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李際均中將:毛澤東的軍事戰略思維──答《百年潮》特邀記者問

李際均中將 · 2006-09-16 · 來源:華岳論壇
紀念八一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毛澤東的軍事戰略思維──答《百年潮》特邀記者問

--------------------------------------------------------------------------------

作者: 李際均中將(齊.園.箭.株) [150713:22870], 00:41:45 09/14/2006:
- 論劍談棋 豪杰盡聚 - 華岳論壇 - http://www.washeng.net/

《百年潮》編者按:在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前夕,《百年潮》特邀記者譚一青就毛
澤東的軍事戰略思維及其歷史地位等問題采訪了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李際均中將
,經征得本人同意,現將談話記錄發表。


■如果不是朝鮮戰爭爆發,毛澤東關于以武力或以和平的方式實現中國的完全統
一,是50年代中國革命發展的必然結果,從而也不會有今天臺灣的李登輝、陳水
扁這些民族敗類登臺表演。這不能不說是個巨大的歷史遺憾。


■美國華盛頓朝鮮戰爭紀念碑落成后,我曾到那里參觀過,作為當年中國人民志
愿軍的一員,我心里默念著:血戰三年,各為其主。你們為美國錯誤的戰略付出
代價。我們為人類正義和祖國安全做出犧牲。


■須知,剝奪別的民族自由的民族是不自由的;侵害別國安全的國家是不安全的
。


■科索沃戰爭是"和而不平",阿富汗戰爭是"消而不滅",伊拉克戰爭是"勝而不利
"。伊拉克戰爭也許會變為取勝最快、打掃戰場最慢的戰爭。


■薩達姆政權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進行人民戰爭。進行人民戰爭必須有人民真心
擁戴的領袖和政府,并且實行正確的政治和軍事路線,具有堅強的組織力和凝聚
力才行。


■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在高技術戰爭條件下仍然適用,但其內容、形式和手段
要隨著戰爭的發展而發展。在進入交戰狀態的情況下,信息網絡作戰可能會成為
人民戰爭的新形式之一。


■毛澤東的詩詞,絕然沒有頹唐消極或吟風弄月、無病呻吟之作,它總是以磅礴
的激情,振奮人們的革命精神,而且信筆拈來,引經據典,天衣無縫。一個人的
性格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一個民族的性格也往往決定一個民族的命運。現在
充斥文化市場的宮廷戲、武俠戲,久而久之會誤導青年一代追求無限權力,勾心
斗角;或寄托虛幻的行俠仗義,而不依靠民主與法制。我認為如今的宮廷戲、武
俠戲之類的文學與社會價值,甚至不如在中國文學史上沒有多大地位的漢賦,其
留給后世的精神財富是極其有限的。

譚一青(以下簡稱譚):李際均將軍,我拜讀過您寫的《論戰略》、《軍事戰略
思維》、《軍事理論與戰爭實踐》、《軍事科研思考與學術對話》等著作,從中
看到您對毛澤東軍事思想很有研究。今年是毛澤東誕辰110周年,人們至今仍在懷
念他,包括國際上曾反對過他的人,和國內在他晚年所犯錯誤中受到不公正待遇
的人,都依然對他懷著崇敬的心情, 您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

李際均(以下簡稱李):毛澤東是偉大的,中國人民同樣偉大。宋代的《何博士
論》中說:"韓信未解垓下之甲,而高祖奪其兵;不旋踵而又奪其齊。然而智者不
非,而義者不罪者,以其天下為重,而負人者輕 ,故也。是以不顧義氣之微恩,
而全社稷之大計也。"對劉邦尚且如此,何況毛澤東遠比劉邦偉大。人類社會從來
都是歷史造就改變歷史的偉人。中國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改變了中國的命
運。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使飽經憂患、遭受百年屈辱的中華民族站立起來,同
時也改變了世界政治版圖,帶動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毛澤東
具備政治家的膽識,軍事家的韜略,思想家的睿智,詩人的浪漫與灑脫。然而毛
澤東一生最成功、最輝煌的成就,要算是他的軍事業績。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菲
利普?戴維遜在他的《毛澤東的戰略》一書中,公正而客觀地說:"毛何止是一位
游擊戰士!他是一位偉大的戰略家。在本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他在一系列
輝煌的游擊作戰中,把蔣介石及其國民政府弄得苦惱不堪。10年后,他以游擊戰
和運動戰相結合,在中國打敗了日本人。40年代后期,他在一系列得心應手的運
動戰中征服了中國。最后,他的部隊在朝鮮陣地戰中頂住了美國。哪個領袖能像
他這樣在這么多的不同類型的沖突中長期立于不敗之地。"毛澤東以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萬兵的恢宏氣度指導戰爭,即使在力量對比極度懸殊的情況下仍能揮灑自
如。他不愧為把握戰爭藝術的巨匠,他的思想閃爍著的智慧之光并沒有因為時代
的變遷而顯得暗淡。他為中國人們締造一個嶄新的國家基礎,中國人民至今仍在
他當年建造的"兩彈一星"的"核保護傘"下安居樂業。中國人民不會忘記他偉大的
歷史功績和寶貴的精神遺產。如果說,毛澤東健在時,人們對他的崇敬多是出于
感性認識和社會政治環境的濡染。而如今對他的懷念和尊敬,則是經過歷史反思
和人生省察后的理性認知。我覺得現在的認識和評價更真實些。

譚:在世界軍事史上,出現過許多叱咤風云的統帥人物和軍事理論家。與其他人
相比,毛澤東具有怎樣的地位,他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圖為長征到達陜北的毛澤東(左)與朱德。新華社發

李:軍事史上幾乎成為定論的是:著名的軍事統帥大都沒有系統的軍事理論著述
,而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又大都沒當過統帥。只有毛澤東是個例外,他是兼而備之
。從1927年發動秋收起義到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他連續領導進行26年的艱
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和反侵略戰爭。在世界戰爭史上,很少有像毛澤東那樣集軍事
統帥與理論家于一身的。這使得他既有可能從親自領導的戰爭經驗中總結出軍事
理論,又可以把自己提出的理論付諸實踐和反復驗證。這個實踐的特點是古往今
來許多軍事家所不具備的。任何一個在軍事思想史上有影響的軍事人物,不論就
其世界觀、方法論的科學性和進步性,還是就其戰爭實踐范圍的深度廣度和復雜
程度來說,都難以同毛澤東相比。毛澤東有豐富的軍事實踐經驗,但從人的知識
結構的總體來說,間接實踐還是主要的。毛澤東有選擇地汲取和改造前人有益的
經驗,做到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有繼承更有超越,熔古今中外軍事思想
于一爐。

除了實踐特點外,毛澤東的軍事理論的另一個特色是以弱勝強。這是軍事上最難
做到、又是軍事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毛澤東的軍事生涯始終是同強敵作戰,他的
軍事理論與實踐都是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為基點的。在和平建設時期,
他始終針鋒相對地與大小霸權主義作斗爭??姑涝瘧馉?、援越抗法戰爭、金門
炮戰(實際是對美國)、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間接對蘇聯)、援越抗美戰爭
、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等,都體現了這種戰略風格。他做到在沒有實力的情況下
決不虛張聲勢;在具備實力的情況下決不猶豫退縮。不打則已,打則必勝。駕馭
戰爭的自由,來自認識戰爭的必然。毛澤東的成功與偉大正在于此。>>> 毛澤東
逝世30年后的中國屹立世界東方
 

譚:您說過,軍事藝術的最高殿堂是戰略思維,那么毛澤東的軍事戰略思維主要
包括哪些方面?

李:概括地說,第一,是戰爭哲學思維,即關于戰爭的認識論與方法論,這是戰
略思維的最高層次,具有穩定性和長遠指導作用。第二,是戰略全局思維,即從
世界、國家、戰略區的角度觀察和處理問題,正確解決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并使
兩者構成有機的整體。第三,是戰爭藝術思維,即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如:你
打你的,我打我的;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防御中的進攻、持久中的速
決、內線中的外線;主動性、靈活性、計劃性;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
人;不打無把握、無準備之仗;實行有利決戰,避免不利決戰等等。第四,是戰
爭力量建設思維,即人民軍隊的建軍路線,包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惟一宗旨
;黨指揮槍的原則;政治工作生命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鐵的紀律等。第五,
是統一戰線思維,在每一個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都建立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
統一戰線,以對付共同的敵人,并強調中國共產黨在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和獨立
自主原則。第六,是強國與統一思維,即把中國建設成統一的、強大的、能自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國家。中國的國家獨立、統一、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不容
任何人侵犯。 如果不是朝鮮戰爭爆發,毛澤東關于以武力或以和平的方式實現中
國的完全統一,是50年代中國革命發展的必然結果,從而也不會有今天臺灣的李
登輝、陳水扁這些民族敗類登臺表演。這不能不說是個巨大的歷史遺憾。 "一國
兩制"原則是鄧小平根據毛澤東的對臺政策(當時表述為"一綱四目")提出的,并
首先運用于香港回歸的成功實踐。第七,是憂患意識與國家安全思維,即警惕注
視國家安危,對于侵略威脅,提早做好應戰準備。毛澤東把憂患意識與必勝信念
結合起來使之具有積極意義。第八,是國際戰略與反霸思維,包括提出"一邊倒"、
"一條線"、"一大片"、"兩個中間地帶"、"三個世界"等,反映各個歷史時期,我
們國家和民族為了生存與發展,在國際戰略上的明智選擇。>>>老紅軍追憶長征中
的毛澤東[組圖]

譚:您剛才把軍事哲學思維放在首位,并說它是軍事科學中的最高層次。軍事哲
學的本質是什么?希望能展開講一講毛澤東軍事哲學思維的內容。

李:軍事哲學是軍事領域的認識論與方法論。它是對軍事問題"認識的認識,方法
的方法"。它不是單純思辯的產物,而是軍事實踐經驗上升的思維觀念。軍事學術
中抽象的理論并不是戰斗力的因素,而實踐著的理論才是戰斗力的因素。產生于
戰爭實踐的軍事哲學超脫了廝殺的原始形態,具有戰爭智慧的美感。毛澤東是從
軍事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展現軍事哲學的內容。在中國現代史上,當文化和思想
戰線進行兩種哲學論戰的時候,在廣闊的戰場上,毛澤東和蔣介石按照各自的哲
學基礎所建立的戰略思維,指導著兩軍進行決定中國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一系
列決戰。結果是毛澤東的軍事辯證法戰勝了蔣介石的軍事唯心論和形而上學。毛
澤東的軍事哲學概括地說,第一,闡明對戰爭本質的認識和戰爭因素內在運動和
外部表現形式的關系。包括戰爭的本質及其主要矛盾;對戰爭規律的認識與應用
;戰爭中諸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轉化;戰略戰術中的相反相成等等。第二,強調
在既定的客觀物質基礎上能動地爭取勝利。戰爭的勝負主要取決于作戰雙方的軍
事、政治、經濟、自然諸條件,同時還取決于作戰雙方的主觀指導能力。戰略上
的以弱勝強必須通過戰役戰斗的以強擊弱來取得,這就是通過正確的主觀指導,
集中兵力、兵器,制造敵人的錯覺和不意,形成局部優勢,從而具備了在一定時
間空間戰勝敵人的物質基礎。強調在既定客觀物質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
動作用去奪取勝利。這是毛澤東軍事哲學同機械唯物論和唯意志論軍事哲學的根
本區別。第三,提出研究和指導戰爭的根本方法,就是"熟識敵我雙方各方面的情
況,找出其行動的規律,并且應用這些規律于自己的行動。"第四,確立從偵察、
判斷、決心到部署的一系列互為前提的軍事認識與指導戰爭的邏輯程序。指出:
"指揮員的正確的部署來源于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于正確的判斷,正確的
判斷來源于周到和必要的偵察,和對于各種偵察材料的連貫起來的思索。"這是辯
證法、認識論、邏輯學的統一在戰爭指導上的體現。第五,強調認識情況的兩個
過程,即:"認識情況的過程,不但存在于軍事計劃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軍事計
劃建立之后"。作戰發起之后,依據新的情況、新的認識調整甚至改變作戰計劃。
第六,作戰計劃要建立在能夠對付出現最困難情況的基礎上。指出:"在研究部署
時,除根據當前情況,還要估計到情況的某些可能的變化。要設想敵可能變化的
幾種情況,其中應包括一種較嚴重的情況,要準備在這種情況下有對付的辦法。
"這不僅是部署原則,也具有方法論的意義,是解決主觀指導的計劃性與客觀變化
的蓋然性之間矛盾的正確方法。第七,研究戰爭規律要著眼特點和發展,軍事領
域是繼承與變革的統一,在辨證否定中前進。"戰勝不復",兵法被認為是一種藝
術,創造性運用是它的靈魂。第八,戰略上藐視與戰術上重視的辨證統一。指導
戰爭是膽略與科學、審慎與果決、勇敢與謹慎、大膽行動與周密部署的統一。例
如,對霸權主義的威脅,一是反對,二是不怕。只有加強戰備才有可能推遲戰爭
;只有贏得自衛反擊的小戰才有可能避免大戰。這是毛澤東留給我們的偉大遺訓
。>>>毛澤東何以激賞"燕趙慷慨悲歌之士"

譚: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50周年,現在有人對抗美援朝戰爭的必要性提出質
疑,您作為當年中國人民志愿軍的一位老戰士和對這場戰爭有深入研究的學者,
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應該如何正確評價這場戰爭?作為對手,美國又是怎樣
評價這場戰爭的?

李: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性、必要性是不容質疑的。當時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剛
剛建立,百廢待興,人民解放軍正在向西藏進軍,并抓緊渡海訓練,準備利用有
利時機解放臺灣。中國是極不愿意看到朝鮮爆發內戰的。但是,這不以我們的意
志為轉移。朝鮮內戰爆發后,美國即派第7艦隊封鎖臺灣海峽,把中國領土臺灣置
于美國占領范圍之內,武力阻撓我解放臺灣。麥克阿瑟指揮美軍在仁川登陸后,
率領連同美軍在內的17國軍隊,越過38線大舉北進,其先頭已經打到鴨綠江邊,
隔岸向我國炮擊,美軍戰機越界轟炸我國邊境地區。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已危在
旦夕。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任憑美國滅亡朝鮮,與我國隔江對峙,并與南面的臺
灣蔣介石集團、法國和越南的反華勢力遙相呼應,就將置我們新生的共和國于戰
略上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那時我國的國際環境、戰略態勢、國內建設和東北地
區東南部邊境地帶的民族關系都將出現極大的困難和麻煩,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中國人民派出自己的優秀兒女參戰,是面對侵略威脅,不得不打、別無選擇。
我們不是挑戰而是應戰??姑涝瘧馉幍膭倮Y局,不僅保衛了祖國的安全,挽
救了朝鮮,而且促進了亞洲乃至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半個世紀的總體和平的確立,和國際格局的形成,都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毛澤
東在歷史轉折的嚴重關頭,表現出非凡的戰略氣魄和膽識??姑涝瘧馉幨切轮?BR>國成立后,確立大國地位和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戰,是中華民
族重新崛起走向繁榮富強的里程碑??傊瑥木S護世界和平,從打出國威軍威、
建立中國人民的自信與自尊,從創造有利的地緣安全環境,以利國家長遠建設的
角度看,不論怎樣評價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功績都不過分。朝鮮戰爭,中國人民
做出了重大的民族犧牲,不僅是人員的傷亡和物資的損耗,更主要的是失去了解
決臺灣問題的最佳時機。

朝鮮戰爭以其慘烈、艱苦(尤其對中國人民志愿軍而言)而載于戰爭史冊。美國
一位著名學者說:"朝鮮戰爭是一部值得紀念的充滿人類悲劇和洋溢著交戰雙方英
雄們的英勇氣概的傳奇歷史,是一部難忘的世界性的重要史詩。"美國在朝鮮戰爭
遭到失敗后,對這場戰爭幾乎沉默了幾十年。但從2000年到2003年連續舉辦紀念
朝鮮戰爭的各種活動,宗旨是:"向朝鮮戰爭老兵及其家人表明,一個知恩圖報的
國家記住他們50年前所做出的貢獻和犧牲","我們的國家向她響應召喚去保衛一
個他們從不知道的國家和他們從未謀面的人民的兒女們致敬"。而這個時候,在我
們國內卻出現否定抗美援朝戰爭的論調。難道我們不更應該記住為剛站立起來的
中國人民爭得生存權、發展權而浴血奮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歷史功績嗎?美國
華盛頓朝鮮戰爭紀念碑落成后,我曾到那里參觀過,作為當年中國人民志愿軍的
一員,我心里默念著:血戰三年,各為其主。你們為美國錯誤的戰略付出代價。
我們為人類正義和祖國安全做出犧牲。>>> 毛澤東成為實際上的軍事統帥

譚:有人說,毛澤東軍事思想來源于克勞塞維茨,這個論點是否有根據。您如何
評價毛澤東和克勞塞維茨?


李:說毛澤東軍事思想來源于克勞塞維茨,這個論點沒有根據。毛澤東在看到克
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之前,就已經領導進行了十年的土地革命戰爭包括舉世聞
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并寫出了《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等比較完整系統的
軍事理論著作。到延安后,他才第一次讀到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這是有據
可查的。毛澤東在1938年5月寫的《論持久戰》一書中,才第一次援引克勞塞維茨
的個別提法,即"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和"蓋然性"。但
是,毛澤東對上述觀點的吸收,恰如馬克思對于黑格爾"倒立著的辯證法"一樣,
是取其合理的內核,結合自己的戰爭實踐,把它改造成新的理論原則。其一,關
于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克勞塞維茨強調政治是戰爭的根本動因,而實際上政治是
經濟的集中體現。戰爭的本質是經濟(包括生存條件)利益發生矛盾沖突的最高
形式。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曾多處提到克勞塞維茨及其《戰爭論》,惟獨沒
有提及"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這個重要論點,反而說,"天才的克勞塞維茨的著作,
其中雖然有些很好的東西,但并不完全合我的口味"。就是因為馬克思恩格斯從經
濟方面研究戰爭的根本動因,早已超越克勞塞維茨的認識深度。其二,關于"保存
自己"、"消滅敵人",克勞塞維茨是在兩個地方分別論及的。毛澤東把兩者結合在
一起,作為一個命題,并闡明其辯證關系。其三,關于戰爭中的"蓋然性"(亦稱
概然性,指依據大量現象估計偶然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在軍事上通常指戰爭中的
不確定性)??藙谌S茨認為,"戰爭無論就其客觀性質來看還是就其主觀性質來
看,都近似賭博","在這里只有各種可能性、概然性、幸運和不幸的活動"。這已
經接近戰爭問題的不可知論了。毛澤東把蓋然性作為他已經闡述過的戰爭運動必
然性的一種補充,認為"戰爭現象是較之任何別的社會現象更難捉摸,更少確實性
,即更帶所謂''蓋然性''",但是"先之以各種偵察手段,繼之以指揮員的聰明的
推論和判斷,減少錯誤,實現一般的正確指導,是做得到的。"戰爭中的不確定性
即通常所說的"戰爭迷霧",是客觀存在的。不明智的戰爭指導者從中看到的是困
難和不利,因而遲疑不決。而高明的戰爭指導者則能從中看到戰機,因而積極努
力去創造、把握、利用。毛澤東在指導戰爭中,對不確定性的把握與利用,常令
人拍案叫絕。

不可否認,克勞塞維茨是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普魯士軍事思想家、軍事改革家
。19世紀初,普魯士軍隊在耶拿和奧爾斯泰特戰役中被拿破侖打敗后,舉國上下
有一種強烈的軍事改革要求,威廉皇帝任命普魯士名將沙恩霍斯特出任軍隊改革
委員會主席,克勞塞維茨被任命為軍隊改革辦公室主任。在他們的領導下,普魯
士軍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后來遭到宮廷保守勢力的抵制,稱改革派為"雅各
賓式的陰謀家"?;F盧之戰后,反拿破侖戰爭勝利,普魯士宮廷保守勢力進一步
抬頭,改革派受到排擠??藙谌S茨被調任步兵學校校長,坐了12年的冷板凳。
作為人生的最后一搏,他寫出了不朽的著作《戰爭論》,死后由他夫人整理發表
,在世界特別是西方產生很大的影響。當然,對任何一種理論創新,人們都會是
褒貶不一。西方學者自不必說。蘇聯的列寧就很欣賞,在書中批:"妙極了!"。
斯大林則不以為然,他在給拉俊的信中武斷地說:"在批判克勞塞維茨的軍事學說
這件事上,列寧的任何指示也沒有束縛我們","德國向世界發動了兩次流血的戰
爭,而且兩次都是德國打敗了,這是偶然的嗎?當然不是。這是不是說明了整個
德國,就連同他的軍事思想也經受不起考驗呢?毫無條件是這樣。任何人都知道
,全世界的軍人,我們俄羅斯的軍人也在內,曾如何尊重德國的軍事權威家,是
否必須結束這種不相稱的尊重呢?"。這種見仁見智的事,我們不去評說。從某種
意義上說,人們解釋的任何歷史都是現代史,人們解釋的任何理論都是各取所需
。我認為克勞塞維茨不僅在理論上有值得斟酌之處,他的缺憾還在于長期做軍中
高級幕僚,沒有當過主官和獨當一面地指揮過作戰,因而他的軍事理論不能不側
重于"哲理推究"的方法。這種局限性使他的戰爭理論無法與毛澤東軍事思想相比
。

譚:今年美英聯軍攻打伊拉克,很快就取得了勝利。有人說,薩達姆發動的人民
戰爭遭到慘敗,說明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已經過時,不再適用于高技術戰爭,
這種看法對嗎?您怎樣評論近幾場戰爭?

李:伊拉克根本談不上進行人民戰爭。薩達姆政權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進行人民
戰爭。不是任何受到侵略的國家其政府都能領導進行人民戰爭。中國抗日戰爭時
期,蔣介石政權就發動不了人民戰爭,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進行人民戰爭。
這就是毛澤東當時指出的,政府越民主,抗戰越徹底。進行人民戰爭必須有人民
真心擁戴的領袖和政府,并且實行正確的政治和軍事路線,具有堅強的組織力和
凝聚力才行。伊拉克是涌入了西方文化的脆弱的伊斯蘭社會,薩達姆接受過美國
中央情報局的培養訓練并為之服務過,薩達姆同美國先密后疏、被利用被愚弄的
關系注定了這個政權先天的脆弱性。他周圍的一些親信已被美軍收買,相當多的
人民群眾對薩達姆的統治政權離心離德??梢哉f,當時伊拉克不具備人民戰爭的
基本條件。美軍以火力打擊和信息心理作戰,雙管齊下,迅速瓦解了伊拉克軍民
的斗志。巴格達開門揖敵、不戰而降才是符合邏輯的。

但伊拉克的事情還沒有完。伊拉克戰爭也許會變為取勝最快、打掃戰場最慢的戰
爭。社會發展最終要靠各國人民自己解決,別人是不能代替的;注定的社會歷史
發展階段也是不能超越的。況且那些自稱為解放者的價值觀也未必是最合理的,
更不要說動機的純潔與高尚了。

美國想把全球化變為美國化,美國壟斷世界上最新的戰爭手段,也壟斷了發動戰
爭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不需要理由,想打誰就打誰,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我想
世界上不喜歡這樣的人不比討厭薩達姆的人少,總不能看誰不順眼就打誰。你用
高技術手段打他,他就會用恐怖手段打你。以暴易暴、冤冤相報何時了?"暴力取
得的,仍會被暴力所取代",一個失去控制的世界比保留某些被認為不理想政權對
人類的危害要大得多。要承認后者的存在是這個脆弱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須知
,剝奪別的民族自由的民族是不自由的;侵害別國安全的國家是不安全的。維護
自身安全的保證是尊重別人的生存權利。現在是呼喚大戰略思維的時代,改變哲
學落后于實踐、人文科學落后于技術科學的現狀,用毛澤東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
原則"解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問題。

科索沃戰爭是"和而不平";阿富汗戰爭是"消而不滅"伊拉克戰爭是"勝而不利"。
正可謂:"夫樂兵者亡,而利勝者辱"。近觀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以色列對巴勒
斯坦的打擊,使用的武器是最現代化的,而戰爭的性質卻像似原始的"血親復仇"式
的。正因為如此,很難得到世界的廣泛認同。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美國政府要
人對法國和德國的不合作態度表示不滿,稱它們是"舊歐洲",其實正相反,這是
"新歐洲、舊美國"。毛澤東的"三個世界"理論早已把它們分清楚了。

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在高技術戰爭條件下仍然適用,但其內容、形式和手段要
隨著戰爭的發展而發展。人民戰爭是個大概念。廣義的人民戰爭是指有廣大人民
群眾參加的正義戰爭。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主要是動員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參加
和支援戰爭,包括武裝群眾與非武裝群眾相結合;正規軍和游擊隊、民兵相結合
;主力兵團和地方兵團相結合;根據地的對敵斗爭與敵占區人民的反抗斗爭相結
合;軍事斗爭與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條戰線的斗爭相結合;本國的抗敵斗爭與
敵國內部的人民反戰運動相結合等等?,F代條件下的高技術戰爭,具有局部性和
短期性的特點,而戰爭涉及的領域卻很廣泛,需要動員軍事、政治、經濟、文化
、技術、信息、傳媒、交通、運輸、資源等全社會的力量支援戰爭。例如,在進
入交戰狀態的情況下,信息網絡作戰可能會成為人民戰爭的新形式之一。

譚:毛澤東的戰略思維中是否包含系統的核戰略?

李:毛澤東是世界上最高明的核戰略家。第一,50年代到70年代,美蘇的核訛詐
曾喧囂一時,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金門炮戰、珍寶島作戰期間,兩霸分別多
次威脅要用核彈攻擊中國,妄圖用核訛詐壓服中國。但毛澤東宣布原子彈是紙老
虎,"美國的原子訛詐嚇不倒中國人民",《老子》說,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兩霸的核訛詐終于灰飛煙滅了。第二,毛澤東是唯物主義者。他十分清楚"批判
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因此他下令抓緊研制"兩彈一星"。中國沒有力量
也沒有必要與超級大國搞軍備競賽。超級大國聲稱具有毀滅地球幾次的核武器。
而中國只需發展在一旦遭受核襲擊時,能進行局部反擊,確保消滅既定目標一次
的核力量。有限但是有效。對于有生力量來說,被消滅一次與被消滅多次作用是
一樣的,重復殺傷沒有意義。這就叫"等效威懾"。具備這種能力和手段,不僅制
約兩霸不敢輕舉妄動對中國下手,而且取得在核問題上的發言權。在核戰略上,
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國防效益,爭取到最長久的國家
安全。第三,宣布中國發展核武器純粹是防御性的,中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
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不擴散核武器,主張全面徹底銷毀核武器。體現了核戰
略的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做不到這一點。第四,立足可
能出現最壞的情況,防止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對我國進行核打擊,而提出"深
挖洞"、建設大小三線工業基地。著手軍事經濟的戰略縱深部署。毛澤東就是這樣
進退有據地展現他高明的核戰略思維。

譚:歷史在發展,戰爭也在發展,與此相應的軍事理論也必須發展。從與時俱進
的觀點來看,毛澤東的戰略理論體系需要發展和充實哪些內容?

李:這個問題提得好。我認為除了已經和正在深入探討的打贏高技術局部戰爭的
作戰指導外,還要重視戰略管理問題的研究。這是因為,產生于戰爭和備戰環境
,特別是從游擊戰爭發展起來的戰略理論體系,側重于戰略思想與原則、戰爭指
導規律的認識與運用、戰爭準備與實施、作戰力量的建設與發展是必然的。而現
在則需要增加戰略管理的內容。這是軍隊正規化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例如,國家
應變體制與運行機制;戰略層次的組織體制和運行機制的標準化管理;國防與軍
事的法規和制度;國家邊防體制的統一管理及其法規;軍事職務資格標準;指揮
機構的標準工作程序;軍隊作戰能力評估標準;工作效績評估標準等,都應列入
戰略理論體系研究的內容。從某種意義說,這是補從游擊性向正規性轉變這一課
。從歷史上說,軍隊的正規化,是在統一國家的形成,大兵團作戰的出現,和產
業革命以后,對軍事改革提出的歷史要求。許多國家從革命戰爭到取得政權以后
,其軍隊都曾有過從非正規化向正規化轉變的過程。對于舊時代已經停滯的軍事
制度來說,否定其正規性是一種進步的變革。例如北美獨立戰爭,西班牙反對拿
破侖統治的戰爭,蘇聯十月革命的武裝起義及抗擊外國武裝干涉的戰爭,都帶有
這個特點。中國革命戰爭的游擊戰甚至具有戰略地位。但是游擊性畢竟是一種過
渡形態,要取得最后勝利和鞏固政權,必須建立正規軍和進行正規戰,進行國防
正規化建設。華盛頓在北美獨立戰爭開始后即提出"必須建立正規軍"。列寧同"軍
事反對派"的主要分歧就是要不要軍隊正規化的問題。建國初期,我軍在彭德懷的
領導下著手正規化建設,但后來他受到錯誤地批判,加上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嚴
重干擾軍隊正規化的進程。歷史證明,從思想作風上改變不正規的慣性,要比從
組織制度上改變還要難。從戰略管理上適應信息時代戰爭的到來,是發展毛澤東
軍事思想的歷史要求。

譚:您曾發表過研究戰略文化的專題論著。由此推論,有沒有戰略文學呢,也許
您認為文學不成其為戰略,但毛澤東的詩詞里面是否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他的戰
略思維?

李:與其說毛澤東的詩詞不如說他詩詞中所反映的作者性格與戰略思維的關聯。
中國古往今來有不少大軍事家、政治家又是造詣極高的文學家,他們的軍事文學
作品,是經過金戈鐵馬的歷煉之后,對生活的珍愛和人生的徹悟。中國軍事文學
參與了中華民族智慧的培育,和民族精神的錘煉與塑造,表現出歷史非常時期民
族精神的底力,情系天下興亡,熔鑄民族之魂。毛澤東的詩詞也具有這樣的特點
。其大部分是戰爭年代的即興之作。其中或寫戰爭的場景,或抒發詩人軍事家的
胸臆,雖不是軍事思維的邏輯表述,但它的確有大戰略的雄渾氣魄,攜帶作者的
政治理念、革命情操和英雄氣概 。如他在《念奴嬌·昆侖》一詞中寫的:"安得
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贈美,一截遺歐,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
球同此涼熱。"其中抒發詩人的世界革命的理想主義、國際主義與人類大同的豪情
壯志。這種超越現實的理想主義激情與現時的國家領土主權的劃分當然是不能混
淆的,在實踐上也不是沒有個別的教訓可記取。但其天馬行空的奔放氣勢,古今
中外無人可比。毛澤東的詩詞,絕然沒有頹唐消極或吟風弄月、無病呻吟之作,
它總是以磅礴的激情,振奮人們的革命精神,而且信筆拈來,引經據典,天衣無
縫。有人說,不讀名著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是說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一
個人的性格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一個民族的性格也往往決定一個民族的命運
。中國先秦時代就有"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精神。后來被儒家文化的消極成分
給磨掉了,而儒家文化的積極內容又被文化大革命給打掉了?,F在充斥文化市場
的宮廷戲、武俠戲,久而久之會誤導青年一代追求無限權力,勾心斗角;或寄托
虛幻的行俠仗義,而不依靠民主與法制。要警惕腐敗帶來的文化粗鄙化、學術淺
薄化、行為浮躁化。我認為如今的宮廷戲、武俠戲之類的文學與社會價值,甚至
不如在中國文學史上沒有多大地位的漢賦,其留給后世的精神財富是極其有限的
。想到這些,不能不倍加珍視毛澤東所喚起的中華民族的自強、自尊、自信、自
立的精神和留后人的寶貴文化遺產。>>>憶當年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一詞誕
生始末(李際均/《百年潮》2003年第11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精品无播放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一美不卡 | 午夜热门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字幕精品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