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時評

買菜大媽、房地產與金融危機

忤合 · 2010-12-01 · 來源:烏有之鄉
通脹危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買菜大媽、房地產與金融危機  

一、買菜大媽的憂慮  

“韭菜昨天還賣4塊一斤,今天就賣到了5塊一斤,漲得真快。”家住方莊的劉女士忿忿地抱怨。還不光是韭菜,從“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一軍”、“蘋什么”,到現在的蔬菜水果全線漲價。我們似乎即將迎來一個高物價時代?! ?/p>

從農業局信息中心得到的數據,目前北京市蔬菜平均價格為每公斤3.08元,比去年同期上升50.2%。  

個別菜價隨市場起伏波動本來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像這樣幾乎全面性的漲價確實讓買菜大媽們有點扛不住。有心的同學可以直接問問早上買菜的大媽們,肯定會得到更為真切的感受。  

可這些現象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呢?他們背后到底是由哪些力量推動的呢?  

二、通貨膨脹的緣由  

其實不光是農產品漲價,細心的同學只要稍稍體會一下超市里近五年的商品價位,就能很明顯的感到我們的物價的確是漲得厲害。比如我們五號公寓樓地下室買的方便面,從5塊,到5塊5,到現在的6塊……再加上官方早就公布的大于3的CPI指數,基本可以判斷出我們的確處于一個通貨膨脹的時期。只不過這還屬于溫性的通貨膨脹,沒有像蔣介石撤離大陸時搞的那樣用一筐錢才能去買把小刀?! ?/p>

所謂通貨膨脹,通俗來講就是“錢太多了”。當市場上供應的產品和服務基本不變,而流通的貨幣不斷增多時,這些產品的平均價格就相應地增長。這是由基本的供求關系決定。那么我們目前的貨幣供應量與產品和服務供應量是什么樣的關系呢?請看以下數據:  

   

1990年以來的廣義貨幣供應量與當年國內生產總值對比  

年份  

1990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0.6  

廣義貨幣供應量/萬億元  

1.53  

11.8  

15.3  

21.9  

29.9  

40.3  

60.6  

67.39  

國內生產總值/萬億元  

1.86  

8.97  

11.0  

13.6  

18.3  

25.7  

33.5  

   

                                    

 

以上數據均來自于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和中國人民銀行(http://www.pbc.gov.cn/)  

   

由上表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得到了迅猛的增長,但同時我們供應貨幣量的增長速度更快。2007年到2009年兩年間增加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相當于1949年到2003年54年的總合。而從2003年到2009年六年間增加的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相當于1949年到2003年54年的總合的兩倍!貨幣發行增速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而我們引以為傲的GDP的增長在迅猛增長的貨幣量面前反倒顯得很緩慢。有點像烏龜與兔子賽跑?! ?/p>

如果覺得還不明顯可看下面一組對比:2010年6月末,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為67.39萬億元,折合9.9萬億美元左右;而與此同時,美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為8.6萬億美元。中國貨幣供應量比世界超級經濟強國美國竟整整高出1.3萬億美元!別忘了,美國的GDP總量是中國的3倍多!  

還覺得不明顯嗎?1990到2010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了44倍;而同樣一段時期內,被全世界批評為濫發貨幣的美國增長2.6倍。遠低于中國!  

可以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是以超量的貨幣供給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薄 ?/p>

三、高房價VS高物價?  

既然市場上流通著這么多的貨幣,那似乎通貨膨脹會比現在我們所感受到的更為強烈,可為什么沒有呢?反倒有些產品的物價是在下跌的。比如北航的復印店的要價是越來越便宜,我們買的筆記本可能幾個月就降下幾百塊錢的價位了……這又是為什么呢?答案就在——高房價!  

記住,貨幣供應增量大于市場商品的增量,就會造成各個產品和服務市場上的平均價格上漲。但具體到個別市場之間,他們所吸收的貨幣差異可能會極其巨大的。對于目前中國,房地產幾乎高到天上去的盈利率吸收了市場上絕大部分多出來的貨幣。而像許多競爭性極強的市場如電子產品、家用電器、外貿出口產業的市場則愈加蕭條:產品賣不出去,收不回錢,盈利率很低。這就可以造成一個惡性循環,出口商家電商辛辛苦苦跑市場跑銷路,掙來的錢還不如直接投資到房地產里坐等著生錢,于是進入房地產的資金越多,房價越堅挺,房價越堅挺,進入的資金越多,因而撤出家電與出口市場的資金也就越多,出口產業越蕭條。當然中國的高房價主要不是這個原因,其形成因素很復雜,最主要的還是政策導致,否則這么多貨幣流到哪?。俊 ?/p>

因此,一旦政府主動打壓房價,如幾個月前出臺的“樓市新政”、“新國十條”等,被樓市拴住的資金就會溢出到其他實物資產領域中去,造成該領域價格上漲。這就演變成了我們之后見到的“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以及隨之而來的菜價猛漲等現象。各位留意一下幾個月來的報紙,“高房價”——“樓市新政”——“農產品價格上漲”,時間剛好無縫對接!  

“高房價綁架中國經濟”。細心的人真要仔細體味以下這句話:只要印鈔機不斷地印錢,不是高房價就是高物價。兩害相權取其輕。好像哪一害都不輕啊。  

而印鈔機似乎真的關不?。?009年,中國預定的廣義貨幣增速目標為17%左右,但截至2009年末,M2余額較上年末增長高達27.68%!中國今年全年的M2增速目標仍為17%左右,但截至目前,沒有一個月是低于17%的。  

四、“房子啊房子!”  

前面說到“兩害相權取其輕”,但真要比起來,似乎高房價要輕一些。房子可以晚幾年再買,菜不能一天不吃啊。而且一旦居民生活用品的價格增速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引發一個更為可怕的情況——通脹預期。其實錢印多了也不是那么可怕,只要政府努力使多印出來的錢向底層大眾傾斜,人民還是能得到實惠的,雖然這也不容易辦到。然而一旦居民發現手持的人民幣貶值速度太快,對政府的調控政策不信任了,他們會玩命地把手頭的錢花掉,去搶購生活用品,引發搶購潮。搶購潮的擴散速度是極快的,政府根本調控不過來。因為那是一個惡性循環:搶購的人越多物價越上漲,物價越上漲搶購的人越多,也越有人囤積居奇。就像股市崩盤的時候大家都爭著把手上的股票拋掉,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股市崩潰到底點,然后再在一片廢墟之上重新開始下一個輪回。我們的父母輩就經歷過這樣的搶購潮。回去打電話問一問父母88年、94年的物價是怎么漲的,他們當時是怎么過的,肯定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我同學他們家那時買了幾十斤鹽、好幾大缸的醬油放在家里存著防漲價,搶購潮過后吃了好久都沒吃完?! ?/p>

所以面對這樣的問題,個人猜想政府還是會努力保障民生,穩住物價。但其代價就是房價下不來?!皹鞘行抡睅讉€月了,房價仍然在天上懸著,就是不下來。因此,房地產以自己極高的價格穩定了市場上的物價,所以我們的房價不是太高了而是太低了。這看起來是不是很荒唐啊?而事實正是如此!  

關于房價還想多說幾句,因為這是當今中國經濟最敏感的神經之一。首先,中央的態度是有所妥協的。從“樓市新政”的語氣就可以看出,是抑制“房價過快增長”。房價仍在漲,只是局部有些回落。成交量的確少了,但房價就是硬扛著不降。很明顯雙方是在較量嘛。只有部分(記住是“部分”)本來用于投資房地產的資金開始轉向農產品市場,就弄得買菜大媽們滿腹抱怨了。第二,地方的態度有些曖昧。雖然主流老是在喊要痛批“土地財政”,但地方財政除了土地審批這項收入似乎就真沒多少了。自從中央與地方分灶吃飯、各自收稅(簡稱“分稅制”)以來,地方財政真的沒有什么好的財源。國企?賣掉了。央企?歸中央了。外資?金融危機了。出口?大蕭條了。有資源還好,賣煤賣稀土。但也就那么點資源,何況還要支撐日益壯觀的公務員隊伍的高薪養廉,只剩下土地財政這條路了。如此才有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開發熱,以及必然相伴而生的因拆遷而引發的種種沖突,諸如自焚、群體性事件、農民“被上樓”等。萬載縣委書記對社科院教授說:“我們不拆遷,你們知識分子吃啥?”的確是說到點子上。有些人認為這些社會沖突都是由于個別官員腐敗造成的,而筆者認為這樣謬誤觀點是因為沒有放在一個宏觀系統的經濟背景下考慮而產生的。第三,發展房地產可以極好地擴大內需,可以提高GDP,不是要“保八”嗎?何樂而不為?第四,可以大致判斷,中國的房地產利益集團是當今中國最大的利益集團。他們不想降價,還想把房價往上推。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溫州炒房團”其實是“小貓小狗”的級別,中國煙草等“央企地王”才是“大象”級別,那“恐龍”級別的有沒有?有,就是“熱錢”。這個比較麻煩,稍后再談。房地產集團經過這幾年的摸爬滾打已經從小樹變成參天大樹——是類似于阿凡達電影中的那種可以寄生N多人的難以撼動的通天大樹,盤根錯節結合在一起。  

綜上,其實說來說去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看緊自己的印鈔機。在貨幣供應量飛速增長的情況下,房價的趨勢是顯而易見的——公眾出于對貨幣貶值的恐懼而買房,這個時候,房子不再是普通的房子,而變成了貨幣的一種存在形式——一種為了保值而被動選擇的品種。在這種情況下,空置率、供應等等,都不再起決定性作用——至少在貨幣飛速增發的前提下如此。一邊增加貨幣供應量,一邊要求抑制房價,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讓民眾有幸福感,過得有尊嚴,也必須確保人們持有的貨幣(財富)購買力保持增長而不是僅僅貨幣這種虛幻的符號增長?! ?/p>

五、金融危機與大蕭條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人民幣是我們自己發行的,那我們自己就把他們收回來行不行?從技術上來說是可以的,并且我們有一位總理就這么干過。誰?朱镕基總理。那是1994年,朱镕基時任主管經濟工作的副總理。從92鄧小平南巡講話年到94年中,是中國經濟極為迅猛的一個上升周期,當時的說法叫“春天的故事”。但同時那也是新中國建立以來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最快的時期。1992年(31.30%)、1993年(37.30%)和1994(34.50%),94年中通貨膨脹已經極為明顯了。這時,素有“經濟沙皇”之稱的朱镕基副總理硬把人民幣的利率提到近11%,國庫券利率達14%。于是才剎住了通貨膨脹這輛車。但是另一方面,就意味著需求馬上就萎縮,出現生產過剩,中國經濟出現了硬著陸的危險,類似于89~92年的生產過剩危機。但同時,我們又迅速把匯率下調,從1$=5.5¥ 調到1$=8.7¥,一夜之間人民幣貶值40%!利率上升,國內需求下降;匯率貶值,海外需求上升。中國經濟實現軟著陸。但也不是很舒服,北海、海南房地產市場立刻崩盤,面向內需生產的企業倒閉兼并、下崗分流,但出口商開足馬力都來不及?! ?/p>

然而,我們現在遇到的情況比1994年困難得多。我們現在的房地產規模是那時的幾十倍,崩個盤試試?我們當時還可以向海外市場轉嫁我們的生產能力,現在全球大蕭條,出口的路已經被基本封死。所以這時如果央行經濟調控貨幣政策,采用的手段一定要比1994年更猛才能收得住,可能利率要高于30%,但這也一定是比94年更猛的急剎車。在已經不可能擴大外需的情況下,全國經濟可能會迎來極為嚴重的大蕭條:房地產崩盤,通貨緊縮,無論是面向內需還是外需的企業都大量倒閉,失業率驟增。經濟必將經歷驟熱驟冷的大動蕩……  

還有一個問題是需要注意的,實體資產就這么多,即便大蕭條時期企業破產了,但設備、廠房、勞動力、物流營銷系統還都在。只是那時是通貨緊縮,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急劇減少。這時,資產的價格就極為廉價,現金就極為值錢了。如果此時有個巨型財團來廉價收購,那么他們就會以極少的資金換回眾多的重要資產,這個在投資學上叫做“抄底”。如此,則必然催生出一個暴富階層和少數壟斷寡頭。這些“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不是政府,不是老百姓,而是極少數巨型財團和暴富權貴,這些人是發國難財的,他們將會動搖共和國的根基!  

但有時候我會想,其實也沒什么好怕的。反正是共產黨領導,反正是要“共產”的嘛。不是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嗎?那就在大蕭條到來的時候“代表”一下嘛,來一次轟轟烈烈的財產再分配運動,把那極少數暴富階層的財富再分給老百姓不就成了嗎。雖然也不是很容易,但這些完全是符合憲法、符合黨章的光榮的、正確的、偉大的行動??!不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中國人嗎?那就再來一次“中國特色”嘛。  

但想到這一層,我就害怕了,因為暴富階層絕大部分都不是中國人!  

六、最大的敵人——“熱錢”  

所謂“熱錢”,就是三年以下的短期境外投資和貸款,其實就是外資的一種。這類外資不能用來促進就業、發展我國經濟的,而專門是來中國市場投機的。據中國社科院日前的一份報告測算,五年來實際流入中國的境外短期投資即熱錢規模約為1.75萬億美元,占我們3.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一半多。而中國今年6月末的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折合約為9.9萬億美元。熱錢約占我國貨幣發行量的五分之一。別小看這五分之一,外資在中國神通廣大,有著極為成熟的投機經驗,它們是不會虧的,而且外資的動作往往具有前瞻性。它們能夠跟本國的財團聯合起來,提前于市場知曉政府的意圖,利用政府的失誤,集體把泡沫吹大,然后在崩盤前夕迅速撤資。近五年來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吸引了大量國際熱錢的進入中國市場,他們在房地產和股市等金融市場上縱橫捭闔、追漲殺跌,他們是這些市場上活躍的核心動力。為什么房價居高不下?為什么股市從2000點上升到6000點然后暴跌回2000點?為什么市場上的消費品物價也是居高不下、并且還在直線上升?這些賬都要狠狠地算在熱錢上?! ?/p>

其實熱錢搗亂一國經濟在70年代后世界各地都很常見,還有許多國際經驗可以借鑒。社科院研究員楊斌在2000年的《威脅中國的隱蔽戰爭——美國隱蔽經濟戰與改革陷阱》已經做過系統的總結與評述?,F在看時,仍舊是原來的伎倆:熱錢涌入——逼迫本幣升值——推高本國泡沫(房地產、股市等)——熱錢撤離——泡沫破滅——廉價收購資產……  

1990年日本金融泡沫破裂、英鎊危機,1993年歐洲匯率機制解體,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1999年巴西金融危機,2001年美國股市崩盤、土耳其金融危機,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機……這些伎倆在全世界各個國家輪番上演,不斷地給我們提出警告。今年4月突發的希臘危機,就是由于美國高盛公司和索羅斯率先拋售希臘國債券而引發的(其表面理由似乎是國際評級機構對希臘主權信貸的評級降低)。拋售的結果,是歐元急劇貶值,而美元則小幅升值。目前,這一過程還未結束。這是目前最近的一場熱錢狙擊戰。你看2004年人家還舉辦奧運會,高福利國家的政策全球炫耀?,F在卻天天罷工游行,好幾個國家破產,歐元被費盡武功,還茍延殘喘。熱錢的下一個目標是誰?很可能是中國。中國是最后一塊沒有被熱錢的金融危機洗劫過的處女地?! ?/p>

一般來說,熱錢制造金融危機需要滿足四個條件:本國已有泡沫,貨幣匯率高估,金融監管開放、放松外匯管制,股指期貨等經濟打擊通道的完成。前兩個條件我們已經滿足了;第四的條件我們今年剛推出股指期貨,但打擊通道還沒有完全建成;就差第三個條件了。全國政協(專職)委員何新先生就不斷撰文警告:“如果索羅斯等國際貨幣商人在境外貨幣市場上拋出人民幣,而中國銀行手中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或黃金儲備來回收人民幣——這將意味著中國銀行已經無力按照所確定的官價來保證人民幣的幣值。……那么,人民幣的匯率崩盤、貶值、發生金融危機也就不遠了。這絕非危言聳聽,而是國際外貨幣投機商已經在準備著的事件。這種金融危機為什么至今還未發生?根本原因是因為中國的金融體制還未徹底開放,不完全與外部接軌?!薄 ?/p>

這將是中國經濟中最危險的因素。  

七、怎么辦?  

如果我是那個買菜大媽,連生計都忙不過來,我的確不知道怎么辦。更別提什么金融大鱷貨幣戰爭了。  

但我是一個大學生,能不斷學習探索,就完全有能力認識這背后的規律、并為捍衛中國經濟出力??梢曰九袛?,如果要開始一場反擊熱錢的經濟戰爭,那必然是一場人民戰爭。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認識我們這個世界,并不斷的喚醒民眾。一本比較好的書是《反熱錢戰爭》。那里對“怎么辦”論述得很清楚。  

以上是筆者的鄙陋觀點,希望與大家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2.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3.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4.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5. 劉繼明|隨想錄(20)
  6.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7.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8.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9.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10.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伊人麻豆影院青草国产 | 先锋资源国产男人色 | 亚洲天堂网5区在线观看 | 色老头在线精品线在线观看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中文 | 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