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讓美國也嘗一嘗誤判偏執的滋味?
近幾個月來,美國在中國家門口不亦樂乎地耀武揚威、煽風點火。有血性的中國人,都會因此憤憤不平。有網友在人民網強國論壇“E政廣場”遞交第6001號等多份E政案,主張“對美采取強硬反制措施”、“擊沉美國航母”、“要與不惜與美國開戰”等。
美國問題專家、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在接受了人民記者采訪時,對此作出了回應。縱觀沈專家的回應,說明美國的耀武揚威、煽風點火行徑,有情有可原的理由,中國應該有理有節相迎、小心應對才是。
沈專家認為,美國軍方遏制中國的意圖是存在的,不過“未來中美關系還會像前30年一樣,總的趨勢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美國是因為對中國的崛起“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再加上傳統的霸權思維使然,才會作出一系列有損中國的舉措。
沈專家說,網友激烈反應,要求擊沉航母等,心情可以理解,不過,武力應該建立在威懾的基礎上,抗議不一定就要開戰。如果采取好戰思維,動不動就開戰,是帝國主義的做法。“而大國之間如果打起來了,那就必然意味著一場世界大戰的開始。我們不畏懼戰爭,但一旦開戰,就將給中華民族的復興造成巨大災難”。
“所以,在告誡美國不要對中國采取偏執的態度誤判中國的同時,愛國的中國百姓同樣要防止由于偏執的態度而失去理性誤判美國。因此,我們還是要具備韜光養晦的美德。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并不矛盾,是相輔相成的。有人把韜光養晦理解為委曲求全,把有所作為理解為強硬好斗,實在是一種誤解。”
應該說,沈專家的話是十分理性的,也是很有戰略感的。不過,在當前中美關系態勢下,我們似乎應該把沈專家的話當作諸多中國聲音中的一個,而不是唯一的聲音。如果沈專家的話是中國的唯一聲音,那么沈專家的這番話的唯一效果,就是讓美國人心里樂開了花,讓大部分中國人心里涼了半截。
在中美關系運作過程中,中國要做到不誤判、不偏執,首先就得防止、防得住美國的誤判、偏執。如何防止,如何在美國的誤判、偏執造成嚴重惡果的情況下出迅速、準確的反應,需要有能力和實力的基礎。其實,在中美力量對比極不相稱的情況下,中國的不誤判、不偏執只是一種自律,對美國來說作用不大。相反,倒是適當的誤判、偏執能令美國產生些許顧慮、顧忌。美國怕的是一個沖動的中國,因為中國擁有沖動的實力。而一個縮頭縮腦的中國,沖動的實力都成了擺設,美國當然可以無所顧忌。
話說回來,網民主張“對美采取強硬反制措施”、“擊沉美國航母”、“要與不惜與美國開戰”,不等于政府是這個主張,更不等于政府準備這么做。讓網民說說話,天塌不下來。
美國已經讓中國飽嘗美國式的誤判、偏執的苦頭,中國又為何不能讓美國嘗一嘗誤判、偏執的滋味?但愿沈專家的回應,也是中國謀略中的一個環節,可以讓美國花上一段時間去研判研判。
2010年8月26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