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永康這個“大老虎”被中紀委立案審查,彰顯了黨中央徹底反腐敗、“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堅定決心,民眾一片叫好之聲。許多人感嘆道,我們黨有救了,中國有希望了!
一個時期以來,官場腐敗,貪腐橫行,社會風氣日下,社會貧富懸殊,社會矛盾加劇,群體事件頻發,“亡黨亡國”的危機和陰云讓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人十分揪心。為什么會這樣?我們的社會究竟哪里出了問題?.....不能不讓人深思。
我想到了網上流傳已久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十個如果”。這“十個如果”是網友摘編自《鄧小平文選》的論述。當初,小平同志對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可能發生的種種問題做了假設式論述,集中體現了鄧小平作為偉大政治家的高瞻遠矚。
以下是鄧小平同志的“十個如果”----
1、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以使中國百分之幾的人富裕起來,但是絕對解決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問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64頁)
2、如果按照現在開放的辦法,到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幾千美元的時候,我們也不會產生新資產階級,基本的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歸集體所有,就是說歸公有。(《在中顧委三次會議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91頁)
3、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1頁)
4、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1頁)
5、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么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在中央ZHENGZHIJUCHANGWEIHUI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54頁)
6、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區少數人更快的富起來,形成一個新的資產階級,產生一批百萬富翁,但頂多也不會達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擺脫不了貧窮。(《中國只能走社會主義道路》《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08頁)
7、我們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別是中國人口多,如果那時十五億人口,人均達到四千美元,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六萬億美元……就表明社會主義優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必須擺脫貧窮》《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25頁)
8、如果搞資本主義,可能有少數人富裕起來,但大量的人會長期處于貧困狀態,中國就會發生鬧革命的問題。中國搞現代化,只能靠社會主義,不能靠資本主義,歷史上有人想在中國搞資本主義總是行不通。我們搞社會主義雖然犯過錯誤,但總的來說改變了中國的面貌。(《吸取歷史經驗防止錯誤傾向》《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29頁)
9、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善于利用時機解決發展問題》《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64頁)
10、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使富起來的地區多交點利稅,支持貧困地區發展。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74頁)
鄧小平同志的十個如果振聾發聵。“十個如果”是鄧小平對我們黨真誠的提醒,也是嚴肅的警告。改革三十五年之后,當我們回頭再看這些諄諄教誨,不免產生一種強烈的震撼和詫異,并發出詰問:我們的一些所謂改革是否已經背離了總設計師的改革初衷?
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在事關中國前途命運的大是大非問題上,真正的共產黨人不能裝聾作啞,甚至指鹿為馬、順水推舟地將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像前蘇聯一樣葬送掉。
習近平指出,“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他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必須勇于解放思想,但解放思想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因而改革開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有人把改革開放定義為往西方“普世價值”、西方政治制度方向改,否則就不是改革開放。這是曲解我們的改革開放。世界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不實行改革開放死路一條,搞否定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開放”也是死路一條。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
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新一屆領導集體與媒體見面會上,習近平宣誓,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活生產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習近平指出,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沒有過時,關于資本主義必然消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沒有過時。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他指出,我們不搞無謂爭論,但涉及到大是大非問題,決不能含糊其辭,更不能退避三舍。“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是不行的!不能用“不爭論”、“不炒熱”、“讓說話”,為自己的不作為開脫,決不能東搖西擺、左右迎合!在事關黨和國家命運的政治斗爭中,所有領導干部都不能做旁觀者。
人民是改革的天然評判者,百姓心中有桿秤。重溫鄧小平同志的“十個如果”,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對改革開放的新論述,對全面地正確地理解和把握鄧小平理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