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鄰為鑒:美歐軍事同盟擠壓出來一個普京
云淡水暖
前蘇聯垮臺,葉利欽上臺,采納了篤信西方自由主義經濟學原理的謀士的意見,在經濟上徹底倒向西方,在政治上徹底倒向西方,在外交上徹底倒向西方。
一夜之間就實現的徹底私有化,產生了包括經濟“改革家”、政治寡頭等在內的極少數超級富豪,國有資產幾乎全部落入少數“改革家”、政治家之手,莫斯科被譽為“世界上富翁最多的城市”之一,絕大多數民眾陷入貧困。
政治崩潰帶來整個國家的分裂解體,接下來,美歐出錢資助,在俄羅斯周邊國家大搞顏色革命,擴大西方的政治勢力,就連剩下的俄羅斯聯邦主體也面臨分裂的危局,車臣危機演變成大規模局部戰爭,傷亡慘重,俄軍戰斗力衰退到危險邊緣。耐人尋味的是,在車臣問題上,美歐一如既往地支持分裂勢力的“自由、民主、人權”。
葉利欽的柔性外交身段并未換來預想中的“善意”,本來在二戰之后與“華沙條約組織”對應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華沙條約組織”分崩離析之后,美國主導的北約非但沒有對應地消失,反而進一步像氣球一樣膨脹起來,把前華約組織成員一一攬入懷內。還對俄羅斯民族的傳統東正教盟友塞爾維亞族為核心的南斯拉夫尋找借口實行軍事打擊和民族分裂,徹底撕裂了南斯拉夫。
可以說,在一段時間內,俄羅斯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上已經被美國為首的西方逼到墻角,幾乎沒有任何轉身的余地。但是,美國及其盟友并未放過俄羅斯,大有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之勢。
世事難料,恐怕已經身心俱疲,無力回天的葉利欽只好借下臺之際撂挑子了,要說這葉利欽在俄羅斯的前途未卜的時候,只好看著“普世價值”嘆氣了,是死是活,只有轉而試一試敢叫板的普京了。
普京上臺,首先不顧西方、美國的一再聒噪,以最大的毅力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打擊了車臣分裂勢力。
其次,堅決把已經開始憑借手中的財富干預國家政治的私有石油寡頭投入監獄,然后把絕大部分資源類企業收歸國有,政府控制國家經濟命脈。
再有,對周邊戰略利益絕不坐視,采取積極的應對之策,比如積極倒向美國的格魯吉亞就被普京抽了一巴掌,美國也沒出手相助。
比較有意思的還有日本所謂的“北方四島”(俄羅斯稱為“南千島群島”),前蘇聯崩潰后,有一段時間,國力衰退的俄羅斯急于想借助日本的財力,已經準備在南千島群島問題上與日本做交易了,正因為如此,日本對“北方四島”的憧憬曾經熱切有加。普京對南千島群島問題的強硬路線讓日本人的期盼打了水漂。
最近,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歷史性地登上南千島群島宣示俄羅斯主權,日本人五內俱焚,痛心疾首。無可奈何之下,日本首相只好象征性地在飛機上遠眺“北方四島”,還厚著臉皮說是“視察”,被俄羅斯的官員好一陣嘲弄。
《文匯報》6日報道,雖然冷戰已結束20年,但專家指出,現時俄羅斯有多達60萬人替情報機構工作,比冷戰高峰期還要多,滲入英國的特工亦是歷來最多。還有,在美國逮捕10名俄羅斯間諜的事件發生后,媒體上報道了普京的一段相關的話語“叛變者總是沒有好下場,他們不是成為酒鬼,就是癮君子,要么就流落街頭。”,媒體說,特工出身的普京擔任總統后,俄對外情報局的權限得到大幅提升。其中一個顯著的標志是:2006年,俄羅斯議會批準對外情報局可以在國外搞暗殺行動,…。對外情報局著名間諜特列季亞科夫在1995年4月至2000年10月間,曾以俄羅斯駐聯合國媒體負責人身份,給美國中情局提供情報,并叛變留美,但他后來“意外死亡”。俄前特工托羅珀夫2000年叛逃到俄羅斯駐加拿大使館,但今年4月,他在家中洗澡時身亡,據稱死因是觸電。
當年,如果葉利欽時代面對的是一個歌舞升平的盛事,如果俄羅斯成功“融入”美國,搞對敵斗爭出身的普京未必能夠入俄羅斯政界和民眾的法眼,因為美國、北約這么一逼,逼出來一個強人,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