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露真相,私有改革元氣傷!
萬類霜天競自由
近幾年中國的農業生產,不斷受到災害天氣的影響,曠日持久的干旱,讓中央政府不得不特別強調,農田水利建設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今年的新聞聯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報道,政府部門如何重視,領導干部如何事必躬親了,而是深入田間地頭,采訪農村基層人員,探討農村應對災害天氣的措施,然而,不經意間,被采訪的人員卻透露出來一個不可否認的歷史事實,看了新聞聯播之中幾個地方的采訪報道,人們普遍反映,為數不多的農田水利設施,還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建設的,私有化改革開放以后,農田水利設施長期投入不足,無人管理嚴重損壞,如今雖然政府部門臨時抱佛腳,加大投入了,但是農田水利建設欠帳太多,短時間很難奏效,唯一的辦法,就是各家各戶在自己的承包田里面打深水井,大量抽取深層地下水。
表面上似乎能夠暫時緩解災害天氣的影響,當年的農業生產度過災荒了。然而水利工作者卻說,這是寅吃卯糧會造成國家元氣大傷,因為深層地下水是一個國家必不可少的戰略儲備,是歷史遺留下來難以直接補充的,用一點就會少一點,和石油煤炭自然資源一樣,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而地表水是可以通過大氣環流的雨雪天氣得到補充的。很多國家的水利資源利用原則,是首先充分利用地表水,深層地下水則盡可能不開采。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地表水的充分利用,不是人們可以隨心所欲的,雨雪天氣不可能按照人們的意愿,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需要的時候就下來了,不需要的時候就雨過天晴。唯一的辦法,和電力系統的削峰填谷一樣,就是需要依靠大量的水庫,截流洪水滿足抗旱的需要,而為了滿足廣大農田灌溉的需要,又必然需要密如蛛網復雜的農田水渠相配套,這么一個龐大的農田水利工程,必須是循序漸進持續不斷,長期進行農田水利建設和維護的,除了政府部門大量的財力投入,還必須有大量的人工投入。這些問題在毛澤東時代,都不是什么大問題,人民戰爭的思想,可以動員千千萬萬的老百姓,資金不足也可以國家、集體和個人共同負擔解決。
私有化改革以后,條塊分割的承包田不但造成了集體土地的分裂,也造成了人們集體主義思想的分裂和倒退,各家自掃門前雪,沒有資金打水井的人,只能夠望眼欲穿靠天吃飯了,處于自生自滅的邊緣。許許多多的水庫年久失修,不但起不到抗旱防洪的作用,還可能因為垮壩造成一潰千里的人間慘劇。雖然在關鍵時刻,政府部門動員各行各業支援抗旱救災,什么盆盆罐罐,消防車灑水車高射炮等等一起上,也只能是解決局部地區的干旱,和赤地千里的干旱比起來,只能是杯水車薪,而一場雨雪天氣就是幾百里上千里的范圍,其降水量才是雨露滋潤禾苗的根本保證,多余的降水量如果沒有星羅棋布水庫的截流,就會白白的一去不回頭,通過江河流入大海了,毫無疑問,這是對寶貴水利資源的極大浪費。
記得上山下鄉期間,冬天是農閑時節,但是農民并沒有空閑時間享受生活,而是在統一安排之下,不是進行農田水利建設,就是平整土地改造良田,修理工器具廣積農家肥,為以后的農業生產打下基礎。如今雖然大量的農田水利設施受到了嚴重破壞,其歷史痕跡的存在仍然告訴人們,是毛澤東時代農田水利建設的輝煌成果,極大地改變了中國農村靠天吃飯的被動狀態。
當然不可否認,在農業學大寨之中,一些地方官僚體系的形而上學表面文章,不是學習大寨人民戰天斗地的精神,而是不顧自己實際情況的需要,照搬照抄大寨人具體的做法,給農業學大寨帶來了不良影響,成為私有化改革開放,否定農業學大寨是勞民傷財的一個政治借口。但是,歷史是無情的,私有化的承包田,不但影響大型農業機械的效率發揮,也嚴重妨礙了農田水利建設的順利進行,雖然中央政府現在能夠大量投入財力物力了,但是沒有土地集體化經濟的大力配合,實施過程必然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金錢至上資本逐利的市場經濟,又會給那些社會蛀蟲帶來更多中飽私囊的發財機會,到頭來,還可能是吃力不討好,農田水利建設變成為遠看是像模像樣,近看是粗制濫造,使用的時候是漏洞百出一觸即潰的豆腐渣工程,這并不是杞人憂天,而是私有化以后,無數大大小小豆腐渣工程一再證明的社會現實。
星羅棋布的水庫和密如蛛網的水渠,恰是那人體內部密密麻麻的血液循環系統,和反應靈敏的神經系統,把一個國家的方方面面有機組合起來,形成統一調動一呼百應的抗旱防洪系統。任何一點的破壞,都會影響農田水利系統的整體效率發揮。一個人如果元氣大傷了,必須長時間的補養身體,才能夠逐漸恢復元氣。而農業生產的嚴重破壞,則不僅僅是洪澇災害的一個方面,還有農田的大量流失,糧食生產之中,種子轉基因的潛在危害、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工器具的落后短缺,以及相關人員的生產技術的嚴重生疏,最重要的是農業生產入不敷出,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高物價,讓農民寧可外出打工,不愿意在家種地,畢竟是首先需要生活過的下去嗎,雖然農民可以滿足自己的吃飯,但是發展生產后繼乏力,生老病死孩子上學,住房的建設維修等等方方面面,都是僅僅依靠農業生產,無法解決資金來源的,更何況農業生產本身就是得不償失呢?說私有化改革開放造成農業生產元氣大傷,是盡人皆知不可否認的社會現實。這種情況下,官方輿論卻說農業生產連年豐收,又怎么可能讓人信服呢?大量進口糧食,許多糧食倉庫的空虛,不是都說明了國內糧食生產的入不敷出嗎。
中國人口眾多,即便是能夠自給自足,西方列強國家還是認為,嚴重威脅到了他們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如果讓其它國家滿足中國人的糧食需要,那么所有國家都會閉關鎖國糧食禁運了,因為全世界國家都不可能有多余的糧食,來養活中國的龐大人口,這就是列強國家未雨綢繆,妄圖利用轉基因糧食生產,有計劃的削減中國人口的原因。為什么官僚體系和社會精英們,強力推行轉基因糧食生產,這里面,既有洋鬼子消滅中國人口的陰謀詭計,也有官僚體系轉移責任,既避免了計劃生育的緊張對峙,又擺脫了農業生產無能為力政治責任的實際需要,還有不法商人資本逐利的大好機會,以及進一步私有化深入發展不可缺少配套措施的需要,幾方面一拍即合,所以,就不顧全國人民的極力反對,拿出當初殺開一條血路的政治勇氣,要大刀闊斧的強力推行了。
毛澤東時代是全國人民節衣縮食,為國家長遠發展打基礎的時代,雖然生活艱苦,卻沒有貪官污吏中飽私囊,也沒有洋奴買辦利益輸送,許許多多的基本建設項目,雖然在當時并沒有看見明顯效果(前人栽樹),但是在私有化改革開放的年代,卻陸陸續續的發揮了重要作用(后人乘涼),長期貫徹農業八字憲法的成果,大部分是在改革開放年代開花結果的,卻被一些人張冠李戴,篡改成為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私有化的經濟基礎,仍然是毛澤東時代無數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仍然是千千萬萬克己奉公、甘于奉獻的工農兵群眾,只不過被那些別有用心的官僚體系,化整為零化公為私,或者中飽私囊,或者利益輸送,把毛澤東時代的主人翁,變成為私有化的新奴隸,兩極分化世界之最,社會矛盾一觸即發,官僚體系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砸爛了社會主義公有制高樓大廈,勉強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私有制豪華別墅,卻是一個四面通風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冠冕堂皇中看不中用的豆腐渣工程,富人看不上(移民國外),窮人住不起(也不敢?。?。對于糊涂的政治家來說,真正是理想變成為幻想,好夢變成了惡夢,國內老百姓天怒人怨,國外列強國家得寸進尺,落得一個里外不是人的尷尬境地。
為了證明私有化的正確性,就歪曲誣蔑公有制的必要性,為了證明繼任者的高明,就歪曲誣蔑毛澤東的歷史功績,這就是一些人貪功委過的陰暗心理??墒?,歷史事實畢竟是客觀存在,是任何人都無法徹底篡改的,官僚體系的歷史資料,是必須經過人民群眾的實踐檢驗的,是不是真理,人民群眾是心明眼亮的,不可能被長期欺騙的。即便是千秋萬代以后,后世子孫也可以通過大量的考古發現,還原歷史真相的。
這正是:
農業生產很重要,
八字憲法不可少,
水利建設要堅持,
長遠發展才可靠。
種子生產自己搞,
依賴洋人是傻帽,
轉基因里有奧妙,
種族滅亡更糟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