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時評

竊國大盜佐利克們為中國的藥方

旦升 · 2012-03-07 · 來源:烏有之鄉
國研中心與世行毒藥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竊國大盜佐利克們為中國下的藥方  

 如果你不知道當代竊國大盜是個什么樣?《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有助于你了解這個竊國大盜集團的所作所為。“他們從全球各國騙走了數萬億美元。他們從世界銀行、美國國際發展機構和其他對外援助機構那兒挪走資金,放入大型跨國公司的保險柜和控制全球自然資源的少數家族的口袋里。他們使用的工具,有虛假的金融報告、非法操縱選舉、賄賂、勒索、美人計和暗殺。他們玩的是一場與帝國同生的古老游戲,但在全球化時期卻以新的面目和可怖的情形再現。”讓我們來細看一看這個竊國大盜集團的馬前卒佐利克,是如何掛著【世界銀行】的羊頭,親臨中國現場販賣“私有化”狗肉;又是如何與中國的【奸偽】資改派們狼狽為奸謀劃設計,為中國支招下藥方的。讓我們逐條分析,你就會明白:  

第一,重新界定國有部門和私營部門的作用,完成向市場經濟轉型。目前,中國依靠市場和非市場手段共同構成了對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激勵機制,政府、國有企業和私營部門的作用缺乏明確劃分。中國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戶籍制度改革是具體措施之一,還應重點保障農民的土地權利,擴大土地登記制度和土地承包權。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需要更多地依靠市場和私營部門。   他們說:國與家,公與私還“缺乏明確的劃分”,試想一旦劃清分界,中國必將成為各顧各的利益碎片,解體中國就成了水到渠成很方便的事;他們又說:“還應重點保障農民的土地權利,擴大土地登記制度和土地承包權”這就是土地私有化變種的忽悠說法。總而言之,就是私有的還不夠,還沒有達到名正言順、明目張膽、為所欲為的程度!一旦達到徹底私有化,個人利益、集團利益和階級利益就成了自動肢解中國的有力武器,分裂也就不在話下啦。  

第二,推動創新,建立與全球研發網絡相連的開放型社會。這需要與資本市場和企業家市場相聯系,并得到法治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有力支持。    他們的所謂推動創新,就是要建立開放型的殖民社會,來也自由,去也自由。竊賊總是要為自己想好退路,這樣以來,沒有比“開放型社會”這個更合適的環境啦!盜竊起來還能得到“法治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和有力支持,又能自由自在地全身而退。  

第三,促進綠色發展。中國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可以將自身的環境挑戰轉變為促進發展的綠色增長。    30年來,他們掏光了中國的自然資源,成功轉嫁了西方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現在卻揣著明白,裝糊涂說什么:“可以將自身的環境挑戰轉變為促進發展的綠色增長”;他們為中國安排的轉基因在中國已經移植接種成功,真正的綠色已存在的不多,這里的所謂“促進發展的綠色增長”是個什么綠色增長?  

第四,為所有人提供均等機會和社會保障。這意味著在就業、融資、社會服務和可轉移的社會保障等領域提供均等的便利條件,加強能力建設、透明度和問責制。  在兩極已經嚴重分化的社會,還假惺惺、虛偽地說什么“均等機會”,忽悠誰?向誰透明?又向誰問責?  

第五,加強財政體系建設,改善財政可持續性。這涉及三個關鍵領域:確保各級政府有充足的財力以滿足支出需求;籌集更多的財政收入;調整支出結構,提高社會和環境方面的支出比重。   又要“確保各級政府有充足的財力”,又要“提高社會和環境方面的支出比重”。錢從何來?佐利克們為中國人民能“改善財政可持續性”的掏腰包,可謂是未雨綢繆、費盡心機啦。  

第六,確保中國作為國際社會的利益攸關方繼續融入全球市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關鍵利益攸關方------盡管她可能還在評估如何將自身的發展需求與國際責任相結合。展望未來,中國應當在國際發展、開放貿易、全球金融穩定、開放投資、能源和商品、環境等領域,成為全球解決方案的一個重要合作伙伴。    中國作為“國際社會的利益攸關方繼續融入全球市場”已經成為“將自身的發展需求與國際責任相結合”的【負責任大國】,為了“在國際發展、開放貿易、全球金融穩定、開放投資、能源和商品、環境等領域”,看來中國還負擔的很不夠,還可以繼續為全球經濟輸血、買單。  

《2030年的中國》研究報告所勾勒的結構改革,也為建立更強大和更具建設性的國際關系提供了機會。  

2001年,也就是10年前,我作為美國貿易代表完成了中國加入WTO的進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江澤民、朱镕基利用入世的國際化進程推動了國內改革。此后,我又看到中國下一代領導人、工商界和勞動者如何努力從這些改革和WTO體系中獲益。     十年前,竊國大盜們在中國的“成功運作”,讓佐利克印象深刻、沾沾竊喜、回味無窮,還希望中國人民能繼續從“這些改革和WTO體系中獲益”。  

因此,我們應當致力于將中國這一輪的結構改革與不斷變化的國際經濟議程相聯系——重新平衡增長、儲蓄和消費;在更大的國際競爭下,建立一個更加開放和有競爭力的服務業市場;通過技術開發提高生產率,保護智力投資和知識產權;鼓勵國際農業發展,關注糧食安全;更加高效、明智地利用能源;開放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的投資機會;實現主要貨幣的國際化,向開放的資本賬戶和靈活的匯率制度過渡;利用全球供應鏈提供的新的和更大的機會,推動全球貿易發展。     最后,竊國大盜的馬前卒佐利克殷切希望:中國這一輪結構改革要“建立一個更加開放和有競爭力的服務業”市場,為竊國大盜們提供更好、更周到的服務;保護好沒有自己國家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那些國際“智力投資和知識產權”;鼓勵進入中國的“國際農業”要大力發展;徹底開放金融實現主要貨幣國際化,向開放的資本賬戶和靈活的匯率制度過渡。也就是說,只有這樣才能讓竊國大盜們竊起來,更安全、更方便、更自由、更順暢!  

三十多年來,他們為此在中國精心設計,竭力滲透和鉆營,培養漢奸、扶植買辦、控制媒體、操控經濟。他們的目標就是以【私有化】為工具將資本控制占有在自己的手上,不是為了世界的進步,更不是為了造福于人類。而是為了讓他們這些竊國大盜們行動起來更自由、更安全、更方便、更有成就感。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于是,里應外合禍害中國的總動員開始了,中國的漢奸們瘋狂了。為了他們的“前途”公然跳出來與國家和人民為敵。從【走資派】到【資改派】,現在居然明晃晃地變質成了殺氣騰騰的【寧不派】!曹阿瞞當年振振有詞“寧可我負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負我”;殷鑒不遠的1927.4.12事變蔣介石、汪精衛一黨的“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人”的老招數,突然又有了用武之地。     

    可見,中國共產黨不革命,就有人革中國共產黨的命。這就是革命黨變執政黨的莫大悲哀。堂堂人民網卻以人民的名義發出漢奸買辦們肢解顛覆中國的心聲,人民已被【代表】到了何種程度,國家已被漢奸買辦賣國賊們控制到了何種程度!漢奸買辦的頭子在上面大叫私有化,下面的漢奸買辦們一定要瘋狂響應,因為他們深知【奸偽改革】是他們這些漢奸買辦和裸官賣國賊的唯一救命稻草,如不奸偽地改開下去,不將中國肢解顛覆,他們的主子就要【喂雞解密】,他們就【死路一條】!從溫水煮青蛙的慢慢演變,到現在急不可耐地打著改革的名號歇斯底里地叫囂“寧要微詞,不要危機”,鼓噪什么“一個長期執政的大黨,尤其要時刻警惕短期行為損害執政根基”。請問,到底是誰?真真切切地損害著執政根基?難道那句“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還表述透露的不夠清晰嗎?  

  

附件1.     世行行長佐利克:中國要完成向市場經濟轉型  

                 2012年02月28日09:45         中國廣播網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在“實現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發展:中國的戰略選擇與國經驗”高層研討會上的講話  

引言  

尊敬的部長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我很高興出席今天的《2030年的中國》報告發布活動。  

這項研究的構想肇始于18個月前,當時我與李克強副總理會面,慶祝中國與世界銀行合作30周年。  

我們討論了如何在過去30年的知識交流、相互尊重和友好合作基礎之上,進一步深化中國與世界銀行的合作伙伴關系。  

李克強副總理表示,支持雙方開展合作研究,面向2030年,甄別和分析中國中期發展所面臨的各種挑戰。胡錦濤主席和習近平副主席對此表示歡迎。  

我感謝李副總理對這項研究所給予的堅定支持。  

感謝謝旭人部長和李偉(微博)主任作為本次會議的東道主,邀請眾多貴賓參與討論。  

此外,我也感謝張玉臺主任在啟動和指導本項研究方面發揮的作用。  

我還要感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領導劉世錦副主任,他對整個課題研究的領導作用堪稱典范。  

背景  

我們探討中國令人矚目的發展經驗和未來面臨的挑戰,無疑是恰逢其時的。  

當前,世界經濟呈現多極化增長,新興市場國家——其中多數來自亞洲——彌補了發達經濟體步履蹣跚的經濟表現。過去5年里,發展中經濟體對全球增長的貢獻率達三分之二。  

中國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過去32年來,中國取得了非凡的經濟成就,經濟年均增長9.9%,6億多人擺脫貧困。  

中國已經躋身中上等收入國家行列。到2030年,如果中國的人均收入從目前的5000美元左右提高至16000美元,那么其經濟規模就相當于增加了15個今天的韓國。  

中國經濟的發展將對國際經濟、社會和政治產生長久而深遠的影響。  

但是,我們應當警惕這種“直線趨勢”。中國的領導人知道,目前的增長模式不可持續。  

中國已經認識到,從出口導向和過度依賴投資轉向更多地依靠內需和消費拉動增長所面臨的挑戰。  

中國還要面對一些特殊國情的挑戰:  

- 人口未富先老;  

- 全球能源、糧食、原材料和水資源供給壓力;  

- 環境危機;  

- 5年之后,退休人口將超過新增勞動力,以及隨之而來的提升勞動生產率的需求;  

- 不平等現象加劇產生的社會風險。  

中國將沿著建設現代化和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的獨特道路發展——一條能夠戰勝這些挑戰的道路。  

一個成功的中國不僅可以繼續為億萬人民提供發展機會、改善生活水平,也可以給其他國家——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樹立典范,證明實現經濟發展不必以犧牲社會和環境績效,或是全球責任為代價。  

中國還可以將自身的改革與建立更加強大、相互聯系和相互合作的國際經濟體系相結合。  

中國領導人基于對結構改革必要性的認識,提出了這些問題,我對此表示敬意。  

那些正疲于穩定經濟的發達國家的明智做法是,思考其自身經濟增長和創新所面臨的結構性挑戰。  

現在不是敷衍塞責的時候,而是未雨綢繆、順應全球和國內經濟重大變化的時候。  

中國的決策層已經明確了需要做什么。政府“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中反映了變革的目標,這些規劃著眼于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進以加強創新和提升經濟效率為導向的結構改革,增強社會包容性以彌合城鄉分化和縮小收入差距。  

現在,中國需要將這些規劃付諸行動——從“做什么”到“怎么做”。  

研究報告  

六個月前,我們在同一個會場討論了《2030年的中國》報告初稿。那時,與會中外專家為進一步完善報告提出了富有見地的寶貴意見,李偉主任也就如何使報告對中國領導人更有助益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聯合課題組認真研究了這些意見和關切,對報告分析研究的結構、論證和應用進行了完善。  

我相信,他們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作為合作研究的成果,這份報告不是簡單地提出教科書式的解決方案,而是基于對政治經濟學挑戰的認識。  

報告是務實的。根據李偉主任的建議,報告避免了過度規范的建議,而是提出了發展方向,并充分認識到這些觀點仍需在中國國內進一步討論,之后才能制訂和執行詳細的政策、法律、規則和指南。  

報告也是現實的。改革并不容易,經常會遇到阻力。我們試圖甄別改革的障礙,提出改革順序和速效方案——易于實施改革的步驟。我們努力應對短期風險,同時也關注如何推動參與式改革,贏得社會各界的支持,建立基于實踐的反饋體系。  

這是一份能夠吸引國際受眾的報告,尤其是那些與中國所處的狀況相似、面臨的挑戰相同的其他中等收入國家。所以,我特別高興看到,今天的與會者有來自不同國家和不同背景的發展問題專家。  

最后,這也是一份提出各種難題的報告,它著眼于中國及其他中上等收入國家需要面對的主要政策挑戰:  

- 政府在未來經濟中應當扮演什么角色?  

- 個人、家庭、企業和公民社會組織應當發揮什么作用?  

- 國家如何協調經濟增長與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實現向綠色發展轉變?  

- 國家應該采取哪些措施,確保人人享有均等機會、基本社會保障和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而且這些服務又是可以負擔的——無論對政府、企業還是家庭?  

- 國家如何適應城鎮化的快速發展?  

- 怎樣才能建立一個能夠與發達國家進行國際競爭的、有創造力和創新性的開放型經濟?  

- 如何從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機中汲取教訓,使財政和金融體系不僅具有韌性,而且公正、透明、人人享有服務機會?  

為回答這些問題,報告提出了中國未來20年的新的發展戰略。  

這一戰略旨在充分發揮中國自身的多重優勢——包括高儲蓄率,充足且不斷增長的熟練勞動力,規模較大的市場,善于解決問題以保持經濟增長的良好記錄,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等,同時把握經濟全球化、其他新興經濟體快速成長以及應用前景廣泛的新技術不斷涌現等外部機遇。  

報告以六個戰略支柱為基礎提出了改革建議。  

第一,重新界定國有部門和私營部門的作用,完成向市場經濟轉型。目前,中國依靠市場和非市場手段共同構成了對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激勵機制,政府、國有企業和私營部門的作用缺乏明確劃分。中國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戶籍制度改革是具體措施之一,還應重點保障農民的土地權利,擴大土地登記制度和土地承包權。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需要更多地依靠市場和私營部門。  

第二,推動創新,建立與全球研發網絡相連的開放型社會。這需要與資本市場和企業家市場相聯系,并得到法治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有力支持。  

第三,促進綠色發展。中國面臨著重大的機遇,可以將自身的環境挑戰轉變為促進發展的綠色增長。  

第四,為所有人提供均等機會和社會保障。這意味著在就業、融資、社會服務和可轉移的社會保障等領域提供均等的便利條件,加強能力建設、透明度和問責制。  

第五,加強財政體系建設,改善財政可持續性。這涉及三個關鍵領域:確保各級政府有充足的財力以滿足支出需求;籌集更多的財政收入;調整支出結構,提高社會和環境方面的支出比重。  

第六,確保中國作為國際社會的利益攸關方繼續融入全球市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關鍵利益攸關方——盡管她可能還在評估如何將自身的發展需求與國際責任相結合。展望未來,中國應當在國際發展、開放貿易、全球金融穩定、開放投資、能源和商品、環境等領域,成為全球解決方案的一個重要合作伙伴。  

《2030年的中國》研究報告所勾勒的結構改革,也為建立更強大和更具建設性的國際關系提供了機會。  

2001年,也就是10年前,我作為美國貿易代表完成了中國加入WTO的進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江澤民、朱镕基利用入世的國際化進程推動了國內改革。此后,我又看到中國下一代領導人、工商界和勞動者如何努力從這些改革和WTO體系中獲益。  

因此,我們應當致力于將中國這一輪的結構改革與不斷變化的國際經濟議程相聯系——重新平衡增長、儲蓄和消費;在更大的國際競爭下,建立一個更加開放和有競爭力的服務業市場;通過技術開發提高生產率,保護智力投資和知識產權;鼓勵國際農業發展,關注糧食安全;更加高效、明智地利用能源;開放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的投資機會;實現主要貨幣的國際化,向開放的資本賬戶和靈活的匯率制度過渡;利用全球供應鏈提供的新的和更大的機會,推動全球貿易發展。  

當前,全球大部分地區都在關注宏觀經濟穩定政策,這是必要的,但還不夠充分。  

世界經濟需要改革以拉動增長,而實現增長又需要改變結構以提升生產率、競爭力和創新性。  

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結構改革能夠開啟深入合作和互利共贏的新渠道。與其說在一些傳統問題上爭執不休——其結果是“零和”博弈,不如共同推進結構改革,這可能為制訂聯合戰略提供機會,以克服阻礙共同增長的既得利益影響。  

結束語  

我希望《2030年的中國》報告能夠給決策者提供有益的參考,給各國提供分享知識和經驗的寶貴機會——借用中國現代化發展之父鄧小平的說法,提供一個“實事求是”的交流機會。  

我也希望這份報告僅僅是一個開始。我們的目標是,利用雙方過去一年半開展的研究、分析、合作以及建立的伙伴關系,使這項研究成為制度建設和政策制訂的基礎,尤其是在財政支出、社會保障、法治和競爭等領域。  

中國成功的發展經驗的一個亮點是,從地方層面開始,先進行試點,然后擴大規模。試點項目可能成為極其有用的學習工具,積跬步可以至千里。  

世界銀行集團準備支持中國采取下一步的行動措施。這項合作研究的一個重要收獲是,雙方在報告起草過程中建立了密切的聯系。世界銀行課題組領導尼赫魯告訴我,在課題結束時,世界銀行和中方團隊已經真正成為一個有著共同目標和深厚友誼的聯合團隊。  

所以,我要再次感謝中國政府和中方伙伴的出色合作,希望我們的合作能夠繼續。  

謝謝大家,我期待著聆聽各位的見解。  

  

  

附件2.          人民日報評論部:寧要微詞,不要危機  

           2012年02月23日06: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無論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對于改革者來說,認真聽取民意,又不為流言所動,既需要智慧和審慎,更要有勇氣與擔當   自1978年至今,中國的改革已如舟至中流,有了更開闊的行進空間,也面臨著“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挑戰。   發展起來的問題、公平正義的焦慮、路徑鎖定的憂嘆……在鄧小平南方談話20周年、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人們對改革的普遍關切,標注著30多年來以開放為先導的改革進入了新的歷史方位。   沖破思想藩籬、觸動現實利益,改革從一開始就挑戰著既定格局,也無可避免地伴隨著“不同聲音”。無論當年的聯產承包、物價闖關、工資闖關,還是今天的官員財產公示、壟斷行業改革、事業單位改革,改革總是在爭議乃至非議中前行。   所不同的是,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改革頂層設計”,從經濟領域到社會政治領域,改革越是向前推進,所觸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復雜,碰到的阻力也就越大。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容易的都改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全是難啃的“硬骨頭”,不能回避也無法回避。   改革就會招惹是非,改革就是“自找麻煩”,改革也很難十全十美。30多年后,身處深水區和攻堅期,無論方案多么周密、智慧多么高超,改革總會引起一些非議:既得利益者會用優勢話語權阻礙改革,媒體公眾會帶著挑剔目光審視改革,一些人甚至還會以烏托邦思維苛求改革。對于改革者來說,認真聽取民意,又不為流言所動,既需要智慧和審慎,更要有勇氣與擔當。   在改革進程中,可怕的不是反對聲音的出現,而是一出現不同聲音,改革就戛然而止。現實中,或是囿于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擔心不可掌控的風險,或是陷入“不穩定幻象”,在一些人那里,改革的“漸進”逐漸退化為“不進”,“積極穩妥”往往變成了“穩妥”有余而“積極”不足。這些年來,一些地方改革久議不決,一些部門改革決而難行,一些領域改革行而難破,莫不與此有關。   然而,“改革有風險,但不改革黨就會有危險”。縱觀世界一些大黨大國的衰落,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補補的機巧,沒有大刀闊斧的魄力,最終因改革停滯而走入死胡同。對于當前各地各部門千頭萬緒的改革來說,面對“躲不開、繞不過”的體制機制障礙,如果怕這怕那、趑趄不前,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態度,甚至將問題矛盾擊鼓傳花,固然可以求得一時輕松、周全某些利益,但只能把問題拖延成歷史問題,讓危機跑在了改革前面,最終引發更多矛盾、釀成更大危機,甚至落入所謂“轉型期陷阱”。   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就曾告誡:“不要怕冒一點風險。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能力,承擔風險的能力”,“改革開放越前進,承擔和抵抗風險的能力就越強。我們處理問題,要完全沒有風險不可能,冒點風險不怕”。事實上,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崩潰邊緣,到南方談話前的歷史徘徊,我們黨正是著眼于國家和人民的未來,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敢于抓住主要矛盾、勇于直面風險考驗,才能化危為機,推動改革開放巨輪劈波斬浪,讓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寧要微詞,不要危機;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一個長期執政的大黨,尤其要時刻警惕短期行為損害執政根基,防止局部利益左右發展方向,力避消極懈怠延誤改革時機,所思所慮不獨是當前社會的發展穩定,更有黨和家事業的長治久安。面對全新的改革歷史方位,當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寬廣視野,以無私無畏的責任擔當,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所要求的,“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創新”。如此,我們就一定能把風險化解在當下,讓發展乘勢而上,為黨和國家贏得一個光明的未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ng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5.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6.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7.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8.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久久久这里全部是精品 | 日本中出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日本乱码伦电影 | 午夜成本人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激情激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