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果汁瓶子腰身“變苗條”談起...
一個又一個商業欺詐的故事,像小說,像黑色幽默。
酸奶包裝“變瘦”,可樂罐子“變矮”,果汁瓶子腰身”變苗條”,都是一個目的:缺斤少兩,變相漲價。飯店把“消毒”碗筷作為利潤增長點,加工的工廠污穢不堪;面包用新添加劑,可以增大幾倍,口感變好,但有致癌危險;電視里廣告吹的天花亂墜,收到郵購的藥品是假的;到處宣傳的“藥妝”,只不過是把普通化妝品放在藥店銷售,用來迷惑人,沒有一個是真的…。這種坑民害民的商業欺詐,真是層出不窮,舉不勝舉,每天都有新故事,新看點。
但大多數騙就騙了,坑也就就坑了,沒有下文。
為什么會這樣?
首先是社會文化的浸染。
有權的貪污,有錢的行賄,當官的腐敗,經商的奸詐,官商勾結共同分錢,沒錢沒權就坑蒙拐騙偷,“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反正當今社會風氣就是這個樣子,是社會教的。
其次是政府部門姑息遷就慣的。
除了官商勾結,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和不聞不問敷衍塞責之外,主要是對已發生事件處理太輕,懲罰不嚴,使違法的成本過低,這就是變相鼓勵犯法。
我想起春秋時期某個人講的一個道理:水性溫柔,人們就愛玩水弄潮;火性烈,人們往往懼之,故世間淹死者眾,燒死者少。管理寬嚴猶如水火,我們對商業欺詐姑之縱之,就會慫恿人們爭相效法,“玩水弄潮”,作奸犯科者比比皆是,使消費者深蒙其苦。
在美國的一位朋友,回來看到國內這些現象,很不理解,他說,在美國商業欺詐的事較少,不是商家自覺,而是懲罰太嚴。商家如遭舉報,一旦懲罰起來就可能讓他垮臺,舉報人還會因此發財。
他講了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一家超市郵寄的廣告告知在限定的一周內每人可以在這家商店買兩磅優惠價格的三文魚。平時每磅(大約450克)要5.99美元,優惠期間每磅為1.99美元。她在最后一天快下班的時候踏進了這家超市,但是三文魚已經售罄。她找來超市經理,經理一聽,二話沒說,立即給她寫了一個證明,答應她在任何時候都可以來這家超市,仍按1.99美元一磅的價格買兩磅最好的三文魚。因為經理知道,如果以虛假廣告和商業欺詐被告,他一定敗訴,到時候會吃不了兜著走。
我國的商業習慣是靈活變通,有些時候弄虛作假,貪圖小利。不但對消費者不利,從長遠看對企業本身也沒好處,這種經營作風難以使企業做大,難以長久。為什么麥當勞的幾片面包可以做到全世界,可以進世界“五百強”;而以美食烹飪著稱于世的中國沒有一家餐館可以做到全世界,關鍵是管理和誠信。
至于物價,我們天天都聽到、看到、感受到不斷上漲,包括明碼標價也包括隱形瘦身。但是我們的統計部門的官員們公布的CPI也學會了“瘦身法”,總給你弄個3%以下,這和百姓的感覺相差太遠。
我想大概有這么幾個原因:
1,他們不食人間煙火。屬于“煙酒基本靠送,工資基本不動,老婆基本不用”,不進商店,不買東西(當然飯還是照吃,衣還是照穿),所以不了解物價行情,就更看不到酸奶包裝“變瘦”,可樂罐子“變矮”,果汁瓶子腰身”變苗條”的故事了。
2,搞文字游戲。只要控制進入物價指數統計的商品,特別是在指數中占得權重較大的商品就可以了,反正老百姓也不知進入物價指數統計的商品是什么。
曾經有這樣一個例子:由于北京紅星二鍋頭是進入物價統計指數的商品,為了保證物價指數不增加,在原材料和包裝瓶漲價,企業已經虧損,很多種酒漲價的情況下,政府寧給這個企業減稅,也不準他漲價。
3,編造數據。我希望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否則我們的公信力就更低了。
我相信年底統計局給出的CPI“數據”一定在3%以下,但我相信物價漲幅一定在3%以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