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時評

據說是汪暉被事件的內幕

默尚晨 · 2010-07-10 · 來源:douban.com

據說是汪暉被事件的內幕(轉載)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556274/

默尚晨

2010-07-08 11:24:16 來自: 默尚晨

發信人: xxxxxx (xxxxxxxx), 信區: xxxxxx
標 題: 據說是內幕
發信站: xxxxxx (Wed Jul 7 20:10:08 2010), 站內

朋友的信中說的:

我見X導了,聊了這個事,這個事是朱學勤策劃的,準備了一年時間,組織人馬,遍查汪暉著作和其他引證著作,最后由王彬彬寫文章。而且在這篇文章在《文藝研究》首發之前,《文藝研究》中只有主編知道要發這個文章,所有的編輯都不知道,之前信息高度封鎖。發表之前,汪暉曾請求按照學界通常慣例,寫一個response一同刊發,但一直遭到拒絕。他們在一開始就剝奪了汪暉同時發言的權利,這也就是李猛那封信為什么說“以完全剝奪對方發言資格的方式”的真正背景,也同時使得汪暉一直沉默下去了。

  • Arwen控

    2010-07-08 11:28:32 Arwen控 (憑著愛)

    暴強!!

  • Dao

    2010-07-08 11:36:36 Dao (道可道,非常道。)

    我知道的情況與LZ所傳基本相符:

    事實上,《文藝研究》刊發王彬彬文章之后,汪暉也曾請求對方提供電子版以便查核原著?!段乃囇芯俊分骶幰詿o電子版為理由拒絕了汪暉的請求。

  • 下一個路口

    2010-07-08 11:37:45 下一個路口

    《文藝研究》中只有主編知道要發這個文章,所有的編輯都不知道,之前信息高度封鎖。——這點完全可以找藝術研究院的學者或者《文藝研究》的其他編輯來證實。

  • 茶茶*胭脂

    2010-07-08 11:40:43 茶茶*胭脂 (矢志不渝,堅持不懈。)

    額。。。。。。。。。。。。。。。。。

  • Arwen控

    2010-07-08 11:40:51 Arwen控 (憑著愛)

    原來如此??!難怪李猛會有那樣堅決的態度。

    很多疑惑冰釋。

  • 快刀

    2010-07-08 11:41:43 快刀

    如果哪個編輯證實,還不被開了?

  • 蘇門答臘

    2010-07-08 11:47:14 蘇門答臘 (id: 42445083 這是個冒牌貨)

    是說沒看見朱學勤咧,原來轉入幕后當制片了

  • Arwen控

    2010-07-08 11:49:27 Arwen控 (憑著愛)

    不知道多少人被蒙進鼓里。

  • 我是我的倒影

    2010-07-08 11:53:02 我是我的倒影 (暑假來了~好好混)

    這個太猛了,又是一番血雨腥風啊

  • 古貝德

    2010-07-08 11:53:30 古貝德 (可為智者道,難為俗者言)

    呵呵,是這么回事?

  • Dao

    2010-07-08 11:54:00 Dao (道可道,非常道。)

    補充一點:能夠拿到王彬彬文章的電子版對于汪暉及時回應指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類似《文藝研究》這種學術期刊出刊的周期相對較長,有電子版與無電子版之間的時差可能為10天左右,且汪暉當時人在哈佛。此外,2010年3月10這期雜志約一個星期之后才見刊,這中間有什么緣故外人就更不清楚了。

  • 青蟾

    2010-07-08 11:54:51 青蟾

    保持關注

  • 2010-07-08 11:57:08 走進南非

    哦,他奶奶的

  • 2010-07-08 11:57:54 走進南非

    《文藝研究》不能做龜孫子,得出來說明白。

  • 2010-07-08 11:58:11 走進南非

    包括什么參見式抄襲,一并說清楚

  • 一絲不掛

    2010-07-08 12:00:36 一絲不掛 (阿拉丁神燈的故事俗套又懷舊)

    真相只有一個

  • 2010-07-08 12:03:48 走進南非

    發表之前,汪暉曾請求按照學界通常慣例,寫一個response一同刊發,但一直遭到拒絕。他們在一開始就剝奪了汪暉同時發言的權利,這也就是李猛那封信為什么說“以完全剝奪對方發言資格的方式”的真正背景,也同時使得汪暉一直沉默下去了。
    -------------------------
    此事如屬實,則這個是有意整人的一條很有力的證據。

  • Arwen控

    2010-07-08 12:08:05 Arwen控 (憑著愛)

    直覺判斷,可信度很高。

  • 2010-07-08 12:08:37 走進南非

    2010-07-08 12:03:30 沙礫于飛 (Sapere aude)
    無頭“內幕”何其多也。不過,能否自圓其說呢?請看這一段話:

    事實上,《文藝研究》刊發王彬彬文章之后,汪暉也曾請求對方提供電子版以便查核原著?!段乃囇芯俊分骶幰詿o電子版為理由拒絕了汪暉的請求。

    不是說《文藝研究》刊發前,共識網就發出了王彬彬一文的電子版了嗎?最近這幾天,某些人不是一直拿這件事攻擊媒體嗎?怎么一到發布內幕的時候,就無視了原先說過的話了呢?
    再者,這個關于汪暉的內幕與汪暉本人核實過了嗎?要不然,任何一個馬甲都宣稱可以代表汪暉發言,汪暉的真身不就隱沒不彰了?
    -----------------------------------
    這個項義華還真是有點笨。是《文藝研究》說沒有電子版,汪暉怎么會知道那個時候網上就有了呢?這個內幕得讓《文藝研究》說出來才令人相信,他是機構,很權威。

  • Dao

    2010-07-08 12:15:28 Dao (道可道,非常道。)

    我知道的情況跟LZ略有不同的是:王彬彬的文章應該被高度保密了很長時間,知情人只有主編方寧。但統籌2010年3月號這期《文藝研究》的時間內,該刊內部已有人知情。據我所知,正是方寧不顧反對意見執意發表王文。

  • 熱愛祖國

    2010-07-08 12:18:25 熱愛祖國 (漢奸洋奴不如狗)

    有點疑惑,既然是高度機密,除了主編外,其他的編輯都不知道,汪暉又是如何知道《文藝評論》即將發表這樣一篇文章而要求同時寫response一同發表呢?

  • Dao

    2010-07-08 12:19:29 Dao (道可道,非常道。)

    我上帖正好可以回答LS的疑問。

  • 筆旗

    2010-07-08 12:22:26 筆旗 (夏夜里的晚風)

    看來此事要從頭查起,《文藝研究》也得發言。

  • Arwen控

    2010-07-08 12:23:49 Arwen控 (憑著愛)

    想起了前面的帖子:《文藝研究》制造丑聞的證據

  • 熱愛祖國

    2010-07-08 12:23:49 熱愛祖國 (漢奸洋奴不如狗)

    呵呵,比我早發了三分鐘,沒看到。Dao說的更合情合理一些。

  • 花自飄零水自流

    2010-07-08 12:42:43 花自飄零水自流

    我說呢。李猛一直是個明智溫和的人,不愿意卷入是非之中——所以才從社會學系跑到哲學系去,卻在那封信中那么生氣呢。

  • 2010-07-08 12:44:29 走進南非

    如果王彬彬文章真是由《文藝研究》主編一手把關,那這主編水平可真厲害!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234471/
    《文藝研究》制造丑聞的證據
    2010-06-25 21:00:27 來自: 非誠勿擾被擾
    《文藝研究》制造丑聞的證據

    1, 王彬彬對“參見”問題的定義自我矛盾
    他在《汪暉〈反抗絕望〉的學風問題》中第一次給出的定義是:

    三是“掩耳盜鈴式”。將別人的話原原本本地抄下來,或者抄錄時稍做文字上的調整,沒有冒號、沒有引號,但做一個注釋,讓讀者“參見”某某書,是為“掩耳盜鈴式”。

    按這一定義,使用“參見”做注釋,應該要用冒號和引號,這樣才不算是“掩耳盜鈴式”抄襲。
    而接著他給出的另一定義:

    在這里,有必要對“參見”這個注釋用語做點辨析。這里的“參”,乃“參考”之意。做出某種論述后,讓讀者“參見”某書某文,意思是說:在那本書那篇文章里,也有對這個問題的論述,讀者如有興趣,或如果要深入研究這個問題,不妨去“參考”一下。當用“參見”做注釋時,就表明自己是獨立進行了這番論述,與那本書那篇文章沒有淵源關系;就表明自己的論述不是對那個作者的“引用”,而只是“英雄所見略同”。所以,原原本本地或攪拌式地剽襲他人,卻又做一個“參見”的注釋,稱之為“掩耳盜鈴”,是很恰當的。

    按這一定義,則對原作者的加引號的引用,是不能使用“參見”一詞來引導的,因為用了“參見”,就意味著只是“英雄所見略同”,表明自己是獨立進行了這番論述,與那本書那篇文章沒有淵源關系。
    王彬彬剛說了,用了冒號和引號加個“參見”才不算“掩耳盜鈴式”抄襲,轉眼又說,用了冒號和引號,根本就不能用“參見”做注釋,否則稱之為“掩耳盜鈴”,是很恰當的。有網友說王彬彬是“神經刀”,一點兒沒錯。

    2,《文藝研究》2010年第3期“沒有冒號、沒有引號”的“參見式注釋”舉例

    在王彬彬所說的兩種自相矛盾的“參見”用法,《文藝研究》2010年第三期都有例子。用了冒號、引號之后仍然用“參見”(王彬彬在后一種定義中說這樣是不行滴)的情況,鐘彪的文章已經多有舉例,這里不重復。
    當期《文藝研究》中同樣有“沒有冒號、沒有引號”的“參見式抄襲”(按王彬彬的定義)的例子:

    《大眾文化語境與韓劇傳播的敘事學分析》,《文藝研究》2010年第3期,160頁

    在一個文化轉型的社會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價值觀。大眾文化無所適從,出于商業性的考慮,往往就直接認同于大眾的本能欲望、集體記憶與流行趣味,而不愿承擔宣傳、啟蒙和教化的任務。在這里,商業性與文化建設構成矛盾。同時,大眾藝術的娛樂功能是第一性的,娛樂功能的實現相對于其他功能來說具有優先權。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大眾文化來說,審美和商業從不分離,它的商業特性,使得它的每項藝術成就都與商業需要有著一定的關聯,但是由于它又不同于純粹意義上的物質產品,因此,每一大眾文化產品之間都有著藝術審美區別的需要。作為商品的審美,它既是妥協的,又是創造的③。
    ③ 參見梁英《大眾敘事與文化家園》,華夏出版社2008 年版,第44 頁。

    該書44頁至45頁有如下的話:

    ……在一個文化轉型的社會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價值觀,但卻沒有一種信仰能夠證明其合法性和獨尊地位,大眾文化無所適從,出于商業性的考慮,往往就直接認同于大眾的本能欲望、集體記憶與流行趣味,不承擔宣傳、啟蒙和教化的任務,以追求“好看”、“好玩”為目標,它在文化建設上的破壞性是可見的。……在這里,商業性與文化建設構成矛盾。……
    ……而大眾藝術的娛樂功能是第一性的,娛樂功能的實現相對于其他功能來說具有優先權。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大眾文化來說,審美和商業從不分離,它的商業特性,使得它又不同于純粹意義上的物質產品,因此每一大眾文化產品之間都有著藝術審美區別的需要。作為商品的審美,它既是妥協的,又是創造的。……

    這一段話沒有給冒號,也沒有給引號,但給出的注釋是“參見梁英《大眾敘事與文化家園》,華夏出版社2008 年版,第44 頁。”

    鐘彪說,“如果不是急于制造聳人聽聞的話題,《文藝研究》應該不至于在編輯方面出這種顏面盡失、令人嘆為觀止的嚴重錯誤。該刊縱容玩弄證據、刻意構陷的行徑,堪稱學術批評和學術雜志的大恥辱!”這是很恰當的判斷。

    3,王彬彬對“參見式抄襲”(或者說“掩耳盜鈴式”抄襲)自相矛盾的定義,實質是要嚴格引注的規范和形式。但是,嚴格引注規范和形式,是不能作為抄襲的定義的,因為抄襲意味著有意隱瞞。王彬彬把嚴格引注規范,等同于抓抄襲,這是他的定義的最大問題。

    《文藝研究》發表王彬彬文章當期的那些有引號、冒號的參見式注釋例子,和沒有引號、冒號的參見式注釋例子,都不能稱作抄襲。但按王彬彬給出的定義,這些都是抄襲。
    所以說,所有的問題都在于,王彬彬給出的抄襲定義出了問題。

    x
    向我的友鄰推薦小組話題:《文藝研究》制造丑聞的證據

    摘要: 《文藝研究》制造丑聞的證據 1, 王彬彬對“參見”問題的定義自我矛盾 ...
    推薦語:


    2010-06-25 21:08:42 非誠勿擾被擾
    不查不知道,查了嚇一跳。駭人聽聞啊!我大致看出了苗頭,拿抄襲問題圍剿汪暉這個事情,最后恐怕會成為中國學術界的一大丑聞案例。
    > 刪除 2010-06-25 21:11:28 歐文 即使《文藝研究》中出現了王彬彬指責的參見式抄襲,也不能說明王彬彬的定義自相矛盾,或者就沒有道理。這是兩碼事。

    剛看到這篇文章: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234525/
    2010-06-25 21:01:51 來自: 男爵又來草豆瓣
    標題:汪暉先生《反抗絕望》之《導論:探索復雜性》一處引注不規范
    汪暉先生在《反抗絕望》的《導論:探索復雜性》中寫道——
    按照現代解釋學的觀點,一代人不僅與上代人在理解自身的方式上有差異,而且一代人對上一代人的理解與上一代人對自身的理解的方式也有差異。由于任何一代人自我理解的中心因素即是其歷史地位的畫像,所以隨后的歷史現實化便會極大地改變這一形象。老一輩人的希望、恐懼和模糊的幢慣,新一輩人可用知識和事實的認識來替代。
    此段后注:D. C.霍埃:《批評的循環》,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第51—52頁.
    (汪暉:《反抗絕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頁《原版導論 探索復雜性》。汪暉:《反抗絕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5頁——原版電子鏈接見:
    http://www2.zhengzhifl.cn/DsrPath?kid=68686B6E6B6A67673131393038383837&pagetype=6&searchtype=qw&uf=1&pagenum=5&a=8ED4EEBF4A17850B09D0BFB964C18BE2&userid=601&peruserid=&chapternum=1&template=dsrquanwen&;;;;dxNumber=000000287799&sKey=%D7%D4%CE%D2%C0%ED%BD%E2%B5%C4%D6%D0%D0%C4%D2%F2%CB%D8&firstdrs=http%3A%2F%2Fbook2.duxiu.com%2FbookDetail.jsp%3FdxNumber%3D000000287799%26d%3D614B22F466E76278E441E8E664983978%26fenlei%3D0I20100100&zjid=000000287799_2&;sch=%B5%BC%C2%DB%CC%BD%CB%F7%B8%B4%D4%D3%D0%D4)
    這里“一代人不僅與上代人在理解自身的方式上有差異,而且一代人對上一代人的理解與上一代人對自身的理解的方式也有差異。由于任何一代人自我理解的中心因素即是其歷史地位的畫像,所以隨后的歷史現實化便會極大地改變這一形象。老一輩人的希望、恐懼和模糊的幢慣,新一輩人可用知識和事實的認識來替代?!蓖耆鲎曰舭!杜u的循環》一書卻沒有加引號。這是不規范的。
    那么,揪這個是不是顯得太吹毛求疵呢?

    請看:
    中國魯迅研究會副秘書長、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張夢陽高度肯定《反抗絕望》的學術成就并在事件發生后為汪暉辯護(見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546987/)。不過他在《探索魯迅精神結構的復雜性——讀汪暉的<反抗絕望>及其它論著》的“關于學術發展的邏輯結構”一節中,就把以上一段霍?!杜u的循環》的文字看做汪暉的論述了——
    在學術發展的鏈條上,所有的學者都是歷史的“中間物”。處于不同學術發展鏈條上的學者,有既相銜接、又相區別的不同的研究視角與邏輯結構。汪暉認識到了這一點,在導論中就說道:“一代人不僅與上代人在理解自身的方式上有差異,而且一代人對上一代人的理解與上一代人對自身的理解的方式也有差異。由于任何一代人自我理解的中心因素即是其歷史地位的畫像,所以隨后的歷史現實化便會極大地改變這一形象。老一輩人的希望、恐懼和模糊的幢慣,新一輩人可用知識和事實的認識來替代。因此,毋庸諱言,我們看魯迅就和翟秋白、毛澤東看的不完全相同,但我們當然有了霍秋白、毛澤東之后才對魯迅產生了一些新的看法的?!薄?
    電子鏈接:
    http://www2.shengwukx.cn/DsrPath?kid=636264666966626B3332363935373832&pagetype=6&searchtype=qw&uf=1&pagenum=323&a=1E05FBE534FFCF311371ABDDC6A8C4A4&userid=601&peruserid=&;;;;chapternum=297&template=dsrquanwen&amp;dxNumber=000000564317&sKey=%D7%D4%CE%D2%C0%ED%BD%E2%B5%C4%D6%D0%D0%C4%D2%F2%CB%D8&firstdrs=http%3A%2F%2Fbook2.duxiu.com%2FbookDetail.jsp%3FdxNumber%3D000000564317%26d%3D15D4309C802ADC59CA9E64B7C2F4019E%26fenlei%3D09030205&zjid=000000564317_49&amp;sch=%D6%D0%C6%AA%D0%A1%CB%B5%D1%D0%BE%BF%B8%C5%CA%F6%5B%CF%D6%B4%FA%D6%F7%D2%E5%D6%D0%C6%AA%D0%A1%CB%B5%D1%D0%BE%BF%A1%AA

    造成這樣的混淆,雖然有張夢陽先生未查對注釋的因素,但問題首先是出在汪暉先生沒有將自己的論述和對他人的引述清晰地區分開來,從而導致讀者的誤判,產生掠人之美的效果。

    > 刪除 2010-06-25 21:18:30 歐文 自然,王彬彬的參見式抄襲是可以有爭議的,有內行的網友已經指出過這在西方學術界無疑可以被認作是抄襲,但考慮到中國語境,尚難以定下如此高的標準。我覺得用學術失范和掠人之美來形容更為恰當。
    > 刪除 2010-06-25 22:08:20 非誠勿擾被擾 歐文:即使《文藝研究》中出現了王彬彬指責的參見式抄襲,也不能說明王彬彬的定義自相矛盾,或者就沒有道理。這是兩碼事。

    我分析王彬彬的定義自相矛盾,是就他的定義說他的定義,根本沒必要也沒有拿《文藝研究》的例子說事。歐文看清楚了。
    > 刪除 2010-06-25 22:19:29 非誠勿擾被擾
    效果:南美的蝴蝶動一下翅膀,北冰洋的冰川都有可能融掉一座。


    > 刪除 2010-06-25 22:20:39 非誠勿擾被擾 2010-06-25 22:12:26 豆瓣用戶

    什么叫斷章取義?你就是最好的例子。

    > 刪除 2010-06-25 23:33:41 非誠勿擾被擾 本帖主張相互尊重的理性論辯。對于不理解意思但比較認真的辯論,會保留不刪,但恕不一一理論。
    > 刪除 2010-06-25 23:35:59 非誠勿擾被擾 豆瓣用戶的帖子已刪。
    > 刪除 2010-06-25 23:39:48 非誠勿擾被擾 另,支持本帖看法的口水帖也刪掉。本帖主張簡單明了的理性論辯。
    > 刪除 2010-06-26 00:38:21 非誠勿擾被擾 學會布局的帖子也已刪。
    > 刪除 2010-06-26 18:04:29 鬼谷子 除了極個別的人,這是讀品倒汪者得出的結論:


    2010-06-26 14:25:18 qingguang 由于汪暉原文中有“按照現代解釋學的觀點,……”,張夢陽顯然有錯誤意會的責任,另外,他說“汪暉認識到了這一點”,“這一點”如解釋成“現代解釋學的觀點”也能成立,于是,如果汪暉不存在“略人之美”問題,那么張夢陽就存在引用霍埃原文卻不加注的問題(盡管他本人不知道這段話出自霍埃)。
    > 刪除 2010-06-26 16:07:35 心岳 (埋頭苦干)
    張夢陽的問題是輕信了汪暉的文本生產的誠信度。汪暉盡管有注,但客觀上造成了自己的和別人的話不分的事實。連鎖起來,就是汪暉的“被引用”是無效數據。如果這種情況普遍,汪暉的被引用率指標應該作廢。清華大學在考核汪暉著作的被引用率時,此項指標就無效。此例可以不歸為抄襲,但“學術工作不嚴謹、不認真”的評語,則是合適的。
    > 刪除 2010-06-26 17:15:42 COOL (嗬,基督徒!) 喝,發現大家批判得非常熱烈,尤其心岳,我這才多看了一眼:那句話前面不是說了:“按照現代解釋學的觀點”云云,且后邊還加了注。居然還被解釋為“學術工作不嚴謹”,奇了!

    > 刪除 2010-06-26 18:06:35 鬼谷子 歐文把這些例證都視作“抄襲”的鐵證,恰好說明他的根據一直存在最大的問題。

  • Arwen控

    2010-07-08 12:46:55 Arwen控 (憑著愛)

    2010-07-08 12:42:43 花自飄零水自流 我說呢。李猛一直是個明智溫和的人,不愿意卷入是非之中——所以才從社會學系跑到哲學系去,卻在那封信中那么生氣呢。

    然也。

  • 2010-07-08 12:57:43 走進南非

    2010-07-08 12:40:07 qingguang 自由主義陰謀詭計終于得逞了,呵呵!??!

    但還是不免犯疑,既然《文藝研究》拒絕一同看發汪暉的response,怎么汪暉回應記者時還說“手頭沒有20多年前的書”,他應該立即把那個response記者,以正視聽?

    捏造也得有點技術含量吧,就出產這樣的低劣貨,寒磣誰呢?
    -------------------------
    是不是低劣貨,最好問問《文藝研究》的主編。

  • 我是我的倒影

    2010-07-08 13:31:56 我是我的倒影 (暑假來了~好好混)

    誰去問啊

  • 2010-07-08 13:34:43 走進南非

    愿意問的人去問

  • 我是我的倒影

    2010-07-08 13:38:23 我是我的倒影 (暑假來了~好好混)

    哪個好事的記著去采訪一下就好了

  • 2010-07-08 13:40:34 走進南非

    他們才不會呢,那些人只想采訪汪暉和清華大學。

  • 蘇門答臘

    2010-07-08 13:45:21 蘇門答臘 (id: 42445083 這是個冒牌貨)

    選擇性辦案,選擇性采訪

  • 2010-07-08 13:45:27 走進南非

    看白領不黑的分析:
    由此,只允許、逼迫汪暉表態,又轉而逼迫清華表態,并且奇特地要求一個完全公開的委員會,實際上使得事件完全無法得到正常的學術辯論和學術處理的可能性!
    --------------
    媒體如果采訪了文藝研究、南方周末,調查了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等于太陽從西邊出來。

  • Dao

    2010-07-08 14:21:54 Dao (道可道,非常道。)

    2010-07-08 12:44:29 走進南非

    如果王彬彬文章真是由《文藝研究》主編一手把關,那這主編水平可真厲害!
    --------------------------------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234471/
    《文藝研究》制造丑聞的證據
    2010-06-25 21:00:27 來自: 非誠勿擾被擾
    《文藝研究》制造丑聞的證據

    ********************************************************************


    據知情人透露,《文藝研究》在刊發王彬彬文章之前,相關人士曾仔細比對過《反抗絕望》前后幾個不同的版本。讀過鐘彪文章就知道,有關汪暉抄襲李澤厚和張汝倫的指控純屬子虛烏有,問題在于再版修訂造成的技術性問題。既然《文藝研究》仔細比對過不同的版本,仍堅持刊發王文,這是個什么性質的問題?

  • 紀恩

    2010-07-08 14:31:20 紀恩 (別求新聲。)

    我想看看李猛說了什么,誰給個鏈接。。謝謝。。

  • 我是我的倒影
  • 2010-07-10 00:01:38 sasa

    頂一個

  • 2010-07-10 10:29:59 陶都一方 (愛汪暉,愛讀書)

    訂一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综合国产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最新不卡 | 伊香蕉大片视频观看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日本A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