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涼氣人:今年上半年的大環境
3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任仲平的文章《決定現代化命運的重大抉擇——論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文章指出30年來改革開放的種種弊端:我國經濟增長高度依賴國際市場,依存度目前已達60%的高風險度。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術、缺乏自主知識產權,更多依靠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依靠資源能源的大量投入來賺取國際產業鏈低端的微薄利潤。90%的出口商品是貼牌產品。這種重國際市場、輕國內需求,重低成本優勢、輕自主創新能力,重物質投入、輕資源環境,重財富增長、輕社會福利水平提高的發展方式,不夠注重結構的優化、效益的增加、過程的可持續和成果的共享,難以實現質與量的統一、快與好的統一、物與人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鑒于此,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可是,我們沒有看到絲毫新的轉變。看到的是飛快出臺一系列文件在原來的發展方式上突進。
4月13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共20條,可簡稱“外資20條”。
4月28日《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一共是九項,可簡稱“深化9條”。
5月7日《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共36條,可簡稱“新36條”。
這外資20條、深化9條、新36條,實際上,就是復辟派按捺不住急不可待地要發起一場閃擊戰,一舉奪取社會主義僅剩的一部份關系國家生存命脈的經濟基礎。這是置社會主義于死地的最后一戰,如果復辟派在奪取經濟基礎的最后一戰中獲得完勝,上層建筑便唾手可得。社會主義已處于生死存亡的最危險關頭。
這外資20條、深化9條、新36條。實質上,是由公有化到私有化,再由公有化和私有化到外有化,而外有化的重點就是美有化。或者說,是把公有制改為私有制,再把公有制和私有制改為外有制,而外有制的重點就是美有制,即美國所有制。用通俗的市場語言來說,就是把公有的資產賤賣給私人,再把公有資產和私有資產賤賣給外國,重點是美國。
這外資20條、深化9條、新36條。違背改革開放初期向全國人民的承諾: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這外資20條、深化9條、新36條。違背鄧小平同志的要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違背鄧小平同志的警告:“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么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
這外資20條、深化9條、新36條。違反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國家保護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壞國家的和集體的財產”。“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今年由“本田工人罷工”引發的全國工潮,實際上就是一場狙擊戰。
本田工人提出的“提工資,減工時,不得裁減工人,要重組工會”等要求,簡言之就是“反對廉價勞動”。這二、三十年來中國的廉價勞動大軍主要是由億萬農民工組成,近年來又添加進畢業學生工。由這支“廉勞大軍”的剩余價值所提供的豐厚利潤,是改制建立起來的私企的墊底石,也是賣國引進來的外企的墊底石。沒有這“廉勞”墊底,私企風光不起來,外企外資招引不進來。從更深遠的意義來看,這“廉勞”也是幾萬億外匯產生的源頭,是歐美富裕生活依靠的靠墊,是當代世界末落資本主義制度垂危暮年茍延殘喘的支撐。
讓我們團結起來,形成合力,四兩撥千斤,撬動并抽掉那墊底石,讓外資20條、深化9條、新36條失去賴以站立的根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