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對國民黨統治區和解放區做了全方位的比較,讓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兩條道路斗爭中,只有人民戰爭的道路才是勝利的唯一正確的道路。也昭示我們只有走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中國人民才有翻身做主的幸福日子。
抗戰時期,中國有四萬萬人,四萬萬人的土地上卻分裂著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一面是黑云壓城、貪腐橫行;一面是紅旗漫卷、自力更生。何謂復雜?何謂優越?歷史無聲,自見分明。
國民黨統治區的“特色”:
貪污腐朽與民不聊生
蔣介石集團口稱“三民主義”,實則勾結官僚資本,魚肉百姓。他們“利用抗戰發國難財,官吏即商人,貪污成風,廉恥掃地”。一面是文恬武嬉、營私中飽,一面是饑民遍野、民生凋敝。
經濟:囤積居奇,苛捐雜稅,民窮財盡。工廠破產,工人失業,百姓“終歲勤苦,不得一飽”。
軍事:士兵面黃肌瘦,士無戰心,軍官克扣軍餉,十萬大軍不如三萬抗日軍民之力。
政治:特務橫行,鎮壓人民,疾呼民主者便是“奸黨”“叛軍”。一黨專政,獨裁兇頑。
此等統治,早已脫離民眾,淪為“少數人的私產,大地主大銀行的賭場”。
歷史證明:逆人民者,必自絕于人民!
解放區的光明大道:
艱苦奮斗與人民至上
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則是另一種氣象——“艱苦奮斗,以身作則,工作之外,還要生產,獎勵廉潔,禁絕貪污”。一切政策來自人民,一切力量歸于人民。
經濟政策:廢止苛稅,減租減息,扶持農工。軍民一體開荒屯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晉綏邊區產糧千石,太行山下織布機響,老弱婦孺皆為生產戰線之兵。
軍事斗爭:“槍桿子不脫離镢頭”,人民武裝與生產自救結合。戰士披星開荒,夜間殲敵,哪里有一支餓著肚子打仗的軍隊能如我軍般愈戰愈強?
政治建設:三三制政權包容各階級,干部不領薪俸但領民心,村中民主選舉如火如荼。群眾呼喊“共產黨是咱們的命根子”,這便是最大的合法性。
歷史如鏡:
民心向背決定天下歸屬
蔣介石集團迷信武力與權術,卻不知真正的“銅墻鐵壁”是千百萬覺醒的群眾;解放區雖處窮山惡水,卻以根植人民的政策,鍛造了不可戰勝的偉力。正如毛主席所言:“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
誰在反人民? 國民黨屠刀對內,親日投降政策層出不窮;解放區則攜工農國際,團結一切抗日力量。
誰是真抗戰? 正面戰場潰敗如山倒,敵后戰場殲敵如雷霆。解放區自始至終是中國抗日的脊梁。
國民黨之潰敗非因“武器不敵”,而是因其徹底淪為人民公敵;解放區之壯大非因“外援便利”,而因以人民為師、以勤儉為劍、以真理為旗。
歷史已然證明: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戰爭,從黃土高原的窯洞走向全中國的解放;貪污腐朽的蔣家王朝,終被人民的巨浪沖刷入海!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當前,人民群眾將我們的社會風氣同毛主席時代的社會風氣相比較:一個一切向錢看的資本主義邏輯下的社會風氣和一個一切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的社會風氣,高下立見。由此,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何人民群眾懷念毛主席,懷念毛主席時代的社會風氣。就是懷念那種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社會風氣,懷念那種為了革命目標而甘于奉獻的風氣,懷念那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工農群眾當家做主,精神豐富而自由的社會風氣。這并不像那些反動敵人口中污蔑的要走回頭路,恰恰是要玉宇澄清萬里埃,是一種與資產階級思想斗爭到底的革命意志。
人民萬歲!革命萬歲!
毛澤東思想萬歲!
是為讀《毛選》第三卷之《論聯合政府》一文所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