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最容易引來爭議的科技話題中,“轉基因”算一個,有人認為推廣轉基因技術是中國農業必由之路,有人則斥之殃及百姓安全。這幾天,科技日報記者分頭出動,就轉基因問題,用調查問卷和面談的方式,隨機采訪了50余位代表委員。
總結調查結果,我們發現,代表委員的觀點雖有分歧,但絕大多數人的立場還是相似的——“我不了解轉基因;也不反對轉基因;我認為不要著急推廣。”
記者來問轉基因,擺手搖頭我不知
“你們經常接觸,你們說這轉基因到底安全嗎?”接受記者采訪時,來自上海團的一位人大代表一臉疑惑的問記者。這種態度在受訪者中頗為典型。
采訪中,絕大多數委員的第一句話都是“我不了解”。記者感覺,有的受訪者在用“不了解”三個字回避這個敏感議題,避免禍從口出。(呂永巖按語:誰令轉基因話題如此怕見陽光?有多少敢于直言的醫學家、生物學家、環境學家、媒體記者等,因為揭露轉基因作物危害遭到迫害?)但更多代表委員并非藏著掖著,的確是不明就里。
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張兆安代表說,自己學過跟植物有關的課程,但對轉基因依然沒什么了解。政府的解釋工作有缺失,造成有些人在完全無知的情況下,因為恐慌而反對,并不是有清楚了解后的反對。
“我對這方面不大了解。”新華社山東分社社長徐金鵬代表一聽轉基因就向記者擺起了手,“我不知道轉基因是否有害。我很有興趣,但不知從什么途徑去了解。希望通過政府部門獲得轉基因產品安全與否的信息。”(呂永巖按語:農業部網站有信息,但都是美國孟山都、杜邦、國際轉基因推銷組織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信息,再就是貓和水泥地面不但能使老鼠“變少”,而且能使老鼠“變小”的信息,誰敢信?)
“轉基因產品?您說的不是催熟的黃瓜吧?”云南省話劇院演員李紅梅代表仔細看了看問卷,說,“我對轉基因還真不了解,所以也不會去買。身邊的人說,轉基因的東西吃多了不好,尤其對后代不好。”
“您知道現在很多小西紅柿和木瓜都是轉基因產品嗎?”李紅梅瞪大了眼睛再次搖頭。“食品安全關系每個人,我們有興趣了解,希望科學家能為百姓普及轉基因方面的話題。”(呂永巖按語:全世界都知道法國和俄羅斯的研究,這些人居然都不知道!)
先進是先進,長遠安全性說不準
極少有代表委員決然反對轉基因,大多數人都認為可以一試。如湖南機油泵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許仲秋代表所說:“如果經過科學鑒定,而且發達國家已經接受,轉基因食品是可以吃的。新技術促進人類進步,人們應該多接受。”(呂永巖按語:歐洲發達,但是卻堅決抵制轉基因作物,還數次警告中國出口米粉中含有轉基因成分,這叫發達國家已經接受?接受為啥要退中國的貨?接受為啥中國食品在國際展上備受冷落?)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11所所長金東寒代表的立場也很明白:“有政府監管,能賣的就應該沒問題,我相信科學技術是會讓人們生活越來越好的。”(呂永巖按語:政府要是都能管好,還開“兩會”干啥?)
上海打撈局工程船隊潛水隊隊長金峰代表同樣干脆:“老百姓首先要吃飽,然后再說好不好,安不安全。有能力你就買非轉基因的,沒能力你就買便宜的轉基因食品。給大家提供多種選擇,挺好的。”
但很多委員對之仍有疑慮。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科委主任鐘志華委員言簡意賅:“我不能簡單地判斷轉基因食品是有害還是有益,這需要長期的科學實驗來驗證。”(呂永巖按語:這位院士說得很對。必須經過長期科學實驗,不能拿人民當小白鼠。)
“我對轉基因應該還算了解,也會參加一些項目的評審,但我還是不會買。”國家林業局森林保護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楊忠歧委員說。(呂永巖按語:這位參加評審的說得很坦率,他不敢吃,人民就更不敢吃。)
“轉基因用在棉花等經濟作物上沒有問題,衣服只是跟皮膚接觸,不會有太大顧忌。但糧食作物就要特別謹慎。”楊忠歧說,“人類這么長的歷史中,消化系統已經習慣了現有事物,但轉基因是一種新生事物,沒有經過長期驗證,不能保證對后代有什么影響。還是謹慎為好。”(呂永巖按語:這才叫人說的人話。支持這位參加評審轉基因項目的專家。請為人民把好關。)
鐘發平代表也有類似的看法:“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放開推廣。因為我覺得研究時間太短,要經過若干年若干代的檢驗后才能放心吃,建議選擇性地先行先試。”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教授易建強委員直言:“相同價格如果有非轉基因的,還是用非轉基因好。領導和政府應該帶頭用,不要搞特供。”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藍閩波委員講得更為詳細。“一方面,轉基因能夠改良農作物,比如耐旱,耐病蟲害;另一方面,從我外行的感覺來講,不論有沒有危害,轉基因的影響不是今天就能表現出的。所以需要我們盡早去介入和研究。批準轉基因技術必須非常慎重。必須是各方面論證安全,才能去用。”
轉基因標識?沒看到過
藍閩波說,他的印象中,在超市里接觸“轉基因”三個字,是食用油瓶上經常見到“非轉基因大豆榨制”。
“為什么這么印?說明大家不認可轉基因。”藍閩波說,除此以外,他沒見過轉基因標識。
來自江西省九江市職工學校的胡淑萍代表說,她在超市中沒有注意過轉基因標識。“看到轉基因標識后,我不會購買。我只買平時用習慣了的東西。我認為自然的就是最好的。”(呂永巖按語:對。)
洗煤班長陸永蘭代表的說法也一樣:超市中沒有發現轉基因標識。看到后就不會購買。“因為沒有營養價值,對身體有害。”
當記者告訴胡代表和陸代表,她們吃的許多食品里有轉基因成分時,兩人都感到驚訝。胡淑萍說,“如果確定對身體無害,我可以接受轉基因”。
“如果看到轉基因標識,我可能會猶豫。”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公司副總經理柳崇禧委員說,“我個人無法判斷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目前也沒有權威的解釋,我沒法簡單地選擇相信還是不相信,也無法知道長期使用是不是會有潛在危害,還是提倡綠色食品吧。”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魏英杰委員持中立態度:“我現在還不確定它是否有害,不會特別在意,只要有需要,還是會購買。”
“不同農產品應該區別對待。比如說轉基因水稻,好像也沒聽說過出現什么問題。危害性可能不會太大。” 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俞光巖委員說,即使吃到轉基因食品,自己也不會太驚訝,“因為我是學醫的。”(呂永巖按語:口腔醫院的,拔牙技術不錯吧?去問問王月丹教授,人家才是真正的醫學專家。真正的醫學專家說轉基因作物對人體有多方面危害,好好向身邊的內行學學)
陳愛玲代表的意見截然不同:“美國人自己都不吃轉基因大米,轉基因產品對人體和遺傳的影響還不明確,所以還是保守為好。”(呂永巖按語:說得好)
到底有沒有危害性,得說清楚,別讓大家去猜
當被問到“政府、科學家和媒體,誰應該負責向社會說明轉基因產品安全問題”時,受訪者的答案各不相同,有人認為“政府應擔負科普責任”;有人則表示“更相信獨立的科學家群體”;還有人坦言“老百姓怎么想,都是你們媒體給灌輸的”。
三分之一的代表委員,在多個選項上打了勾。
楊忠岐說:“政府和科學家都有責任。科學家講清楚已有的科學探索,政府要嚴格把關,引導公眾理性認識,不能強制消費,要讓老百姓自己選擇。”(呂永巖按語:對,封建王朝都沒有逼迫人民吃什么,不吃什么。中國農官和轉基因專家憑啥要強逼?)
魏英杰委員則說,“無論是政府、科學家還是媒體,只要有依據,誰來做轉基因的科普工作都不重要”。
藍閩波說:“社會應該多知道轉基因的科普性的東西,但媒體往往喜歡登載轉基因的負面信息,片言只語;老百姓只看到抓眼球的東西,這不科學。”(呂永巖按語:這話說反了,媒體報道大都是轉基因正面的,都是美國腔調。只有很少的媒體說了轉基因危害真相)
藍閩波認為,不論是誰來解釋,社會應該得到清楚的說明——“目前的研究確實沒發現轉基因食品有問題;未來情況正在抓緊研究,可能一二十年后才能知道。讓大家一看,原來是這么回事。這就叫透明度——消費者或者認為沒關系,或者考慮用非轉基因的,自己去選擇。”
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教授易建強委員也認為:“老百姓有知-情權——到底有沒有危害性,得說清楚,別讓大家去猜。”(呂永巖按語:“豆知道”十問張啟發,他說得清楚嗎?現在不是說的問題,是要組織與轉基因沒有利益聯系的第三方搞轉基因危害研究,沒有這方面研究,聽轉基因專家王婆賣瓜是行不通的)
(記者高博執筆 科技日報北京3月9日電)
注:括弧內為呂永巖按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