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與蔣成博
評“孔慶東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嗎?”
投槍匕首
有網友看了我“秦檜與蔣成博”這樣的標題可能會感到奇怪,會問:秦檜是宋朝的頭號賣國賊,蔣成博是當代知識精英,怎么把他們兩個扯在了一起?
那我現在就告訴你:秦檜雖活在宋朝,蔣成博確屬當代“精英”,但他們兩位在處理許多重要問題時手法是一樣的,所以我就把他倆聯在了一起。
下面就聽我慢慢道來。
秦檜要殺岳飛,罪狀呢:莫須有。
蔣成博要罵倒――不是批倒孔慶東,罪名呢:沒有。
蔣成博針對這次香港罵戰事件,寫了一篇除了罵還是罵的大作;“孔慶東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嗎”?將孔慶東定性為一個“破口大罵”、“出口成臟”、“粗俗不堪”的“中國真正的跳梁小丑” 、“流氓罵手”。
證據呢?沒有。他拿不出一句孔慶東罵人的原話。他只是說“孔慶東——孔和尚、孔三媽亦奮勇參戰,破口大罵中國香港市民,而且,在中國第一視頻網“孔和尚有話說”視頻欄目中粗話、狠話、毒話、臟話連篇,罵聲連連,不斷發出中國香港人是王八蛋等粗俗叫罵聲”。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我想許多網有都看過那個視頻,得出的結論只能是:蔣成博在信口雌黃。
蔣成博你如果不服這個結論,或者有其他人不服這個結論,我可以把蔣成博所指的“孔慶東在中國第一視頻網孔和尚有話說”視頻欄目中孔慶東所說的原話放在下面,看看是否如此。
蔣成博是做“養身”學問的“精英“。我想,做學問總首先得根據客觀事實,然后對這客觀事實進行分析、對照、研究后再做出結論。沒有客觀事實作為依據,就做出結論,將孔慶東定性為“跳梁小丑”、“流氓罵手”,這還象做學問的人嗎?還是你的“養身”學問與眾不同,就得用你的這種手段才能做得出你的“養身”學問?
如果做“養身”學問和做別的學問一樣,那么你用沒有客觀事實作為依據做出來的“養身”學問,用這種手段來推銷你的“養身學問”,不就和江湖諞子一個模樣了。
在這里我到想對你說一句:你在做“養身”學問前,先做好自己的“養心”學問。當然,做的方法必須是如我前面所說的正確方法。否則,你的心也只會越做越歪,越做越黑。
這次事件的進過明明是去香港的“那些大陸女人在聊天,說香港人普通話說得差,那對情侶聽到了”,就抓住大陸小孩因初到香港而在地鐵里吃東西這事不放,發起了一場戰爭似的開罵。尤其是那位戴眼鏡的香港男子,更是不依不饒,兇相畢露。當視頻在網上播出后,有了一些不同觀點的微博發在網上,這時更本就沒有什么如蔣成博所說的“民眾罵戰”。
這“民眾罵戰”是孔慶東在“孔和尚有話說”里對這事作了一點評論,說了幾句公道話后在發生的。為什么孔慶東對這事作了一點評論,說了幾句公道話后就一下會發展成一場“民眾罵戰”,蔣成博心里是最清楚的:有一批媒體為了整倒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孔慶東先生,利用手中掌握的媒體資源進行大肆操作。可到了蔣成博的嘴里卻全變了樣。
為什么呢?因為蔣成博在處理許多重要問題時的手法和秦檜一樣,遵循“莫須有“守則。
蔣成博是最痛恨別人罵任何人的“文明君子”,“堅信,無論什么時候,無論什么原因“。所以他對汪精偉決不會罵他是狗漢奸而是要三呼主席的,對當年的和平軍決不會罵他們是二狗子而是很有禮地稱他們為皇協軍的;對邦助侵略者懲治自己同胞,包括香港同胞的人也決不會罵他們狗腳子,而是敬稱他們長官或先生的。蔣成博說:“粗言穢語是語言暴力,萬萬不可”。用他的“文明禮儀、倫理道德、真善美,以是否能夠表現中國文化精粹為標準來衡量”,凡是上面罵了的人就是“低素質中國“人,甚至是“真正的跳梁小丑”,“流氓罵手”。如果大家不認同他的高論,“那么,我們只能說中華民族完了,中國完了,中國人民徹底淪喪了”。
按蔣成博的高論,岳飛當然也就不是什么民族英雄,不只是“低素質中國“人,而且還是“中國真正的跳梁小丑”,“流氓罵手”。因為岳飛也罵人了,他不但罵秦檜們是逆賊,蠹蟲,甚至還怒發沖冠地罵,不但怒發沖冠地罵,還要“饑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呢!
秦檜只能給岳飛定個“莫須有”罪名。
蔣成博卻能將岳飛定上個“罵”罪名。
蔣成博,你不愧為推銷“養身”術的“精英”,真服了你了。
蔣成博是最痛恨別人罵任何人的。但他想罵的人他是一定要罵的,而且還非罵到自己感到痛快不可。至于罵的語言和詞語真是豐富極了,如果有那位網友有這個心情和時間將他罵人的語言和詞語作個輯錄,編成一本“罵人實用手冊”,想罵人時拿出這本“罵人實用手冊”來保他夠用。
蔣成博一方面最痛恨別人罵任何人。另一方面自己又如此專長罵人,怎么為如此天壤之別呢?這是因為罵的對象不一樣,蔣成博要罵的是根據他“研究分析后“,確認已不再享有公民資格的 “基本上沒有什么公民意識,更不要說世界公民意識了,缺乏文明公德的“”96%以上“”的中國人”。
至于被罵者的罪狀呢,當然可以莫須有。
這也就是我為什么把秦檜和蔣成博排在一起的原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