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國主義滅亡我中華民族的戰略早已制定
----從布熱津斯基的戰略思想解讀美國的對華總體戰略
布熱津斯基是美國壟斷金融集團---洛克菲勒財團的頂級智囊,多年擔任美國歷屆總統的高級政策顧問,是美國外交協會的掌門人,決定著美國外交政策的方向。他的戰略思想,可代表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的主流思想,這對我國的對外戰略有巨大的研究意義,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一、國家競爭的實質---解讀【競賽方案--指導美蘇爭奪的地緣戰略綱領】
這是布氏于1986年寫的關于美蘇競爭的一本書。
“美蘇關系---不僅僅是國家之間的沖突,同時也是兩個帝國體系之間的斗爭。而且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兩個國家為了全球優勢而爭奪”。
“美蘇競爭的深刻實質是,究竟由誰占據領導地位支配控制歐亞大陸。”
解讀:美蘇競爭是為了全球優勢而爭奪,那么中國在全面復興的進程中,勢必要挑戰美國的全球優勢,也就是和美國展開競爭,這是不以中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美國勢必要捍衛自己的全球領導地位而全面遏制甚至粉碎中國的復興。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美國決不做第二’就明確表明了這一點。因此中美矛盾是歷史的必然,是不可調和的。
二、中國的選擇---解讀【大失控與大混亂】
這是蘇聯解體后,布氏于1993年寫的一本書。
‘中國僅依靠自己就可以向不平等世界提出挑戰。中國是一個民族國家,同時又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真正獨特文明的國家。’
解讀:指出了中國挑戰美國的潛力,和西方,尤其是美國對中國存在發自內心的恐懼。
‘經濟蓬勃發展,軍事力量強大而又日益成為國際關注目標的中國,面前可能擺著三種全球性戰略選擇:
一、仍稱自己屬于共產主義制度,在這種情況下,它可能非常有意識的扮演世界窮國領袖的角色,與以美國、歐洲、日本為首的捍衛現狀的聯盟相對抗。
二、執意在亞洲繁榮區擴大影響,向日本的政治權勢提出挑戰。
三、中國更明確的放棄其殘留的信條,決定成為全球現行的社會體制的一部分,假定他被歡迎加入這一俱樂部的話。
解讀:
第三條道路是美國最希望的,‘中美國’概念的提出,在中國甚囂塵上的‘普世價值’,‘多黨制的政治體制改革’,即是為了而讓中國走上這一條道路。這些措施正在緊鑼密鼓的實行。
第二條道路,是在第一條道路失敗時的替代方案,就是讓中國日本二虎相爭,美國漁翁得利。這一措施也已展開,中日釣魚島之爭即是表現。
第三條道路,是美國最不愿看到的。中美將走向全面對抗。與透漏的蘭德公司的三種辦法中的最后一條,即最終通過軍事戰爭解決中國不謀而合。
布氏接著說道:“第一種選擇無疑的將在世界許多地區引起反響,那時中國可能成為走另一條發展道路的樣板,成為國際上對現行全球力量分布提出挑戰的力量源泉,渴望成為全球民眾動亂的棋手。’‘從而決定不只成為世界被剝奪國家的辯護人,而且成為他們的領袖,那么中國就有可能下決心對居于統治地位的三方世界不只在理論上明確的提出挑戰,而且在地緣政治上也提出強有力的挑戰。”
而且提出了美國最擔心的中國的地緣戰略格局:“對中國戰略家來說,對抗美歐日三方聯盟的最有效的地緣政治格局可能莫過于形成中國自己的三方聯盟,把中國與波斯灣和中東地區的伊朗及前蘇聯地區的俄羅斯聯合起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三方聯盟等于舊的中蘇集團的死灰復燃。但是正式的意識形態被代之以廣義的抵制不平等全球現狀。”
結論是“全球混亂的棘手難題都會更難于收拾,全球的政治進程更缺少合作成分。”
解讀:美國已把中國當成最有力最危險的挑戰對手,并且將阻止中國俄羅斯伊朗的聯盟的形成,因為對對手最有力即是對自己的最不利。并且把中俄伊等同于冷戰時的中蘇集團,從而‘更缺少合作成分’,也就是以像冷戰時期對待蘇聯那樣對待中俄伊進行冷戰甚至熱戰。今天美國在全世界的所作所為無不明示了這一點!伊朗戰爭即將打響,朝鮮炮戰還在持續,在中亞對俄羅斯步步緊逼。更明確的說,即使在中俄伊結成牢固聯盟之前各個擊破,全面解決中國俄羅斯伊朗!
和平早已不再,戰爭已經來臨,這不是開始于奧巴馬總統說‘地球不能承受中國人都過上像美國式的高質量生活’,而是1993年布熱津斯基作為國家戰略早已提供給了美國壟斷集團了。奧巴馬只是一個道具。一個美國壟斷財團招聘的播音員。
三、遠東之錨---解讀【大棋局】
布氏的【大棋局】寫于1997年。
“這種經濟發展勢頭將使中國獲得強大的軍事能力,其規模將使所有的鄰國感到害怕,就連那些地理上相距甚遠,但卻反對中國發展的國家也會感到害怕。”這里這個‘反對中國發展的國家’是誰?是美國。為何反對中國發展?布氏并未挑明。
‘糧食依賴進口對于國計民生和政治穩定會變得更為重要。糧食依賴進口,將不僅因為成本較高,而給中國的經濟資源造成緊張,而且也會使中國更容易受到外部壓力的打擊。”布氏已經點明,糧食可作為對付中國的武器,這讓我們想到當今中國的‘轉基因種糧’事件。
“這樣一個得意洋洋的中國也很可能會遇到外部力量的強烈反對”這由此讓我們想到美國在我們東南沿海組織的軍事包圍,尤其是南海問題。
“中國俄羅斯伊朗想要結成的任何反美聯盟都不大可能超出某種臨時性的、策略性的姿態,但美國仍應重視在處理中美關系是不要把北京往這個方向推。”
‘不管他是三國組成還是由兩國組成,這種聯盟最終都會使參加者長期的孤立、共同落后’。
解讀:經過四年的思索,比之【大失控與大混亂】,布氏已找回了自信,對中俄伊已不再畏懼,即使走向對抗也已不足懼。這預示著,美國對中俄伊的進攻將會加強加快。
四、盛極必衰,艱難的選擇---解讀【大抉擇--美國站在十字路口】
布氏的這本【大抉擇--美國站在十字路口】寫于2004年,寫在伊拉克戰爭之后,反映了布氏內心的矛盾。
“美國的影響力和至關重要的美國經濟是密不可分的,鑒于此,發生經濟危機將削弱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顛倒全球化和美國安全利益之間看似積極的關系,將使民族經濟發生更加險惡的競爭。”
解讀:2008年的經濟危機證明了這一點,形勢已開始不利于美國。好像布氏早就知道經濟危機要爆發一樣。
‘各種動機和信念的大雜燴,迄今為止還沒有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方式把半理性的歷史決定論和理想主義的狂熱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全面系統的反全球化思想體系”。“這種悖論尚未為它種全球政治與經濟秩序描繪出一幅在意識形態上有號召力的綜合性藍圖。悖論的追隨者們雖然可以對占優勢的對手吹毛求庇的抨擊,但是還不能發起決定性的反攻。”
解讀:這反映了當前反美斗爭的現實和困境。
“不過,全面的悖論總有一天能橫空出世,向全球強烈敵視美國的政治思潮放射出思想的火花”‘它有可能演變成一種條理分明并在全球范圍內具有吸引力的反美學說。可能成為對全球大眾實施政治動員的有力工具。到一定時侯,它還可能為建立聯盟提供一個統一的思想平臺。這一聯盟不只是因各種事業目標共同而起的群眾運動聯盟,而且也是聯合起來反對美國霸權的國家聯盟,把美國確定為全球頭號敵人。’
解讀:這是布氏最害怕的情況,也是最不愿看到的情況,但卻是正在發生的現實,看看烏有之鄉網站上那么多高水平的文章即可看出。
“霸權只是一個短暫的歷史階段。美國在全球的的主宰地位終將消亡。即使這一天不會很快到來”。
解讀:美帝國主義即將死亡。布氏深深明白這一點。甚至比我們更明白。布氏及整個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現在所做的一切只是想延緩美帝國的死亡。但大廈將傾,誰也無能為力,布氏比誰都明白這一點,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
這是世界上所有事物的自然過程,美帝國也不例外。
中國鷹擊長空戰略研究中心
毛澤東思想共產黨人 草原雄鷹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