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下午,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中新社 劉震 攝
1月26日下午,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
“在座的各位都是著名的經濟學家,或者是很有成就的企業家,對國內經濟和國際大勢走勢都有獨到見解。”李克強開門見山地說,“所以請各位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提出寶貴意見。”
他們其中既有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遠征等學者,也包括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等專家,還有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軍、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志平等企業家。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說,聽取專家、企業界人士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是國務院慣例。今年又恰逢全面深化改革進入關鍵期,“十二五”規劃即將收官以及經濟發展呈現新常態。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座談會,體現了政府跟社會、專業人士、業界很好的合作與協商。
“這次座談會開得很好,既是一個慣例,又注入新內容,給人感覺是具有非常閃耀的一面。”許耀桐表示。
邀請吳敬璉、遲福林和姚景源等改革學者,寓意深化改革是重頭戲
吳敬璉
第一位發言的是著名經濟學家、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李克強在介紹時稱他“吳敬璉先生”。這位年過八旬的經濟學家發言的主題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他坦言,在經濟形勢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全面深化改革意義尤為重大。這其中既包括建立創新、創業的環境,也包括增加效率和提高質量。
姚景源
姚景源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當前經濟增長放緩,部分企業經營困難,應把更多精力放在改革上,用結構性改革破解結構性矛盾。
遲福林
遲福林提出的“權力結構”概念更是引起總理的興趣。李克強當場表示,希望他所在的改革發展研究院深入研究從中央政府到基層政府的權力結構。
“政府要做自己該做的事,”李克強說,“如果連權力結構都沒弄清楚,就給市場‘發號施令’,代企業規劃,這是政府‘不該做的工作’,很多甚至可能根本就是講空話!”
在不少專家學者看來,邀請素有“吳市場”之稱的吳敬璉,這一行為本身就意味深長。多年來,這位學界泰斗立場鮮明地堅持市場取向的改革主張。
許耀桐指出,此次進入中南海的專家非常出類拔萃,對于中國未來的轉型和發展都有相對成熟的看法。總理邀請他們表明了注重聽取理論界、學術界、民間智庫的意見。“改革轉型需要避免顛覆性的錯誤,這更需要專家學者來提供智力支持。”他說。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也指出,當前改革進入到深水區、攻堅期,要啃硬骨頭。在這個時候邀請研究改革轉型方面的專家,談一談如何持續深化改革具有積極意義。
許耀桐則注意到了座談會上李克強和改革專家的交流互動。李克強在聽完發言后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用好政府和市場這“兩只手”,打造“雙引擎”。
邀請吳曉靈、左小蕾和曹遠征等金融專家,寓意加快推進金融改革
吳曉靈
1月26日下午的座談會,3位來自金融領域的專家也被邀請來到中南海。緊接著吳敬璉發言的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對中國宏觀經濟和金融體系有著深入的研究與思考,從她曾經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局長的履歷就可見一斑。
座談會上,她向李克強建議完善金融監管。“對于金融市場,我們應提‘完善’監管,而不是‘加強’。”吳曉靈說,“政府監管有需要加強的部分,也有需要放松的部分,我們過去管了很多不該管的事情。我們資金貴的一大原因就是‘管’得太多了!”
李克強點頭稱贊吳曉靈的發言“很有啟發”:“我們總習慣于說,一方面放寬市場準入,一方面加強監管,但事實上,我們很多監管是不需要、也不應該的。這方面的監管如果加強,恰恰會成為放寬市場準入的阻礙。”
左小蕾
曹遠征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遠征也認為,要實施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加快推進金融改革,穩定市場預期。
“金融體系是我們的靈魂。”汪玉凱指出。他分析說,近年來金融改革相對滯后,導致一些問題的發生。他極為贊同座談會上金融界專家的看法,只有促進市場化,才能打破目前金融壟斷的格局,才能進一步推進經濟發展。
許耀桐則用經濟發展的兩個輪子來比喻“經濟結構調整”和“金融領域改革”。他認為,總理邀請金融方面專家的舉動意味著金融領域的改革很可能作為未來改革的重點來推進。
座談會上,李克強在談到金融改革時指出,當前多重矛盾疊加,宏觀調控難度加大,必須繼續創新調控思路和方式,宏觀政策既要堅持基本取向,又要動靜相宜、主動作為,圍繞區間調控實施更加及時精準、有力有效的定向調控。
他進一步解釋說,之所以要穩定宏觀調控政策,尤其是保持經濟增長速度運行在合理區間,很重要的原因是保障就業。李克強驕傲地提到了一個數字,那就是2014年國內城鎮新增就業1300多萬人,與此同時登記失業率、調查失業率都呈下降趨勢。
李克強語重心長地表示:“我們一方面要把精力放在提高質量、效率方面,一方面又要保持經濟增長速度運行在合理區間,死死盯住就業率。”
邀請李彥宏、楊元慶、于軍和宋志平等企業家,寓意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
在不久前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李克強提出的“雙引擎”說法引起了世界矚目,一是打造新引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二是要改造傳統引擎,重點是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補齊“短板”。
汪玉凱指出,這也就不難理解座談會特別邀請了來自互聯網、電子信息、創業投資、建筑材料等行業的企業負責人。
李彥宏
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董事長,李彥宏對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感觸頗多。2000年,他從美國硅谷回來,在中關村創辦了百度。他告訴人民網記者,李克強曾在2010年到百度參觀,當時公司收入只有40億元,如今已經增長至400億元。座談會上,他表示互聯網對增加就業、促進效率有很大幫助。
于軍
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軍也持有同樣觀點。他建議進一步完善創業金融體系,從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如何培育本土企業走向世界,如何用互聯網思維為產業發展加上翅膀,對未來促進健康發展,保持發展的持久動力,都至關重要。”汪玉凱認為。
如果說百度等互聯網公司所代表的的是“新引擎”,那么宋志平所在的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就是“傳統引擎”的典型。
宋志平
1月26日的座談會上,這位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表示,經濟下行時建材市場首當其沖受到壓力。“以前總覺得,政府總會再來個幾萬億‘救’我們的。但過去一年我們丟掉了這個‘幻想’,轉而意識到,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很長的‘平臺期’”宋志平說。
他表示,如今公司正在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將在哈薩克斯坦等地建立玻璃廠、水泥廠等,將中國富余的優勢產能轉移出去。
李克強對此深表贊同:“中國經濟為什么能發展?不光靠改革還靠開放,開放倒逼改革,讓產品大量出口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從產品質量到運營理念都發生了改變。”
楊元慶
1月26日下午恰逢摩托羅拉重返中國新聞發布會召開。去年,聯想從谷歌手中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告訴了總理這一消息。
“我給你舉個杯!”李克強聽到此,舉起手中的白色瓷杯向楊元慶祝賀。
這一舉動也可視為對中國經濟打造的“雙引擎”助力“雙中高”的舉杯。汪玉凱表示,改革和轉型、金融改革、企業改革將成為未來改革和發展的重頭戲,這次座談會充分體現了總理對這些關鍵領域的高度重視。
“改革需要發力,但發力準不準,側重點如何選擇和拿捏,這都需要專家來出謀劃策。”他總結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