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赋?,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是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后繼有人,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我們必須清醒看到,高校作為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應當引起高度重視。面對日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高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廣大師生的任務更加艱巨;充分運用新型傳播手段創新高校宣傳思想工作,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的任務更加凸顯。
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也是一項緊迫的、常抓常新的工作。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人才優勢、智力優勢,著力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研究闡釋,堅持以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師生頭腦。實施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發揮好高校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把我們底氣充足的思想理念講深講透,使我們想說的內容入耳入腦入心,不斷增強青年大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青年師生是敵對勢力對我進行滲透分化的重點人群。近年來,一些國家把中國的發展壯大看作是對其制度模式和價值觀的挑戰,加緊對我滲透分化,方法手段更加隱蔽多樣,高校宣傳思想陣地管理的難度進一步加大。落實好《意見》,必須不斷增強陣地意識,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要在借鑒吸收一切人類文明成果的同時,防范對外開放條件下辦學面臨的各種意識形態風險,努力在斗爭中把握主動,贏得優勢。堅持課堂講授有紀律,制定《課堂教學管理辦法》,用馬克思主義占領課堂主陣地。
教材是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體現,也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本途徑。進一步加強教材建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學術話語體系創新,堅決抵制那些傳播西方錯誤觀點的教材進入我們的大學,打造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教材體系,為壯大主流意識形態提供堅實支撐。
堅持“抓源頭、抓審批、抓場地”,進一步規范宣傳思想陣地管理流程和工作機制,不斷加強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等宣傳陣地管理,不給錯誤言論以傳播渠道。
加強網絡隊伍建設,探索建立優秀網絡文章納入科研成果統計、列為職務職稱評聘條件的辦法,打造一支由學術大師、教學名師、優秀導師、輔導員班主任、優秀骨干學生組成的高校網絡宣傳工作隊伍。
(原文載于2015年第三期《求是》,原標題為《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做好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作者系中共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文章有刪節)
■ 延伸鏈接
1月29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教育部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精神座談會上表示,高校教師必須守好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加強對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絕不能讓傳播西方價值觀念的教材進入我們的課堂;決不允許各種攻擊誹謗黨的領導、抹黑社會主義的言論在大學課堂出現;決不允許各種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言論在大學課堂蔓延;決不允許教師在課堂上發牢騷、泄怨氣,把各種不良情緒傳導給學生”。
這一“四個決不”的講話引發了熱烈討論。
1月31日《環球時報》發文《說的是西方政治價值觀,別扯偏了》,稱袁貴仁“遭到一些人曲解和攻擊”,并解釋說:官方反對宣揚西方價值觀,這里指的主要是西方政治價值觀,不是西方社會的日常哲學。
同日,光明網理論頻道發表署名為“中國社科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朱繼東”的評論文章,認為:社會主義大學不讓傳播西方價值觀念,何錯之有?
2月1日,中國青年網發文認為:袁貴仁所提三條底線和四個要求,都是已有定論的,并且是底線要求,是憲法規定的,是涉及國體政體發展道路等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是涉及政權安全的問題。在已有定論和涉及底線的問題上發問,本質一定是攪混水,是試圖打破底線,搞亂已有定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