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時言平《“精英移民潮”應反省社會土壤》之隨想
今天新浪國內新聞中看到時言平的文章《“精英移民潮”應反省社會土壤》(華商晨報)。文章是這樣開頭的:“日前,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移民輸出國家,海外僑胞數量已超過4500萬,中國正掀起自上世紀70年代末和90年代以來的第三波移民浪潮,這次移民潮的主體是知識精英和新富階層。如此大規模的移民潮,不禁引起國人的反思與警惕。”
時言平文對“精英移民潮”應反省社會土壤,是從公民成長的這片社會土壤入手的,“精英的流失某種意義而言,是國力的流失。”他們的去留,如同時言平所言,是“遷徙的權利”,是“用腳來投票”。那么“候鳥終有歸期”吧?何時有歸期,那就要看“社會土壤的改良”。
在下在高校工作三十多年了,“精英移民潮”似乎沒發生似的,進進出出沒有什么異常呢?今年有兩位加拿大某大學教師來聽在下的課,在下關注了西方高校的現狀,由于經濟危機,大學都在生源方面動腦筋,這兩位也是沖著中國的生源,踏上中國這塊土地的。他們成果如何,在下看來也很一般的,甚至也很無奈。至于學校教師出國,反而呈下降趨勢,道理也是明顯的,經濟危機時期也就別想入非非了,折騰來折騰去,也沒什么好果子吃。
那么,所謂“精英移民潮”,只能改為“新富移民潮”。如果存在“移民潮”,那么主體是兩大群體,“知識精英”與“新富階層”,既然前者沒有顯著差異,那么必定是后者“新富階層”。時言平的感慨就有點“丈二和尚”了,也顯得“丟人現眼”了。無論是“精英”還是“新富”,他們所享有的基本權利與弱勢群體們是不能同日而語的,時言平哪天也為弱勢群體們說句話呢?
新富階層為何要移民呢?新富階層是從什么社會土壤成長起來的呢?發跡完了怎么就提褲子走人呢?在下注意到,國內對干部財產登記已經叫喚許久了,總有個交待吧?那么《關于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中央要求副處以上申報財產,隱瞞不報或被免職”,有些扎眼!重慶“唱紅打黑”這一幕也都看見了。“文強”倒下牽涉一大圈人,心有余悸啊!
這么看來,“新富移民潮”不少屬于“逃離追究”,真乃“醉翁之意不在酒”啊?!那么他們與前期逃離的四千多官員,平均每人帶走一個億,性質有何不同呢?所以說,是要“時言平的反思”還是要“重慶的唱紅打黑”呢?在下看是后者,而且不僅僅是社會治安的“黑”,也必須深化到經濟、文化和政治領域。總不能眼睜睜看著,“新富移民潮”成為一次“勝利大逃亡”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