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國家或流氓政權,是美國人發明的一個國際政治術語。由于美國的隨心所欲,流氓國家名單上常常有出有進。如今,美國即將面臨一個麻煩,流氓國家的名單中,很可能會出現日本,日本有可能成為當今國際社會中下一個流氓國家。不管美國對此是心甘情愿地接受,還是面臨玩火自焚的危險,日本在繼第二次世界大戰給鄰國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帶來巨大的災難后,再次向世界呈現出成為下一個法西斯軍國主義國家的明顯跡象。
西歷2013年12月26日,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堂而皇之地參拜了“靖國神社”。上一次日本在任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是西歷2006年的小泉純一郎,如今,時隔7年,安倍晉三再次重復了這個極具政治色彩、極其敏感的舉動。盡管中國和韓國對安倍的這一舉動提出強烈的抗議,但是,安倍政府還是不管鄰國的感受,恬不知恥地向美國乞求“理解”。這一次,連美國政府都未必能繼續護著日本的胡作非為。美國駐日本大使當天表示,對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感到失望,認為安倍的這一做法會加劇與亞洲鄰國的矛盾,并希望日本在這個微妙的問題上能找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不管美國的這一表態是真心的還是耍兩面派手法,安倍這一次的確在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安倍晉三自西歷2012年上臺以來,屢屢做出迎合軍國主義的舉動,一再引起周邊國家的不滿,頻頻制造激化矛盾的不安定因素。這一次參拜靖國神社,在其事先積累的國際緊張關系的基礎上,將矛盾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使得日本與周邊國家的關系面臨嚴重倒退的局面。面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舉動,中國外長王毅向日本方面明確表示,“中國對此絕不容忍。日方必須對安倍此舉造成的嚴重政治后果承擔全部責任。如果日方蓄意繼續挑戰中日關系的底線,不斷加劇兩國之間的緊張對立,中方必將奉陪到底。參拜靖國神社的倒行逆施,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使日本繼續處在歷史的被告席上。”
安倍剛上任時便表示,對自己前一次任首相期間未能參拜靖國神社而“深感后悔”。為了這次參拜靖國神社,安倍又公然說:“作為領導人,我有責任與那些拋家舍業、在戰場上犧牲的人站在一起”。人們都很清楚,靖國神社里供奉著很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著名戰犯,安倍如此公然為這些戰犯大唱贊歌,讓人們看到日本當局對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向周邊國家及人民犯下的罪行沒有悔改之意。因此,安倍領導下的日本很可能再次走上與人類正義為敵的法西斯軍國主義道路,很可能再次成為不折不扣的流氓國家,成為當今國際社會最危險的暴徒。安倍號稱日本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事實上,安倍的所作所為表現出日本政壇在心智上的不健全,依然顯露出其野蠻的本性。對于這樣一個危險的、潛在的流氓國家,全世界都應該睜大警惕的眼睛。
即將到來的西歷2014年是中國的甲午年,這不由得使人想到120年前的那一個甲午年。也許安倍等人在軍國主義的熏陶和狂妄中,依然沉醉于120年前針對中國清朝政府那場甲午戰爭的舊夢。那一場甲午戰爭成為日本兇惡崛起的重要起點。但是,日本那一次“勝利”之后的喪心病狂也讓它受到應有的懲罰。如果日本不接受這一深刻的教訓,幻想歷史重現,日本必將再次遭受更加嚴厲的懲罰。120年,兩個甲子過去了,當今中國絕不再是當年清朝政府統治下的中國,當今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絕不會允許120年前那場甲午戰爭的局面再次重演。如果日本依然執迷不悟,那就新帳老賬一起算。恰如王毅外長所言,中國“必將奉陪到底”。由此,我們必須警告日本——別給中國這樣一個正當防衛的機會!
作為每一個普通中國人,我們已經無需用激烈和過度的方式再對日本表達憤怒和抗議,因為,當今日本政府已經不是一個理性的、可以講道理的政府。出于人類良知的道理,已不能觸動安倍之流的耳膜。我們只需保持高度的警惕,冷眼旁觀日本軍國主義小丑如何為他們曾經的殘暴而招魂,密切監視日本如何在重新邁向法西斯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并時刻做好準備,對于想把自己變成希特勒第二的日本政要和日本政府,隨時予以最嚴厲的痛擊。在此,我們應該對本屆中國政府表示充分的信任,向日本展現我們強大的團結和凝聚、理性與沉著,以我們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沉穩,看安倍之流如何狗急跳墻。
順便再對美國說一句:拴好你的狗,看住你的狗。小時候父親就告訴過我一個人生經驗:當惡狗要咬人時,拿好棍子,時刻準備打斷它的狗腿,而無需看狗主人的臉色。我想,這個人生經驗對于國際大事也同樣適用。面對日本這個潛在的流氓國家,全世界人民,尤其是各個曾經被日本欺凌國家的民眾,當義無反顧、齊心協力、毫不猶豫地給妄圖復活的日本軍國主義法西斯以雷霆萬鈞般的痛擊。要讓安倍之流的日本政要知道,中國在國際舞臺上,不僅有慈眉善目的和藹,同樣有怒目金剛的威嚴;不僅有菩薩心腸的慈悲,同樣有霹靂手段的憤怒。正值毛澤東主席120周年的誕辰紀念,讓我們重溫毛澤東莊嚴的宣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