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楊思基|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與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

楊思基 · 2024-01-05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發展了資本主義剝削形式,改變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剝削關系,不僅發展了資本主義的各種固有矛盾,還產生了一系列新矛盾,使資本主義具有了一些新的歷史特征,也使資本主義危機具有了系統綜合性的新特點,必將推動無產階級革命和全世界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等群眾運動進入一個新階段。

  【摘要】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是伴隨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更加尖銳、生產和消費更加脫節、壟斷資本主義國家開拓世界市場為過剩的商品和資本尋找出路而產生的,是與商品生產、商品流通、資本流動、貨幣流通及勞動力的使用高度國際化,并形成嚴密的國際分工體系和國際貨幣體系同步的,而且由經濟、市場和金融的國際一體化,到金融寡頭對全世界的統治,到政治、軍事、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國際化,是一系列聯動的資本主義國際化運動。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發展了資本主義剝削形式,改變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剝削關系,不僅發展了資本主義的各種固有矛盾,還產生了一系列新矛盾,使資本主義具有了一些新的歷史特征,也使資本主義危機具有了系統綜合性的新特點,必將推動無產階級革命和全世界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等群眾運動進入一個新階段。

  【關鍵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世界歷史;全球化;馬克思主義

  一、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開拓與民族國家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

  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是資本主義歷史發展的必然。

  無論剩余價值生產條件的準備,還是剩余價值的實現,都離不開資本主義商品的生產和商品交換,而商品交換則離不開市場,資本主義離不開市場就像人離不開空氣一樣。但一般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并不必然是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和交換,并不必然是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實現。只有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勞動生產率有了大的提高,且商品的生產經營條件有了很大差別,市場和市場競爭有了一定規模,商品生產經營者在競爭中出現了貧富兩極分化,大量小生產者遭遇破產淪為無產者,或勞動者只有出賣勞動力充當別人的雇傭勞動者才能維持生存并進行勞動力的生產再生產時,這時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才變成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和交換,而一般商品交換市場也發展為幾乎無所不包的資本主義商品市場。這時,當規模越來越大、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生產效率也越來越高的大機器生產因自身優勢逐漸取代了手工生產,社會化的企業取代了原來的手工作坊和工場手工業,因社會化企業所具有的生產自動化、規模化、標準化、分工體系更加健全和完善所帶來的企業經濟效益是個體勞動手工生產完全無法相比的,小私有制商品生產經營者在競爭中毫無力量與之抗衡,這樣,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和交換以及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取代以個體手工生產為基礎的一般商品生產和交換,取代空間狹小的一般商品市場,就成了歷史發展的必然。這時,小商品生產者再想恢復昔日自給自足略有剩余的小康生活天堂就難于登天了。

  在殘酷無情的劇烈的資本主義競爭中,“大魚吃小魚”的競爭規律更加明顯,勉強存活下來的小商品生產除了大機器生產、自動化生產暫時不能取代的工藝性、獨創性極強的手工生產外微乎其微,能夠存活下來的那些手工生產也只能隸屬從屬于大機器生產茍延殘喘。而生產規模的日益龐大,企業生產自動化社會化程度和勞動生產率的日益提高,必然需要越來越大的原材料和勞動力市場商品市場,于是以物美價廉的商品為武器不斷打破地域和民族的壁壘,不斷擴大市場,并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擴張到所能達到的更大的范圍,包括在全世界范圍爭奪市場和資源,就成了資本主義內在發展的必然要求和結果。與此相聯系,打破地域和民族性限制,形成轟轟烈烈的資本主義市場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思想文化全球化國際化運動,并伴之以分工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國際化,就成為自19世紀中葉以來國際關系格局變化的一個最為突出明顯的巨大變化,也使原來各自相對獨立的各民族國家歷史逐漸演變成各民族國家相互間息息相關的世界歷史,使資本主義競爭日益演變為全球范圍的國際競爭。各民族國家在國際競爭中的勝敗嚴重影響制約各民族國家自身的存續和發展。于是,伴隨商品輸出、資本輸出及跨國公司的出現和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內的分工和階級關系也伴隨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而日益演變為國際間的分工和國家間的競爭與階級關系,演變為資本商品輸出國和“打工國”、資本強權霸權宗主國——資本寄生國和附屬國、生產國和消費國之間的關系。反過來,上述這些國際間關系又影響制約各個民族國家內部的各種關系。

  競爭導致壟斷,由資本和財富的壟斷到金融和貨幣的壟斷,由金融貨幣的私人壟斷到金融寡頭控制國家政權形成國家壟斷,再到國際壟斷,強權霸權國家就是這么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國際金融寡頭利用金融資本控制先進技術和發達國家——進而控制全世界,在全世界范圍剝削壓榨勞動人民,同時利用在全世界范圍掠奪來的超額剩余價值、超額利潤和巨大財富收買掌握知識、技術和傳媒的社會精英及工人階級上層,制造生產并傳播壟斷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對全世界進行意識形態的洗腦和灌輸,不僅強化了資產階級社會人的異化與資產階級同化作用,阻礙了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覺醒,延遲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到來及工人階級運動趨于成熟,而且也使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基本矛盾、階級矛盾及各種社會矛盾更加復雜與尖銳。上個世紀中葉后,伴隨金融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逐漸演變為經濟金融化、數字虛擬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生產社會化程度更高,資本和財富的集中度更高,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這一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因而也更趨尖銳。原來資本主義國家內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在資本主義發展演變到帝國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后也演變擴展為全世界范圍的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資產階級國家和工人階級國家間的矛盾,演變為帝國主義強權主義國家和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強權主義國家間爭奪世界市場和世界霸權的矛盾,還有帝國主義強權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與全世界被剝削被壓迫人民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生產和消費的脫節與矛盾在壟斷資本主義金融資本主義階段也更趨尖銳,這時生產和消費的正常運轉與連接越來越依賴金融借貸資本的嫁接,一旦金融借貸資金鏈條斷裂,整個資本主義社會便陷于嚴重的經濟危機和衰退之中,因而使資本主義的經濟社會危機也更多地表現為金融信貸的危機和社會信任危機。

  總之,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中所揭示預示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世界歷史,以及馬克思在《資本論》所揭示預示的壟斷資本主義,及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中所揭示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矛盾和國際關系秩序,已經通過資本主義一百多年的歷史演變以鐵的歷史事實展現了出來。

  二、壟斷資本與金融寡頭發展了資本主義剝削形式

  資本的生命力就在于榨取雇傭工人的剩余價值,實現其不斷地增值。利潤越高,將本求利的資本就積累得越快越多,越是富有活力,而資本家也投資得越是起勁。若是無利可圖,榨取不了工人的剩余價值,賺不到利潤,資本家手里的資本也就變成了普通貨幣和死物一堆,無法進行資本的運作與周轉,只好陷入虧損破產的境地了。為了避免這種局面,并為了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資本對于剩余價值的追逐是無止境的,而且還要將新獲取的剩余價值或利潤不斷地轉化為新的資本,追加投資,進行資本積累和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但資本單靠自身的積累受到資本規模、剩余價值率、資本周轉速度和年利潤率的影響制約,在競爭中靠吞并中小資本進行資本積聚,還受競爭成本以及可供兼并吞吃的中小資本的數量和規模的制約。這時資本便需要找到一種快速擴大資本投資規模的新的手段和途徑,需要把社會上暫時閑置的資本以及一時還沒有投入消費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作為投資的資本來使用,這時古已有之的金融信貸便成了新的資本積聚渠道和手段,成為壟斷資本家進行快速資本積聚的手段。而有了金融信貸的融資手段,壟斷資本家借助自己的資產規模和信用開辦銀行向全社會融資,打破了原有自身資本積累和資本積聚的限制,可以在短期內迅速聚集起龐大的資本進行過去個人資本所無力進行的巨大規模的投資,興辦跨地域甚至跨國界的投資事業,很快地、成倍地擴大生產規模,從而賺取更多的剩余價值和利潤。于是,壟斷資本主義向金融資本主義演變發展也就自然而然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了。

  在資本的循環、周轉及演變發展過程中,資本的形態或形式也在發生演變。首先是產業資本從流通過程的購買到生產過程的生產,直到再次進入流通過程出賣商品,資本經歷一次這樣的循環和周轉需要經歷從貨幣資本到生產資本,再到商品資本和貨幣的形態演變,其次是產業資本家為了加快自己的資本循環和周轉并節約資本的投入,衍生出專門從事商品買賣經營的商業資本,進而衍生出金融借貸資本。借貸資本從其本身的流通形式看,就是在約定時間內出借貨幣資本,到期收回包含利息已經增值了的貨幣資本。表面上看似乎與剩余價值的生產創造與實現完全沒有關系,更加凸顯了資本價值增值的神秘性,掩蓋了剩余價值的來源和秘密,但實際上它是通過由借貸資本這種形式資本向職能資本——即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的轉化而參與了剩余價值的生產和實現,因而借貸資本家也要與職能資本家分享剩余價值。利息就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是職能資本家為獲取社會閑散資金使之成為自己可支配使用的資本而對借貸資本家所支付的報酬。

  壟斷資本和金融資本都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資本主義企業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價值和利潤而展開激烈的競爭,而為了在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資本家就不得不不斷改進技術,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否則就會被規模更大、勞動生產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大企業所吃掉。這樣,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過程中,大企業不斷地排擠吞并中小企業,加之銀行信貸和股份公司的作用,于是便促進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資本和生產日益集中。而資本和生產集中到很高的程度,少數大企業或若干大企業的聯合就能夠獨占生產和市場、控制一個甚至幾個生產部門的生產和流通,依靠其在經濟活動中的統治地位,操縱這些部門的產品銷售和生產資料購買,制定壟斷價格,獲取壟斷利潤。這時,資本和生產的集中就導致了壟斷,并形成了能制定壟斷價格獲取壟斷利潤的壟斷資本。壟斷資本有從短期的價格協定到同一部門的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發展到不同部門的康采恩等多種形式,直至到現在的跨國公司、國際壟斷同盟等。

  在壟斷資本的發展過程中,工業壟斷資本同銀行壟斷資本融合起來或混合生長,就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壟斷資本,即金融資本。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的統治,是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的一個基本特征,而且工業生產的集中和銀行資本的集中相互推動,推動著銀行壟斷及金融寡頭的形成和發展。一方面,高度集中的工業企業生產規模巨大,對資本和商業流通的需求巨大,而在生產和流通過程又常會出現一些暫時閑置的資本,這就需要加強工商企業和銀行間的聯系,擴大商業企業和銀行的經營業務,加速商業企業和銀行的利潤積累和資本積累,促使商業企業和銀行的規模不斷擴大。而商業和銀行業務的發展,又加劇了商業企業和銀行行業內部的競爭,那些資本雄厚、善于經營的大商業機構、銀行機構排擠吞并中小商業企業和銀行,這就導致了商業資本和銀行資本的集中與壟斷,形成商業和銀行的壟斷資本,另一方面,大銀行大商業機構因企業規模效益及信用原因,還有監管便利條件原因,又會優先發展與大企業的業務,優先為大企業提供貸款,甚至通過發行和買賣股票,成立股份公司,幫助大企業籌集資本,這便進一步加速了生產資本的集中和壟斷組織的形成過程。

  銀行業的集中和壟斷,也使得銀行和工商企業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在自由競爭時期,銀行只是普通的支付中介人,替少數資本家辦理往來賬目,為他們提供短期的存放款,執行著一種純粹技術性和輔助性的業務,銀行和企業的信貸聯系是不固定的。但隨著資本的集中和銀行資本周轉額的增加,少數大銀行控制了許多中小銀行,在全國甚至在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星羅棋布的密網,把一切貨幣周轉全都集中到銀行的手里,銀行這時的作用便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時大銀行有了足夠的資金為企業提供長期的巨額貸款,它們之間形成了固定的聯系。銀行通過往來賬及其他金融業務與企業發生了固定的經常性聯系,并為了自身的資金安全而對企業進行監督,用擴大或減少、發放或收縮信貸的辦法對企業經營施加影響,控制企業的經營活動,使他們的經營對銀行有利,甚至還專門設立研究機構、向企業派出董事監事來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發展情況,乃至利用資金信貸控制和決定企業的命運,使工商企業愈來愈依賴依附于大銀行,從而成為影響和決定企業命運的主宰。

  在銀行向工商企業滲透并參與企業運營管理與投資的同時,一些大的工商企業壟斷資本也深入銀行或者投資創辦銀行,成為銀行資本的所有者。這樣,伴隨著資本的集中和壟斷,工商企業壟斷資本與銀行壟斷資本相互滲透融合,壟斷資本相互投資與持股,互相分享壟斷利潤,且投資范圍不斷地擴大,于是便形成了控制國家經濟命脈甚至能夠影響左右國家財政和世界經濟的金融寡頭——超級資本財團。像美國的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杜邦財團、波士頓財團、梅隆財團、克利夫蘭財團、芝加哥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得克薩斯財團,這十大財團涉足并控制了美國的各行各業方方面面。尤其是前兩大財團,不僅影響左右著美國的經濟,還影響左右著美國的政治,并通過美國影響左右著全世界。

  伴隨金融資本集團在國內國際壟斷統治的加強,戰后各資本主義國家金融寡頭與政府之間的“個人聯合”也進一步發展,如美國歷屆政府就是名副其實的“富豪內閣”。在美國歷屆政府的高級行政人員中,有多數本身是大資本家財團的家族成員,其余的也都是與資本財團有著密切聯系的資本家代理人,中下層雇員則不過是他們收買并為他們服務的打工者。

  壟斷資本和金融資本寡頭的形成大大壓縮了雇傭工人自由選擇資本家的空間和范圍,同時,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商品成本的降低,也為資本家壓縮雇傭工人再生產勞動力價值所需要的必要勞動時間延長剩余勞動時間——從而提高剩余價值率提供了空間和便利,加之壟斷資本壟斷價格的制定迫使勞動者不得不接受勞動力低價和生活資料高價的現實,迫使勞動者為養活自己不得不壓縮生活開支、增加勞動時間打多份工、少生或不生養孩子、或者擠出時間為尋找新的生活收入來源而奔波操勞。不僅如此,他們在生活消費過程,為了維持勞動力的生產再生產,他們還不得不借貸消費,要支付為維持勞動力生產再生產而借貸的住房、教育、醫療及生活消費貸款利息。事實上,伴隨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伴隨壟斷資本和金融資本的形成與發展,雇傭工人所受的剝削程度不是減輕了,而是不斷加重了,勞動者所承受的生活壓力以及隸屬于資本所遭受奴役的程度也隨之而加重了。

  三、資本主義矛盾與其他社會矛盾交織并存并向落后國家聚集

  當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階段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金融資本主義之后,由于生產和資本更加集中,生產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生產和消費的中間環節更多,脫節更趨嚴重,工人階級所遭受的剝削奴役也更趨嚴重,因而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和階級矛盾也必然更加發展和尖銳,這就必然要引發更加劇烈和持久的經濟社會危機。但當壟斷資本主義取代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之后,壟斷資本和金融寡頭實現了對整個國家經濟政治生活的控制,國家借助價格政策、金融信貸貨幣政策、利用赤字財政和利息的升降來刺激消費,影響左右國家的各種投資消費、生活消費及整個經濟生活過程,各種反危機的措施紛紛出籠,以延緩或縮小經濟社會危機的爆發與破壞程度,這就形成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長期處于經濟滯脹的局面(即一方面經濟長期處于停滯不前、另方面物價高漲通貨膨脹的局面)。另外,為了解決生產唯利是圖和消費嚴重脫節的矛盾,緩解國內的階級矛盾,維護資本主義的長治久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還在商品輸出、資本輸出、擴大國外投資、掠奪發展中國家廉價原材料和廉價勞動力、攫取超額剩余價值的同時,在國內收買工人階級上層,推行“福利國家”政策;利用新聞媒體傳播工具控制和影響人們的消費觀念,制造消費熱點,引導社會公眾的消費;并在此基礎上制造現代社會已經由“消費社會替代生產社會”、“數字虛擬社會、符碼社會、知識信息社會取代原來實體經濟社會”的輿論,混淆人們的視聽,扭曲歪曲人們在資本主義現實生活中的感受,制造人們的思想混亂,質疑和否定馬克思主義以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學說為思想武器對資本主義所做的社會批判理論,試圖把人們引向唯心史觀的“單純意識形態批判”“身心批判”,屈從于資本統治邏輯的“精英社會”。

  但任何時候都是生產的方式決定消費的方式,而且是所有制關系決定人們的經濟社會關系,不消滅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所有制關系,就解決不了資本主義唯剩余價值生產而生產的問題,從而解決不了生產和消費脫節、生產相對過剩的問題,也克服不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矛盾和各種社會矛盾與經濟社會危機。無論壟斷資產階級及其代言人玩弄什么花樣,怎樣試圖改變人們的認識和觀念,怎樣制造與虛擬“數字化符碼化信息化資本主義消費社會”辭藻,都既不可能反映也更不可能改變壟斷資本主義的社會本質特征,而且資本主義現實社會的矛盾是不可能僅僅通過虛擬的數字化、符碼化和信息化而發生改變和消失的。既然壟斷資產階級使盡渾身解數也難以克服在延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經濟社會制度條件下所必然產生的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難以緩解和消除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階級對立,更難以克服因生產和消費脫節、經濟結構失衡所導致的經濟社會危機,難以為大量過剩的商品和資本找到新的出路,這就決定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自然要借助先發展優勢到落后國家和地區、到國際上尋找新的市場和投資場所,由此也將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矛盾帶到世界各地,并使這些矛盾在落后國家及地區聚集。

  在壟斷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寡頭憑借其強大的經濟政治力量,不僅對本國無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奴役,而且還對外侵略擴張,不僅對外輸出商品,更對外輸出資本,廣泛地在國外設立跨國公司,搶奪爭奪廉價的原材料、燃料和勞動力,爭奪世界市場和世界霸權,爭奪從屬國和勢力范圍,對國外人民進行大肆地掠奪和殖民統治,使得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成為極少數金融寡頭的債務人和進貢國,使落后國家的人民受到雙重多重的剝削和奴役。這勢必在落后國家原有矛盾基礎上增加并加劇新的矛盾,使帝國主義時代的各種固有矛盾在這些落后國家發生交叉性的聚集與尖銳化,從而激起落后國家和人民率先反抗帝國主義資本主義。所以反抗資產階級和剝削階級的革命在資本主義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之后往往首先在矛盾聚集而尖銳的落后國家和地區、在帝國主義統治鏈條的薄弱環節、而不是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首先被引爆也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種種改良都是在維持維護資本主義社會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而且是在不顧落后國家勞動人民的死活不斷向落后國家和地區轉嫁社會矛盾和危機而實現的。沒有對落后國家人民的殘酷掠奪及超額剩余價值的攫取,沒有發達國家國內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就很難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高消費”和“高福利”,而且這種所謂的“高消費”“高福利”,絕不能影響限制到壟斷資產階級和金融寡頭對剩余價值的貪婪占有和分割分配權力,不能危及到資產階級國家的財政和金融信貸,一旦影響危及到這些方面的權力和基礎,它們也就難以為繼了。

  四、資本的全球性流動與剩余價值的分割國際化

  由剩余價值的生產目的和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生產本質所決定,哪里能夠榨取到更多的剩余價值獲取更多的利潤,資本就必然要流向哪里。資本的全球性流動及資本主義的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運動,就是在資本主義的這一生產目的和本質、在資本主義的占有規律和基本經濟規律即剩余價值規律發揮作用下而展開和實現的。正是在資本主義競爭和剩余價值規律作用下,伴隨生產和資本的集中,以及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資本主義的社會基本矛盾及各種社會矛盾進一步發展,而且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商品過剩資本過剩,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為獲取壟斷利潤并攫取更多剩余價值,不斷開辟世界市場,控制霸占世界資源和勞動力市場,為嚴重過剩的商品和資本尋找新的出路,這樣才形成了轟轟烈烈的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而爭奪世界市場和資源、爭奪世界霸權的兩次世界大戰,則為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掃清了障礙,鋪平了道路,使得全球化運動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高歌猛進。

  伴隨商品輸出、資本輸出和世界市場的形成,當代資本主義出現了世界經濟一體化國際化發展趨勢,從物質生產到商品流通、資本流動、貨幣流通和勞動力的使用都高度地國際化,而且形成并發展了嚴密的國際分工,使各個國家的經濟在國際分工體系下受到國際分工體系的影響和制約來運行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國際國內市場聯動,資源的配置受國際市場價格影響,商品和資本以及勞動力的使用都在全世界范圍內一體化聯動并高度整合,大大加速了資本的全球性流動及剩余價值分割分配的國際化趨勢。

  戰后,資本主義國際貿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異常迅速的發展,而且有加速發展的趨勢。據統計,1948至1980年的32年間,國際貿易額按貿易量計算增長了7.2倍,大大超過了世界經濟增長率。其中,世界出口總值年平均增長率1950到1960年是7%,1960年至1970年是10%,而1970至1978年則達到了20%。此后,大多數年份都一直保持著年增長率20以上的增長態勢。

  從國際貿易增長的區域結構方面看,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比重在不斷上升,發展中國家的所占比重在下降,;而從商品結構看,工業制成品的比重在不斷上升,而原材料和糧食貿易的比重在下降。這說明國際貿易發展的主流還是工業制成品貿易,或者圍繞工業制成品的生產制造與銷售而進行的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的規則和市場秩序主要還是由工業化發達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在主導與制定。從資本的輸出和流動看,主要也是由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對發展中落后國家進行資本輸出,資本從發達國家流向落后國家和地區,然后才是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相互投資與資本輸出。落后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為了實現自身發展不利條件下的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不得不接受投資債權國十分苛刻的條件簽訂投資貿易協定來吸引外商外資,導致了世界貿易秩序市場秩序及投資環境的極其不公平。除此之外,像美國這樣的世界霸主,他們還利用貨幣霸權軍事霸權來影響左右全球貿易和世界市場秩序,影響左右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和資本的流動,干預剩余價值在國際市場的分割分配,利用貨幣政策信貸政策的調整來周期性地收割全世界人民。這就導致了商品資本輸出國、寄生食利國、剩余價值分享分配國和負債累累的債務國、打工上貢國的國際關系秩序,世界霸權霸主國家利用霸主地位剝削奴役全世界人民,還有技術先進國家利用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與技術專利而處于國際分工體系頂端逐級控制并蠶食處于國際分工體系下端國家的生產分配秩序,以及全世界范圍形成的食利階層與剩余價值創造者的打工階層的對立統一秩序結構,使“大魚吃小魚”的競爭秩序分配秩序在全世界范圍不斷擴展與發展。全世界剩余價值的分割分配就是在上述國際關系秩序下來進行的。如今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投資收益已經遠超其商品出口所帶來的收益,他們憑借投資、購買有價證券債券及發放高利貸貸款而獲得的收入已經成為食利國和食利階層的主要收入來源,壟斷資本主義的寄生性腐朽性和殖民性在他們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尤為突出。

  在如此不公平的國際關系秩序條件下,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就不僅是表現為對工人階級所創造剩余價值無償地直接占有,而且還取決于壟斷資本家的壟斷地位以及他們在國際關系格局中所處的地位,取決于他們在剩余價值國際分割分配格局中的間接性分割和占有。我們現在所講的打破舊秩序,重建世界新秩序,實質也就是要打破這種不合理不公平的“大魚吃小魚”舊秩序而代之以公平公正、合作互利、發展成果共享共贏的世界新秩序。

  五、金融寡頭統治、世界市場的爭奪與帝國主義戰爭

  迄今為止,資本主義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即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和壟斷的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在19世紀末向壟斷的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在19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自由競爭發展到了頂點,壟斷組織開始萌芽。1873年經濟危機之后,壟斷組織有過廣泛的發展,但還是不夠穩固。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伴隨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達到了新的高度,壟斷組織成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這時資本主義才從自由競爭階段真正過渡到它的最高、最后的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達到了極高的程度,勞動生產率伴隨技術進步得到進一步提高,生產社會化程度進一步發展,而且從私人壟斷發展到國家壟斷,甚至壟斷組織通過國際壟斷同盟達到了對整個世界的壟斷,在全世界范圍瓜分和壟斷世界市場,分割分配剩余價值,形成了金融寡頭對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剝削與奴役,形成了食利國和食利階層,這不僅使得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基本矛盾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使資本主義的剝削奴役形式有了新的發展和重大變化,也使得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反抗有了國際聯合及將階級革命斗爭與全世界被剝削被壓迫民族民族民主運動緊密結合的需要,同時還使得各帝國主義國家爭奪世界霸權和世界市場的斗爭空前尖銳起來,最終導致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帝國主義戰爭。

  上個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在壟斷資本主義面臨空前的重重危機,國際國內矛盾空前激化,壟斷資本主義找不到擺脫危機的辦法和出路,而且帝國主義國家因壟斷導致寄生性腐朽性增強、資本主義原有的發展平衡關系被打破,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不滿足于在過去歷史條件下所確立的世界秩序與勢力范圍,迫切需要根據其實力重新瓜分世界、重新劃分勢力范圍而發生的。而在戰爭條件下,帝國主義戰爭對整個世界經濟的破壞,對勞動人民的屠殺和掠奪,尤其是對落后國家人民的屠殺和掠奪,也達到了空前的程度,迫使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在全世界范圍聯合起來、相互支援,并首先在被侵略掠奪的國家爆發階級革命和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在帝國主義統治的薄弱環節取得突破性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的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促發歐亞多國人民將民族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相結合,奪取革命勝利,建立了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形成了與資本主義世界相對立的社會主義陣營,迫使帝國主義國家在戰后不得不以資本輸出經濟殖民為主的新殖民主義手段取代過去以軍事擴張政治殖民為主的老殖民主義手段。

  空前的資本主義經濟社會危機和帝國主義戰爭還導致大量中小企業倒閉破產,導致原有世界商品流通及資本流動體系被打破,民用工業向軍用工業轉化并“以軍帶民、先軍后民”的經濟發展格局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主流,加之戰敗國向戰勝國的戰爭賠款,則進一步加速生產和資本的集中與壟斷,尤其是向軍事工業、軍事大國、軍火商巨頭的集中和壟斷。這時,由于戰爭需要大量的軍火軍品消耗,國際軍火軍品貿易在國際貿易所占的比重也不斷提高,軍火商大發戰爭財,吸引大量資本投向軍火軍品生產及軍火軍品貿易。金融寡頭利用其龐大的資本占領軍火軍品生產和軍火軍品貿易市場,從而大大加強了金融寡頭在軍事領域和國家軍備競賽中的地位與作用,使他們迅速成為軍火軍品商巨頭與軍事巨頭。由此,金融寡頭就不僅是依靠控制經濟政治命脈的手段來控制國家和世界,而且是依靠軍火生產、軍品貿易及國家的軍事預算來控制國家和世界,于是就形成了一個金融寡頭控制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政治軍事及意識形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又利用各種手段控制全世界的“金字塔式”的控制與統治格局。

  國際金融寡頭及其霸權的形成和發展,是與商品輸出、資本輸出及跨國公司、國際壟斷同盟的發展同步的。日益發展的國際貿易與資本全球性流動,跨國公司的日益增多,迫切需要有跨國銀行及世界貨幣組織來協調與結算國際貿易收支及投融資業務,而且需要有更穩定、更長期和更高的國際信用,這就需要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超大規模的大銀行在世界各地建立它們的分支銀行機構,建立世界性銀行支付結算體系,根據各國基于世界統一結算貨幣的貨幣外匯匯率來進行統一的外匯結算和管理,這樣便有了國際金融寡頭對整個世界的全面控制和統治。

  貨幣及金融的國際化全球化,標志著資本主義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運動和世界歷史格局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而國際貨幣體系從“金本位制”到“美元本位制”、再到今天多種貨幣結算體系逐漸取代單一美元結算體系,則反映了國際貨幣結算體系伴隨資本主義矛盾和危機的加深,已面臨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危機,美元霸權及美帝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已經岌岌可危,需要建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和世界經濟政治秩序來應對資本主義世界的矛盾和危機。

  六、工人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縱觀資本主義一百多年來的全球化運動,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生產和資本的集中,資本主義經濟社會危機加速了生產和資本的進一步集中,而資本在極少數資本家手里的集中則導致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發展了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使生產和消費的脫節更趨嚴重,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商品和資本出現普遍過剩,不得不開辟世界市場。世界市場的開辟進一步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平衡及分工的國際化,進而促進了資本主義從商品生產到商品流通、資本流通、貨幣流通和勞動力市場的全面的國際化,加速了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資本主義全球化實際上就是整個資本主義經濟和市場的一體化國際化運動,分工的一體化國際化運動,以及金融寡頭確立世界霸權對全世界進行剝削奴役的金融一體化國際化運動。而伴隨著商品、貨幣、資本及各種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全球性流動,剩余價值的生產、分割和分配,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及金融寡頭的統治也日趨國際化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各種固有矛盾也必然在全世界范圍迅速擴張和發展,并形成資本主義在進入帝國主義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后一系列新的矛盾和經濟社會危機,導致帝國主義為爭奪世界市場和世界霸權、緩解與轉嫁資本主義矛盾和危機,不斷挑起與發動世界戰爭,從而使資本主義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歷史階段的新的社會歷史特征。列寧在科學研究了資本主義在這一歷史階段所具有的經濟政治特征后指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特殊歷史階段。這個特點分三個方面:(1)帝國主義是壟斷的資本主義;(2)帝國主義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資本主義;(3)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壟斷代替自由競爭,是帝國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征,是帝國主義的實質。

  世界市場的一體化既是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的結果,也是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的條件。而經濟的全球化,則是政治、軍事、思想文化和人員流動全球化的基礎,更是資本主義各種矛盾加深發展并進而激發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社會危機的發源地。由于世界市場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和國際化,各國之間的聯系、交流與交往日益頻繁,而且深入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整個世界處于“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高度一體化運動之中,矛盾和危機的出現與沖擊會迅速波及到全世界,因而越來越具有世界性的廣泛深遠影響,并具有了系統綜合性、聯動性的動態特征。

  伴隨著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持續發展,資本主義世界的貧富兩極分化不僅擴大發展了國內社會的階級分化和階層分化,而且也擴大發展了國家地區之間的貧富兩極分化,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在二戰后經濟繁榮的掩蓋下,美國進入新一輪貧富差距擴大的快車道。1975—2015年,美國收入最低的20%底層家庭總收入占全部家庭總收入的比重從4.3%降為3.1%,收入最高的20%富裕家庭總收入占比則從43.6%上升至51.1%。瑞士信貸銀行研究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英國最富有的10%人口擁有全國總財富的54%,而占人口總數20%的底層人口僅擁有全國總財富的0.8%。在經濟危機期間,收入下降最快最多的是普通勞動者,加之他們所持有的有價證券這時成為廢紙,他們在經濟危機的打擊下變得愈加貧窮。這種貧富差距的擴大如果從更大的國際范圍來看就更加嚴重,發達國家的人均生產總值與人均收入往往是發展中落后國家的數十倍,而且發展中國家往往還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發布的《2019年世界財富不平等報告》指出,世界上最富有的1%人口擁有的財富為69億人口的兩倍(根據聯合國數據,2015年全球人口達到73億)。在過去的十年中,全球億萬富翁的數量翻了一番,目前全球2153名億萬富翁的財富超過了46億人的總財富,相當于全球總財富的60%以上。如此懸殊的財富占有差距勢必導致窮苦勞動人民無錢無力消費,導致經濟增長和生產發展完全脫離廣大勞動人民有購買力的實際生活需求,導致更加嚴重的生產過剩、資本過剩,導致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愈加尖銳;同時也說明唯剩余價值生產而生產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愈來愈難以為繼,壟斷資產階級利用金融貨幣政策、赤字財政及福利國家政策調節經濟運轉、緩解經濟社會矛盾和危機的手段不僅是有限的,而且總的說是失敗的。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再也容納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財富了。資產階級用什么辦法來克服這種危機呢?“一方面不得不消滅大量生產力,另一方面奪取新的市場,更加徹底地利用舊的市場”,加上利用金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刺激和制造新的需求,但“這不過是資產階級準備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機的辦法”。

  2008年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就是在上述這種條件下發生的,而且是在美國這個市場化最充分的國家首先爆發。當時的美國,市場已經被充分地利用、金融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也被充分地利用,金融部門為刺激消費而不斷創新金融工具,鼓勵消費者寅吃卯糧,導致長期而持久的通貨膨脹,經濟走向停滯,中低收入者收入減少,入不敷出,無力還債,從而導致資產債務鏈斷裂和金融泡沫破裂而爆發金融危機。在金融危機沖擊下,首先是美國、然后波及全世界,許多金融機構出現嚴重虧損,股市、期市、債市、匯市應聲下跌,整個世界出現了戰后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世界銀行2008—2016年的數據顯示(按不變價計算),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為1.24%,日本GDP年均增速為0.33%,歐盟GDP年均增速為0.6%。從就業情況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2008—2015年美國平均失業率為7.56%,歐盟平均失業率為9.46%。從政府債務看,美國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從2006年的61.8%上升到2016年的106.1%,歐元區的這一比重從67.4%上升到89.3%,日本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2016年超過250%。從收入和消費看,根據經合組織的數據,2008—2014年,美國家庭債務占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比率為130.18%;2008—2013年,日本家庭債務占可支配收入的平均比率為122.5%。

  從上述情況看,這次金融危機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沖擊打擊極其沉重,而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又是首當其沖陷入生活困境,出現了所謂1%的富人與99%的窮人的尖銳對立,由此引發了波及80多個資本主義國家的“占領華爾街運動”。

  伴隨資本主義兩極分化、資本主義全球化運動和金融債務危機的發生發展,以及資本主義對自然的掠奪性利用,種族歧視,性別歧視,以及為轉嫁矛盾和危機而進行的帝國主義戰爭,資本主義生態危機、生存危機、制度危機甚至民主政治危機和文化危機也必然相繼發生,于是反剝削反壓迫的民族民主運動、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逆全球化運動、綠色環保運動、女權運動、大眾文化批判運動等群眾革命運動也就得到復興與發展,因而使資本主義的腐朽性和垂死性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斷展現出來。當今世界,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危機具有系統綜合性,無產階級革命和人民群眾的革命運動也具有復雜多樣的系統綜合性,這是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金融資本主義階段和全球化時代的一個突出顯著特點。人民創造歷史的革命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人民大眾轟轟烈烈的民族民主革命及其他各種運動中,要堅持運動的正確方向并取得運動的勝利,就必須有一個先進的領導階級和革命的政黨來實施統一的領導和組織。由無產階級的先進性和徹底革命性所決定,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正確領導是保證一切群眾革命運動堅持正確方向并奪取運動勝利的先決條件和基礎,各種群眾運動只有在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下與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制度而代之以社會主義社會制度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緊密結合起來,服從和服務于這個革命運動的總目標,才能真正取得運動的成效和勝利。

  當然,一個階級戰勝另一個階級,一種社會制度和社會形態取代另一種社會制度和社會形態,總是需要一個過程,而且需要一個由部分到整體全部的漫長過程。無產階級戰勝資產階級,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當然也不例外。那種因壟斷資本主義具有垂死性而幻想資本主義會很快進入垂死掙扎的死亡階段在最近的某日某時而突然死亡——而放棄進行長期斗爭的思想準備,也是要不得的。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5. 烏克蘭逃兵
  6.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7.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8.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9. 女士,你罵“泥腿子”,身份暴露了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洲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