治問題,與經濟關系不大。其實,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政治機制卻為經濟機制提供的一是制度保障,二是經濟機制保障,也就是說,政治是管理經濟運行和分配機制的。這就是毛主席一再強調沒有大眾的民主管理權,就沒有大眾的根本利益的原因。
1.01時代是打破精英籠斷政治的時代,2.0是重新回歸精英籠斷政治的時代,3.0呢,必須成為一個重新規制大眾民主、建構民主程序,使大眾有效、高效管理國家一切事務的時代。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精英籠斷政治的時代可以休矣。
四、3.0時代的軟體與硬體
軟體大家都知道,就是精神文化、民主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問題,硬體就是權力結構、運行機制、工農結構和科技結構等問題。在繼續談這個問題前,我想談談左右問題,因為,如果不分清左右,無法確立立極點,中國就無法確立未來,也就是3.0時代的發展方向。分不清3.0時代的發展方向,思想文化的創新也好,制度創新也罷,都可能成為解構國體、改變國家性質的行為。
明確黨的性質、國家性質就是立極。
所謂立極,就是立中之謂,就是中心點。以黨和國家性質為立極點,這就抓住了問題的核心,找到了未來的發展方向。為什么要建立立極點,也就是中心呢?因為,在古人看來,沒有中,也就是立極點,就找不到蓋屋的中心、找不到屋的朝向,因而屋也無法蓋,即便湊合著把屋蓋起來,也可能背陽采陰、不宜人居,更可能歪歪扭扭、隨時垮塌。
以黨和國家性為立極點,鞏固黨和國家性質基礎就是中,也是發展的努力方向,而急于實現黨和國家的發展目標,超過了發展能力,就是左。欲改變黨和國家性質,拆除立極點,就是右。
大家知道,黨和國家性質源于毛澤東思想,也就是說,黨和國家性質,是毛澤東思想對黨和國家性質的明確界定,起的是立基礎、定極點、明方向的作用,所以,維護、鞏固、發展毛澤東思想就是中,左,也可能否定毛澤東思想;右,更可能否定毛澤東思想。也就是說,左右往往殊路而同歸。
以黨和國家性質為立極點,堅守人民大眾利益、為人民大眾謀利益就是中,違犯客觀事物發展規律、拔苗助長就是左,條件成熟了,但還不讓長,就是右。否定人民大眾利益,就是極右。以黨和國家性質為立極點,堅守公有制為主體的科學社會主義,堅守人民大眾共同創造、平等分享發展成果,堅守人民大眾民主權利、落實人民大眾在國家各項事務中的管理權、監督權、表達權、決定權、造反權(票免權)就是中,條件不成熟,急于實現這些目標就為左,條件成熟,但不推動實施,或反對或拆除黨和國家性質的基礎,就是右。
簡單的劃分,就是堅持走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就是左,堅持走資本主義,否定毛澤東思想,就是右。
明確了以上問題,3.0時代的思想文化創新、制度創新,也才有了立足點。
由此可知,立國思想、立國原則,永遠是思想文化創新的基礎,思想文化創新永遠是制度創新的基礎。離開或解構立國思想、立國原則的思想文化創新、制度創新,就是改變黨和國家性質的開始,就是亡黨亡國的開端。
這樣說有人可能說我固步自封,不思學習、不思進取,其實,人類只有鞏固了腳下的基礎,才可能談學習、談進取,如果你把自己腳下的基礎挖掉了,身子懸在半空,所謂學習、進取,不僅自欺,而且找死,所以,學習是為了鞏固基礎、扎穩腳根,更好的前行。有人大談大學習、大發展,但又大挖社會主義的思想基礎、經濟基礎、制度基礎,其大發展越發展,就越沒有社會主義,就越有資本主義。3.0時代,是個強精神、固基礎、大學習、大創新、大發展的時代,也是在立國思想、立國原則的基礎上,全面提升系統性能,加快程序、標準、制度編寫的時代。其目標就是為了重新激活中國死去的創新能力、潛力,提高發展能力。
五、3.0時代應分清的幾個問題
一)、毛澤東思想是洞悉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系統科學,管理科學,散發出智慧的佛光,照亮所有人、所有社會現象紛繁無序、混沌一團的思緒。但不容諱言,人們雖然對毛澤東思想熟詳能解,形成了人民大眾的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目標、共同的價值判斷標準,也就是說,毛澤東思想形成了中國的民眾文化。
但問題是,如何把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民眾文化上升為國家文化?
1、價值邏輯。任何思想都是由價值邏輯構成的,離開價值邏輯就不可能形成思想。但是,由于思想的載體----文字或語言----具有直觀感覺性,人類又有基本理性,理解或接受或反對某種思想并不難,但難的是理清某種思想中的價值邏輯,并根據價值邏輯原理建構程序。而這,我個人理解,就是毛主席為什么說憲法是科學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憲法是由價值邏輯形成的國家最高科學。
2、程序建構。制度意志是通過價值邏輯表達的,而價值邏輯是構成程序的基本元素,也是制度意志的表達途徑,由此可知,制度意志的本質是程序意志。而程序意志則是對價值方向的強烈表達。離開價值方向,程序就失去了運行能力。
3、程序標準。制度中的價值觀念表達,是通過程序展現出來的,所以,程序的標準化,就是對價值觀念的規范化。當然,我這樣說一定有人拿起“法律不講道德”捍衛其法學理念,但世界法學史證明,任何一部法律都是價值觀的表達,而生成價值觀的基礎則是道德。道德所不同的地方只是,人民大眾有人民大眾的道德,資產階級、封建主義有資產階級、封建主義道德而已。資產階級、封建主義道德的人文關懷是資產階級、封建主義群體,人民大眾的道德人文關懷是人民大眾這個群體。
4、程序規范,即制度。把程序標準固定化,就是制度。
二)、 姚啟欣 先生在“十大謊言破滅記之二無產階級消滅說”說:“生產關系包括三個要素:“生產資料歸誰所有,生產中人們的關系如何,生產產品如何分配”。其中“生產資料歸誰所有”最基本,它決定了后兩個要素的情況如何。在建國以前,無產階級沒有生產資料,處于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而在三大改造以后,私營經濟作為落后成為被消滅,社會上的一切生產資料都收歸國有,成為全民所有制成分,無產階級作為人民的一員,也因之而成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所以無產階級在這個時候,在事實上已經被消滅了。”其實,這也是必須搞清楚的概念,搞不清楚這個概念,黨和國家的性質就必然會被改變。
三)、就目前看,國家有兩類不同的性質,一類是人民性質國家,比如現在的我國和朝鮮,一類是資本精英性質的國家,比如說美國,但因為國家性質不同,國家概念也不同,愛資本精英性質的國家,必然反對人民性質的國家,愛人民性質的國家,必然反對資本精英性質的國家。毛澤東思想代表的是人民性質的國家,也是中國的國家性質,所以,反毛者必定熱愛的是資本性質的國家。
四)、一個人信仰什么,反對什么,都與一個人的階級屬性有關,包括對錯也是如此。無產階級也即人民大眾認為是正錯的,資產階級就必然認為是錯誤的,反之亦然。打個比方說,資階級認為剝削有理、有功,但無產階級也即人民大眾認為,少數人剝削多數人是反人類的,是完全錯誤的。正因為如此,正因為毛澤東捍衛(包括人民大眾)“我碗里的東西”,反對別人搶我碗里的東西,并且鼓勵、支持我和人民大眾反對別人搶“我碗里的東西”,所以,我才喊萬歲,如果我喊搶我碗里的東西的人萬歲,并支持他搶我碗里的東西,我就遵循了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化。由此可知,那時人們保衛毛主席,并非保衛毛主席個人,而是保衛大眾自己。階級,決定信仰。如果一個階級保衛自己的階級利益、階級信仰是有害的,那么,另一個階級反對一個階級信仰就是人類的最大罪惡了。因為,階級信仰是捍衛公平正義的價值判斷標準。因為有了這個本階級的價值判斷標準,才會有信仰。超越階級的信仰是不存在的,比如,有人尊崇的上帝,但上帝的本質是“你的一切是我給你的,包括食物、妻女,所以,你的一切必須還歸于我”,所以,這才有了西方國家的感官哲學和感官邏輯,也才有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罪惡。
五)、狂熱的核心,永遠都是一個階級共同的基本理性。離開這個基本理性,就沒有人類不同階級的狂熱。因此,如果一個階級、一個社會失去了對共同精神、信仰和價值目標追求的狂熱,這個社會就失去了對真理、科學、公平正義的追求能力。
六)、維護黨和國家性質就是維護人民大眾自己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因為,黨和國家性質,是同人民大眾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融為一體的。相反,損害人民大眾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的行為,必然是對黨和國家性質的破壞。對黨和國家性質破壞的人,不能算真正的共產黨人,不論他官職大小,所以毛主席說,有人被打倒,打倒的好。好就好在打倒了假XXX員,打倒了假XXX員,才有真正的共產黨人為人民大眾謀事創業的空間。現在,有人錯誤的認為,某人是共產黨的官員,打倒他的前提就得打倒XXX,而這些假共產黨人也利用某些人的錯誤認識,努力讓人民大眾打倒XXX,達到自己的政治目標。
七)、思想是未來的現實,所以,管理好一個國家未來的關鍵,是在現在管理好思想。對于中國而言,管理好國家未來的基本前提就是管理好立國思想、立國原則,否定或拆除立國思想、立國原則而談中國未來,無疑就是在今天拆除未來。
六、3.0時代到來前應做好的準備工作
人民大眾呼喚3.0時代的到來、盼望3.0時代的到來,如果僅僅以時間為序,3.0時代不過是空間同步互動時留下的空間差,也就是人們常的時間的流奔,即可能是2.0的維持,也可能是2.0時代的延續,因為,2.0之所以成為2.0模式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價值邏輯主導下的思維邏輯的形成,而且,這種思維邏輯正在助推社會邏輯的向前發展:經濟和政治改制。
一)、查思想、找根源,看看哪些思想解放、哪些改革開放、哪些改制創新違背憲法?違背憲法或者反憲法,其本質就是反人民的,因為,憲法是全國人民共同意志、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的具體體現。
二)、應明確的是,中國只能走中國模式,因為,中國的立國思想、立國原則和所有國家都不同,由立國思想形成的民眾文化也不同,所以,不論是美歐模式也好,東亞模式也罷,不過是主流精英掠奪中國人民創造成果、奪取人民政權的幌子,不知此,中國必然亡黨亡國。因為,模式說到底就是思想文化形成的政治經濟、社會運行的機制。
三)、發展是硬道理,但為誰發展更應是中國的硬道理。有人不講這個硬道理不是不講了,而是用行動講了,所謂不講就是不準別人用語言或文字講他們行動所講的硬道理,為少數人發展的硬道理。為少數人發展的硬道理,就是毀滅黨和國家性質的行為。
四)、不允許人民大眾講為誰發展的道理,或者允許了,但不改變,仍舊堅持為少數人發展不動搖、為少數人掠奪大搞思想解放、制度創新不動搖,人民大眾就必定會像通鋼工人那樣,堅定不移的表達自己的不動搖。所以,堅決不動搖走歐美道路,大搞思想解放、制度創新的先生們,應該好好學習習近平、張德江代表黨中央“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毫不動搖地鞏固公有經濟”的不動搖,而不應該是堅定不移的拆除國體基礎和政治改制不動搖。
五)、堅定不移的清理門戶,把堅定不移的拆除國體基礎和政治改制不動搖、腰緾億萬的政治精英、知識精英清除出各級領導崗位,為創造3.0時代創造條件,打下基礎。有堅定不移的拆除國體基礎和政治改制不動搖、腰緾億萬的政治精英、知識精英決策權、語話權、參與權、掌舵權,就沒有人民大眾創造3.0時代的決策權、語話權、參與權、掌舵權、創造權。所以,清理門戶很重要,或者說是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關鍵。
結束語
3.0只是一個為4.0定方向、打基礎、制規則、開道路、架大廈的時代,因為,2.0時代的中國模式已經走到盡頭、走上了絕路,所以,中國必須有一場思想文化的革命,因為,思想文化的革命,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先導。創新思想是革命,回歸毛澤東思想也是一場革命,因為,毛澤東思想成了人民大眾的共同理想、共同意志、共同價值判斷標準,但又同2.0時代腰緾億萬的政治精英、知識精英的價值目標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所以,全國人民應明確意識到前路的艱險,緊緊團結在以胡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3.0時代的到來團結一致,共同開辟中國未來的發展道路。
2009-10-11
請參閱:
附一:奶奶晚年的人佛觀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255140.html
附二:奶奶晚年的政治經濟學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234018.html
九章思想社
(本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引用觀點,但標明出處、標明作者姓名,并經作者授權的除外。聯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