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臭文人的絕招
今年3月,有新左派學人領袖之美譽的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者汪暉教授被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指稱博士論文《反對絕望》涉嫌學術剽竊。此論已出,學界嘩然。堅信汪暉不存在學術不端的一方百名海外學者聯名寫信給清華大學校長聲援汪暉;質疑汪暉博士論文存在學術腐敗的另一方聯合寫簽名信要求清華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對“汪暉博士論文門”開展調查,作出權威的學術公斷。
學者之立足學界,支點只有一個:手握學術公器,造福人類福祉。真,無疑是學者立足當代,流芳后世的核心品質。古人常常用玉來比喻君子的品性。玉,樸實無瑕,堅硬光澤,是天地之精華。傳統中國的學術被稱為道德文章。但凡大儒,總先要克己復禮,用自己生平的道德人生來書寫文章。這是行的文章,是勝于言的文章。現代社會,不再是一個泛道德化的時代,可是它卻有新的道德規則——職業道德。在職業道德之外,有強制約束力的就是法律了。
汪暉所遭遇的指責性質是相當嚴重的!這就好比你站在一個高高的金字塔頂端,突然有一個家伙抽掉了你腳下那塊方磚。這是你將如何呢?而去掉這塊支撐你站立磚塊的人恰恰是和你一起學習建造原理,一起營造金子踏的同道。他要讓汪暉這位跟隨唐弢教授攻讀博士學位的左派傳人從高高的金字塔上重重地摔下去。王暉博士論文剽竊,他的導師沒有責任嗎?他的導師唐弢教授是什么來路呢?他是中國現代民族脊梁、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的弟子。 汪暉不僅僅代表是汪暉本人,在某種程度上,還代表著魯迅式的批判主義學術傳統。在當今中國社會,魯迅式的愛說真話的人是不怎么受歡迎的。魯迅也被一些右翼學者認為,對構建和諧社會不利,因為魯迅代表的是砸碎舊世界的革命與暴力,我們現在所要做的是建設新世界,是要有建設性的思想來指導。想想魯迅、朱自清、《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等等經典作品淡出中學語文課本,我們就不難理解這個“博士論文門”的真實意旨了。
正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汪暉作為“新左派”文壇盟主,正是他成為某些維護學術公正的學者質疑造假的根本原因。相信清華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會明斷是非,主持公道,還汪暉公道清白。讓那些制造問題、捕風捉影式做學術的學者去折騰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