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科學新聞》答復武漢參加轉基因研討會的網友聲明:我們的確是“被自愿”的消費者
2010年10月11日,我和另一個網友以消費者的身份參加了武漢市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報告廳舉辦的《生物技術與現代農業科普與傳播研討會》,當天下午,幾名轉基因方面的專家與我們兩個人,還有一些媒體記者進行了一場小型的對話。會后,我們將參加此次活動的過程記錄了下來,并于10月15日投稿給烏有之鄉網站,題目是《“被自愿”消費者參加轉基因科普研討會側記》。
然而,前不久有外地網友轉給我一篇科學新聞的報道,稱“從參與對話的科學家和消費者代表的反映看,雙方都很歡迎這樣的活動,消費者代表們并沒有如某網站所標明的那樣,是‘被自愿’的,而是主動參加這樣的活動,并主動提出他們的問題……在10月11日的對話活動上,盡管不能說誰最后說服了誰,但是參與活動的各方都對效果感到滿意。盡管如此,事后某網站仍然將之稱之為“消費者‘被自愿’地對話”,這是與事實不符的。”
對于科學新聞的這個說法,我感到極其地憤怒,“被自愿”的確是我們現場參加活動的真實感受,根本不是烏有之鄉網站刻意標明的。如果科學新聞需要,可以通過烏有之鄉網站打聽我們的聯系方式,我們愿意與寫這篇報道的記者當面對質,哪怕是上法庭。2005年,張啟發的轉基因大米就已經非法流入湖北市場,而且沒有任何標識,這難道不是讓我們湖北人民被動地做小白鼠嗎?現場專家并沒有給我們提供轉基因大米絕對安全的說明,一大堆模凌兩可的說法反而讓我們無所適從。活動的最后,我們只是客氣地與幾位專家道別,居然讓科學新聞寫成“參與活動的各方都對效果感到滿意”。這篇報道讓我們“被滿意”,這是我們無法接受的。既然,科學新聞看到了我們發在烏有之鄉網站的文章,也就應該看到我們后面提出的疑惑,你們為何不把這些疑惑轉告給專家們,而是使用這樣卑劣的手段,讓我們“被滿意”呢?希望科學新聞的記者能夠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復。
附1:“被自愿”消費者參加轉基因科普研討會側記(摘錄)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201010/189093.html
……因時間、篇幅有限,很難詳細敘述當時現場答問,但是我們的感受是:越聽越糊涂,越聽越覺得被忽悠!越聽疑問越多!若網友有興趣,可收聽我們現場錄音。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mxuvrHtv0c/
這里羅列幾條專家們的觀點,請有識之士來解答:
新聞跟科學依據是兩回事,沒有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文章是不能作為科學依據的;普茲泰的那篇文章后來也從科學雜志上撤了,不能拿撤了的文章作為依據。
世博會是一個世界性的活動,要尊重其他人;因為有一些人有一些國家對轉基因是反感的,世博會不用轉基因食品是對別人的尊重,不是因為本身轉基因食品本身不安全。
我們的溫總理已經明確表態支持轉基因,有些政府部門聲稱不食用轉基因食品,如果這種言論作為個人是他自己的選擇,但是代表一個集體或部門,這樣的行為就是對抗中央領導,這樣的干部根本就應該撤職。
從專業角度講,育種過程就是把不同的基因引進來,對于我們專業人士來講,雜交育種和轉基因育種就是一樣的。
美國市場上銷售的包裝食品已經有70%含有轉基因成分,外國人都吃人造黃油,是棉籽油做的,絕大部分棉籽油是(來自)轉基因棉花;美國人認為21世紀動物蛋白消費量要降低,主要消費植物蛋白,而植物蛋白主要來自大豆,美國大豆絕大多數是轉基因。
我們批準了轉基因主糧以后,對堅決反對轉基因的歐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英國新政府很快批準了一種土豆、兩種玉米的轉基因安全證書;西方膳食里,土豆是主食,每噸都吃。
反對轉基因的有些是農藥公司給錢讓媒體造謠。有些報紙為了好賣故意炒作:例如所謂的“毒大米”是拿工業用的石蠟拋光大米,這個不符合標準,但是并不是說這種大米有毒;可是報紙要是不寫有毒大米,就賣不出去。
聽說10月底中科院還會組織一場關于轉基因安全問題辯論會,邀請媒體、轉基因專家、綠色和平這樣的環保機構和消費者代表參加。希望有關部門不要食言,把支持轉基因主糧商業化和反對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的專業人士都能請到現場,媒體可以不受約束地全面報道,讓轉基因爭議真正暴露在陽光之下。
愿老天保佑中華民族!保佑我們的子孫吧!
武漢”被自愿”的轉基因消費者
2010年10月14日
附2:
轉基因傳播:對話的基礎 http://www.sciencenet.cn/skhtmlnews/2010/10/1245.html |
通過尋求并辨別各種不同的證據來得到結論,是轉基因這類有爭議話題的對話基礎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