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4600字,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一)滴滴出行全家桶遭下架
(二)不可一世的阿里被馴服
(三)必須遏制資本無序擴張
(一)滴滴出行全家桶遭下架
滴滴的事情越鬧越大了。7月9日,國家網信辦發布通報,滴滴全家桶25款APP一次性全部下架(不能提供下載服務)。
滴滴全家桶中的這25款APP,全都存在嚴重違法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問題,果然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
這次下架的,還有滴滴在微信和支付寶里的小程序入口。不過需要注意,已經安裝過的APP,或者使用過小程序的賬戶,暫時還都能用。
也因此,有人說國家的處罰太輕。這是因為國家為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使用過的賬戶中,有你的充值,有你的積分,有你的贈券,有你的數據,有你的代開發票。
國家不能無故沒收你的數據和財富,這體現了國家對個人利益的尊重和保護,但是你可以自己用完余額、打完發票后注銷卸載。
另外,我認為國家這是放血療法。其實互聯網用戶都是動態的,每天都有用戶流失,也有新增用戶。沒有了新增用戶(商戶),滴滴每天都在流血。
而這時,滴滴的死對頭們都在瘋狂打廣告給補貼,什么T3,什么美團,什么曹操,什么嘀嗒,什么高德,其實都在搶滴滴的用戶。
最騷的操作來自美團。2019年5月美團打車下架,相當于已經放棄了打車市場。但是滴滴出事之后,美團似乎又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于7月9日恢復了美團打車。
滴滴原本以為自己可以挾億萬用戶和千萬司機自重,結果沒想到國家采用了放血療法,給了用戶和千萬司機轉移的機會。
這種作風,我感覺跟紅軍、八路軍、解放軍的優良作風是一脈相傳的。遇到敵情先轉移群眾,最大程度保護群眾利益。
滴滴的未來不是很樂觀,蛋總的判斷是有依據的:7月10日,國家網信辦發布了《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其中有些條款已經表明了態度。
最引人矚目的是第六條: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
雖然新法不溯及既往,但終歸是一種態度,也是對滴滴的當面打臉。就好比你吃牛雜被發現,你媽熊了一頓之后當著你的面對全家人說:誰再吃就打斷誰的狗腿。
滴滴目前做出回應,說是誠懇接受并堅決服從相關主管部門的要求,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參照國家有關標準,深入排查、認真整改存在的所有問題……
對于滴滴的表態,我一個字都不信。因為滴滴已經被約談多次,也被審查多次,滴滴類似的表態也有過很多次,可以說是陽奉陰違,屢教不改。
滴滴不會傻到明著跟監管部門作對,采用更聰明的軟抵抗,似乎更令人發指。比如2018年,上海市交通委和市公安局聯合進駐滴滴上海公司,對滴滴進行調查。
在被要求開放全量數據、接受檢查的情況下,滴滴并沒有拒絕,將兩大箱紙質數據清單搬到了執法部門。
然而里邊的材料都是無頁碼、無統計目錄、無序號的。而且這些數據信息不全且幾乎無用,還得進一步通過滴滴內部系統才能看到。
寫到這里,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有勞務公司惡意拖欠工資,農民工沒有辦法求助勞動部門,結果惹急了老板,老板弄來五萬多枚硬幣。
個人認為,滴滴給這些海量無用的文件,目的之一就是“合法地”刁難執法部門,給自己閃轉騰挪、逃避監管爭取時間,甚至可以認為是對監管的蔑視和挑釁。
《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的相關監管部門曾建議滴滴遲些上市,但是由于滴滴迫于資本方的壓力,還是提前上市了,給國家安全和用戶個人信息帶來巨大隱患。
從網信辦的公告上看,讓滴滴下架是為了“防范風險擴大”,可以判斷風險已經發生了。因為赴美上市,至少要提交審計底稿,這里頭已經有敏感數據提交給美方了。
但是具體泄露了多少,影響有多大,目前的說法很多,我們還要期待官方的調查,你可以猜但不能隨便說,小心滴滴的律師函警告。
從網信辦采取的一系列補救措施來看,滴滴的問題很嚴重。但是蛋總可以給滴滴指一條明路,盡早退市,誠心整改。那句話咋說來著:“投共一念起,剎那天地寬”。
如果滴滴從美國退市,那滴滴就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紀錄:繼19天閃電赴美上市之后,又閃電下市的世界紀錄。
我希望滴滴的管理層不要低估了黨和政府管理互聯網企業的決心。種種跡象表明,黨和政府正在堅決遏制資本的無序擴張,捍衛人民群眾的利益。
(二)不可一世的阿里被馴服
最近有個小細節特別打動人。根據知乎用戶“小青得了蛇精病”的觀察,最近工信部在搞一個啟動彈窗治理的整治,阿里系的你們知道他有多聽話嗎?
以前淘寶啟動至少5秒,現在連啟動廣告都沒有了,秒進!阿里巴巴、閑魚、支付寶也是一樣。你們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你們不要低估了黨和國家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決心!
看到這則消息,蛋總首先查看了工信部網站,網站上果然有整治APP彈窗的活動。有的廣告彈窗實在是太可惡了,根本找不到關閉按鈕,稍微一碰就跳轉到了亂七八糟的界面。
蛋總隨即翻出了手機打開了淘寶,發現之前需要手動關閉的彈窗廣告果然沒有了,果然是秒進。但是優酷和微博還有5秒廣告。
阿里現在這么乖,也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重拳處理過。螞蟻上市被緊急叫停,今年4月10日,國家進行反壟斷,阿里又被罰了182億。
阿里以前可不這樣。舉個例子,2015年工商總局發布白皮書,指出淘寶假貨橫行。首先這個是客觀事實,另外也是工商局分內之事。
正常操作,阿里應該接受批評,進行整改,哪怕是陽奉陰違、姿態上應付一下也可以。但是你猜阿里怎么著?
一方面直接指名道姓,表示要投訴工商總局的一位司長。另一方面挾民自重,以某個店小二的名義貼大字報,控訴司長吹黑哨。
最后,工商總局選擇了低調處理,一面強調白皮書沒有法律效力,一面和阿里握手言和,雙方偃旗息鼓,再不提這個事了。
但是2020年螞蟻上市被叫停,2021年反壟斷調查被開巨額罰單,阿里嘗過社會主義鐵拳之后,就變得溫順多了,這次在彈窗治理問題上堪稱表率。
(三)必須遏制資本無序擴張
互聯網是一項偉大的發明,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的經濟形態,還極大地改變了人類自己。
一大表現就是,我們已經有了嚴重的手機依賴癥、手機電力不足恐懼癥、沒有Wifi信號焦慮癥。沒帶手機出門,人跟丟了魂似的。
據說馬斯洛的人類需求層次已經調整,wifi和手機電量需要,超越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成為了人類最基礎的需要。
為什么會產生這種依賴?因為我們的生活已經跟互聯網高度綁定,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的工作學習,我們的人際交往,都已經離不開了網絡。
互聯網已經深深地融入了中國人的生活,這種改變是大勢所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結果。
隨著我們的生活跟互聯網高度綁定,我們的經濟和文化也開始跟互聯網高度綁定,最終我們的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也會跟互聯網高度綁定。
互聯網經濟中有一個現象——馬太效應,也就是強者恒強,弱者恒弱。在某一領域很容易被一兩家平臺所壟斷,形成巨無霸平臺。
一旦形成壟斷,當年的屠龍少年就會變成惡龍。就好比阿里巴巴,曾經也幫助很多人實現了互聯網創業夢想,擁有了自己的淘寶店。
2010年前后,淘寶店主是一份多么令人羨慕的職業。但是好景不長,淘寶店主很快成為了資本的韭菜,要么投錢申請天貓,要么在門可羅雀的網店苦苦掙扎,甚至還可能被封停。
同類型的天貓店,也存在嚴重內卷。不打廣告,不給平臺交保護費,你就永遠沒有流量。拿錢買流量,平臺會用大數據來給你收費,差不多剛好把你利潤吃個差不多。
湖畔大學雖然被關停了,但是某寶大學還在。某寶大學不僅有線上課,還有線下培訓,當然都是付費的,不同的付費享受不同的套餐。
雖然我沒見過龍長啥樣,但是只要你掏足夠多的錢,你就可以享受一條龍的服務,甚至會安排一位美女親自輔導你,不把你榨干誓不罷休。
線上平臺,利用成本優勢干掉了實體店。又通過線上內卷,干掉了大部分網店。最后平臺出來摘桃——開自營店(全是我噠)。
形成壟斷之后,平臺開始兩頭通吃。一頭吃消費者,一頭吃商家。兩頭都被捏得死死的。比如說貨拉拉也是這樣。
以前合肥有很多個體貨車司機,停在某個區域等活兒。貨拉拉出來之后,倒是不用等了,也方便了用戶,所以司機們紛紛注冊。
可是一段時間之后出現了問題,你不注冊VIP會員一天只能接兩單,而且派的單子也比較小,平臺還要抽成。關鍵是用戶習慣已經養成,你從街頭接不到單子了。
注冊會員,那么就等于入坑了。會員會有很多套餐,只要你錢掏的不夠,那么搶單永遠搶不過別人,逼打工人內卷(每月幾百塊錢)。
這種平臺的壟斷,其實就是對供需信息的壟斷。不通過這個平臺,客戶找不到司機,司機找不到客戶。
類似這種平臺,掌握著數據流,他們只會通過算法,讓平臺的收益最大。因此,不要指望著多勞多得,他們還要平衡派單,養活更多的韭菜,也就是會員。
當我們的社會,每個行業都被互聯網平臺所壟斷的時候,結果是可怕的。農民,不依靠平臺農產品賣不出去;工業企業,不通過平臺找不到銷路。
最典型的一個案例,2019年618年中大促期間,阿里天貓通過“搜索不顯示”等技術手段,實現對格蘭仕產品促銷的“精準打壓”。
更可怕的是,我們的互聯網企業,股東多是外資。14億人口的大市場,傲立世界的基礎設施,都成了外資獲取壟斷利潤的工具。
外資可以在中國掙錢,但是要遵守中國法律,比如《反壟斷法》,還比如《國安法》,馬上還有《數據安全法》,也要服從中國的監管機構的管理。
說到國家安全,是互聯網時代一個繞不開的課題,因為互聯網時代的確關系到國計民生,也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的網絡空間主權。
比如互聯網公司關于中國人行為習慣的海量大數據,也比如每一部人工智能汽車或者網約車都可能成為無形殺手,或者情報采集器。
說來你可能不信,美國有個黑客叫巴納比·杰克,他可以用一臺電腦黑進心臟起搏器,讓起搏器放電殺人。他聲稱,他已經發現了多家廠商生產的心臟起搏器的安全漏洞。
汽車正在進入互聯網時代,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也日益臨近。如果黑客黑進了汽車的操作系統,那么每一部汽車都可能淪為殺人武器。
所以加強互聯網企業的監管,不僅僅是反壟斷這么簡單,不僅僅關系到每個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還涉及國家的長治久安。
國家為什么要加強互聯網企業的管理?因為我們不想要亂七八糟的彈窗,不想要被壟斷平臺所控制,不想要受到網絡威脅。
正所謂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就是黨和政府的奮斗目標。這一次,滴滴逆勢在美國上市,掀開了一場對互聯網企業整治的大幕。
有人往陰謀論上分析,認為最近僅僅是為了敲打滴滴,那就小看了中國共產黨的格局了。這一次針對互聯網企業的整治,是普遍性的,是為了遏制資本的無序擴張。
7月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告,依法對互聯網領域22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立案調查,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7月10日騰訊申報的虎牙公司與斗魚國際控股郵箱公司的合并案,被市場監管總局否決。這件事應該跟滴滴無關,雖然騰訊是滴滴的第三大股東。
原因是壟斷。第一,騰訊在上游網絡游戲服務市場份額超4成,排名第一。第二,虎牙和斗魚在游戲直播市場份額超4成和3成,排名第一、第二。
騰訊目前已具有對虎牙的單獨控制權和對斗魚的共同控制權。如若合并,騰訊將在游戲直播市場占據主導支配地位。
資本如同洪水猛獸,利用好了可以為人民服務,利用不好可以禍害人類。黨和政府反對的是資本的無序擴張,而不是資本的擴張。
哪個資本家如果攻克了14納米純國產芯片工藝,國家一定會發給他一噸重的獎牌。如果國家不發我們民間湊錢發,唐山的鋼鐵足夠多還便宜。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也將是遏制資本無序擴張元年。任何人都不能低估了黨和政府遏制資本無序擴張的決心。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