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中國(三)論改革開放
兒時要學說真話,長大了卻要學會說假話;當官沒本事不要緊,不會違心說假話萬萬不行;精神頹廢,誠信喪失,謊話彌天令人窒息令國衰敗是當今中國的“特色”。 彌天謊言掩蓋著精神麻木愚昧,掩蓋著中華民族亙古未見的危機。中國百病染體,卻用一系列假話粉飾成“盛世”,危機可怕,臨危機而樂不思蜀更可怕,這是中國病中之病。要治中國的病,首先要沖破謊話的束縛,還中國以本來面目,對癥下藥,才有望治好中國的病。本人對中國目前的形勢有揪心地焦慮,自知禿筆不掃乾坤雪,樂得無憂作釣翁,本想擱筆沉默,無奈忍不住又想說幾句大實話,以盡一個中國人的本份。
中國空前危險,但也不是無藥可治。中國的發展前途可用九個字概括:“穩必衰,亂必亡,變能興。”本文試從“危險的經濟基礎”、“ 腐朽的理論基礎” 、 “ 論改革開放” 、“ 論社會主義”、和“論對策”這幾個角度闡述這個問題。有點長,所以一星期發一章節。
三,論改革開放
搞改革開放沒錯,但搞改革開放需要一個善作為的強政府,而不是一個不善作為的弱政府,否則,國敗了還不知道咋敗的。改革開放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放棄原則是本末倒置,大錯特錯。改革開放應有強烈危機意識,沒有危機意識的改革則非常危險。搞經濟沒錯,但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則是錯。改革是必要的,但改革應興利除弊,不能全盤否定,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開放是必要的,但開放應立足于自強自立,勵精圖治,有利則放;不能放棄自強自立,一心靠外,無限開放。搞市場經濟是必要的,但搞市場經濟應積極競爭,勝中取利,以勝為榮;不能消極競爭,敗中取利,以降為榮。搞私有制是必要的,但不能摧毀公有制全面私有化。管得太過不好,但放得太過則誤國。改革開放實際走是一條用一個不善作為的弱政府,堅持“土洋人”的理論不動搖,沒有危機意識,放棄自強自立,全面私有化,全方位開放,一心靠外以奴為榮的錯誤路線,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其中摧毀國營企業最要命。國營企業搞不活似乎已成思維維定勢,這是錯誤的。國營企業自古就有,外國有,都活得好好的,唯獨在中國活不了,原因是愚蠢瘋狂的企業改革活活整死的。公有制企業和私有制企業有不同的屬性。私有制企業是民間自發形成,政府允許不管也能活。公有制企業是政府主動行為,政府管則活,不管則死。假如政府放開私有制的同時管好公有制,國營企業就不會死,管得好點就能立于不敗之地。而企業改革奉行的是政府不干預,國營改國有,政企分開的方針,這對發展私有制外有制可行,而對國有企業則等于卡脖子斬首,必死無疑。國營企業不僅是一個經濟實體,還是黨直截掌握的政治實體,是調節經濟的大水庫,是黨施政的重要手段,是民族經濟的主力軍。只要國營企業不丟,其他方面出點偏差,尚有回旋余地。當政府把國營企業當敵人碉堡攻堅后,民族經濟成了一盤散沙,外企乘勢占主導地位,中國民族自信垮了,黨成了光桿司令,經濟上無正經事業可做,政治沒法抓,馬列毛理論因無用武之地而名揚實棄,四個堅持成了空話,為找點經濟增長點撐面子,只能繼續吸毒,用“土洋人”腐朽理論堅持改革開放,“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去為外國人服務,走一心靠外,自愿做外國殖民地的難歸路。
“土洋人”的謬論荒唐絕倫,受黨教育多年的“改革家”不可能沒感覺。為什么會獨鐘此論呢?嚴鞭上進,往往招嫌。縱容墮落,往往受寵。“土洋人”的謬論恰恰迎合“改革家”們不作為,不負責,不勞而獲,多享受的墮性機會主義思維。君不見世界上最好當的官應屬改革開放的高官,一句政企分開,政府不干預就把自已責任擇得干干凈凈,坐上飛機世界任我游,企業生死與我無關,活是我改革功勞,死找市場去,百姓生死由市場決定,權我放了,土地隨便賣,富了是我開放功勞,賣不出去是你不開放活該窮,皇帝天天上朝太累了,我就隔幾年搞個“指示”“代表”“發展觀”之類的東西讓大家深刻體會,有什么用我不管,只要當圣旨朝拜就行,皇帝搞提意見的御史太傻了,我就是句句是真理,放屁也有香水味,西方強國太傻,天天嚷有威脅有危機,多沒面子呀,我從來就沒看到什么威脅危機,中國人只要緊緊……就可高枕無憂享受改革開放成果,那里出彩,我要現身,以彰顯英明形象,國民被欺,國土被占,國家受辱,社會腐敗,兩極分化,官民對抗這些爛事我不會管,只會放,誰愛管放給誰管去,我要“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到先進生產力代表美國去救金融危機,還有獎得,多風光呀,什么是真理,能把不作為,不負責說成開放,把失敗說成成功,把墮落說成先進,把無能說成英明就是真理,“土洋人”的謬論全部符合就是真理,毛澤東可罵,中華民族可辱,國土可踐踏,國民可欺負,但某理論神圣不可犯,一張盾足擋億口萬論,一張膏藥能遮百孔千瘡……只要任上瀟灑,管他黨亡國敗。有人歡欣享天堂,國家凄然熬地獄。多嬌山河如今成了有錢就可以任人踐踏的婊子;偉大的中華民族如今被不肖子孫自貶成只配作奴隸的劣等民族;燦爛的中華文明如今被“精英”硬塞進垃圾堆;國土被侵,國民受欺,尊嚴受辱無人為他申張正義;曾經吒咤風云英明偉大的黨如今被一群“偉人”折騰得腐敗無能。問蒼天,人人謀已,何人謀國?
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逢洋必敗,崇洋媚外,民族自卑多年揮之不去。可自從出了個毛澤東,手里家伙什不硬,就是不買洋人帳,揮手橫掃十六國,民族自尊去而復得。毛澤東走后,中國不戰自屈,不打自降,自廢武功,親手摧毀自強自立能力,一心靠外,自愿以奴為榮,民族自卑到了極點,一個八千萬人的大黨,人數和德國相近,人家八千萬人創造了和中國相近的經濟昂首立國,我們八千萬人只會守著先輩留下的土地等別人做飯吃,把站起來了的中國又搞扒下了,還“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阿Q在世都會自嘆不如。人有上進的,也有墮落的,不稀奇。但一個國家由墮落統治豈不奇乎?
……
改革開放問題出在上層,但屬意識形態問題。意識形態有對錯之分,但不是判別好人壞人的依據,高層有錯誤不能說領導人是“走資派”,“賣國賊”之類的壞人,在沒有找到解決問題新思路時,退取其次也許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改革開放的失誤與思想混亂、文化滯后、理論不完整科學有重大關聯。在這種條件下,換其他人搞,未必就搞得更好。天下之大,各人社會地位不同,想法不一樣,不左即右,很正常,左派要打倒右派,右派要打倒左派,那中國要成動物世界了。況且打倒人不象玩電腦游戲點一下鼠標就成,毛澤東打倒蔣介石用了22年,死了多少人,還只是趕跑,不容易。打倒失敗的多成功的極少,即使打倒了,換上的未必更好,甚至更糟。民國初年頻繁更換大王旗除了給人民帶來災難還有什么?抓住一點錯誤就扣一頂帽子打倒,到那里去找無錯之人?毛澤東也會犯錯誤,誰能超過毛澤東?對問題多點理智寬容,少點浮躁打倒為好。解決中國問題遠不象人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只要說堅持毛澤東思想就行,也不是說用西方民主模式就行或殺幾貪官就行。“特色”問題決定了要有新思路,探索新思路應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關鍵。
改革開放特征是經濟積財,政治積弱,國家積衰,繼續搞下去,不是能否持續發展的問題,而是天下大亂,中華民族解體,民不聊生的必然結果。不能再走了。而要改變路線關鍵黨要自信自強,重正雄風,明正理,去“特色”,緊緊依靠中國人民走自奮圖強的光明正道。黨是英明偉大的黨,但黨的英明應包括黨能不斷自覺地糾正自身錯誤,有強大的自我免疫力,而不是一貫正確。偏信執迷真蠢笨,兼聽糾過是英明。唐太宗知錯就改千古揚明。誰說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向全國認錯不英明?個人得失榮毀在中華民族大義面前都是渺小的。中華民族需要黨再英明一次。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請看下節《論社會主義》。
發表時略有刪節,全文見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31/76/56/3_1.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