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既是中國的競爭對手,又是中國的合作伙伴,但首先且最關鍵的是競爭對手。
作為競爭對手,中國對待美國的態度應當是“美國反對的,中國就支持;美國支持的,中國就反對”。作為合作伙伴,中國對待美國的態度應當是“投其所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兩種相互矛盾的關系及態度,將會長期存在于中國與美國以及其他大國的關系中。究竟把哪一個放在首位,不取決于一方的意愿,當一方側重于競爭關系時,另一方也應側重競爭關系,否則,剩下的結果無論對哪一方來說,都是賣國。
與中國對美國的態度搖擺不定不同,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成立,美國對中國就一直堅持“中國反對的,美國就支持;中國支持的,美國就反對”的原則,這是美國對華外交政策的六十年未變的基調。至于“投其所好”的原則,僅僅處于非常從屬的地位。
在“強者為大”的游戲規則下,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積淀以及中華民族團結向上的主流精神,足以讓任何處于“老大”地位的國家感到不安。富饒的文化資源再加上“隨便刨一锨都是文物”的豐富歷史資源,足以讓任何一個不安分的國家都對中國垂涎三尺。這些事實都決定了作為世界“老大”的美國必須對中國采取鉗制策略。事實上,美國也一直在這么做。或許美國認為,這是他們應盡的義務。所以幻想一旦中國有難,美國就會駕著五彩祥云來救我們,是高估了美國的善意。甚至有些時候,美國沒有來得及對中國落井下石,中國的某些人就會表示極度感恩,就會請美國吃大餐。
原本,中國對美國的態度想好就好,想壞就壞,除了與美國對中國的態度有些聯系之外,并不受其他因素制約。那個時候,中國有自己的態度,不像今天只有“美國的”中國態度。應當說,把老婆孩子全部送到美國的“裸官”與“裸人”們在對美國采取騎墻態度方面做出了極大貢獻。沒有一定地位的官員根本沒有能力把老婆孩子送往美國,沒有一定財力的普通人,同樣也沒有這個能力。這些“裸官”與“裸人”,要么在黨政機關攫取了要職,要么富甲一方,或為人大代表,或為政協委員,或者與黨政機關的頭頭腦腦們稱兄道弟,他們都很不含糊。在他們那里,與美國合作為第一要義,有一點小分歧也是可以忍受的,但激烈的爭議是萬萬不可的,更惶論開戰。
近年來,面對美國的挑釁,中國日益采取含糊的態度,“對美國的關系么,這個……,那個……,還是要有長遠眼光,不要搞僵的好”。而爭執的最終結果,也通常是中國服軟,服軟之后,再拿出阿Q那一套,謂之“這件事對中國大大有利”。先前爭執不過是因為眼光沒有這么長遠,所以沒看到“對中國大大有利”,而今看到了,當然要服軟。服軟也不能直稱為“服軟”,明明是“遠見卓識”、“戰略眼光”嗎?于是各大門派全都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對臥榻之旁酣睡之他人,覷若無物,社會主義建設自然繼續高歌猛進。
只要美國就什么關鍵事件一表態,中國馬上就表示“關注”、“嚴重關注”,繼而“抗議”、“嚴正抗議”,再繼而放“狠話”,無效之后就“對中國大大有利”,最后“高歌猛進”。 這一套玩多了,也不太好使。現在網絡發達了,老百姓難免發表一點質疑,政府于是就很為難。雖然為難的直接原因是老百姓的質疑,但根子卻是美國人不給留面子,卻是那些在中國占據要職的“準美國公民”一般的“裸官”與“裸人”。
美國人要干什么,怎么干,中國政府不好干涉。老百姓質疑,政府也不方便堵他們的嘴,畢竟正在倡導言論自由嗎?!然而,政府想挺直腰桿還是有辦法的,把“裸官”與“裸人”趕出關鍵位置就OK了。除掉了這棵毒瘤,政府必然像吃了那什么腎寶一樣,腎不虧,有干勁!如果真能這樣,那么“美國一表態,中國就犯難”這種怪現就應該消失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